《太平雜說》潘旭瀾 亂爵胡封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亂爵胡封

  中國古代的爵位,是一種重要的獎勵制度。王以下,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是帝王用以封贈有功之臣的,可以活著立功時封,也可以死后追贈,還可以世襲。與職務有關,但不是實際職務。從武官而言,大致相當于現代的軍銜。與物質待遇是掛鉤的,與排場規格更是完全掛鉤。這種牽涉到利益分配、地位、名譽的事,任何朝代的統治者和功臣,都很重視自不必說。

  太平軍打進南京后,爵位也有很大的變動,王以下,有六等:義、安、福、燕、豫、候。幾十年來,“太平天國”專家,還沒有誰能將這些爵位的來龍去脈說清楚,六爵封了多少人更查考不出。這并不是用力不夠,而是確實很難。可以說,在當時便是一筆糊涂賬。

  洪秀全在1853年春占領南京后,幾年里除了原來在永安封的五個王還剩下東王、北王、翼王三個,封了少數一些人為侯,包括死后追封的,估計二十多人。1854年,秦日綱由頂天侯晉封燕王,胡以晃由護天候晉封豫王,說明此時爵位只有王、侯。沒有燕、豫,自然也沒有義、安、福。

  到1855年,因打敗仗被降為護天侯的胡以晃改封護天豫;秦日綱也因屢次戰敗,削去王爵入獄,釋放時降為頂天燕。看來,燕、豫的爵位都是為此兩人臨時新設,在王之下侯之上。但是,秦、胡原來是同一等級的王,分別是第五六號人物。燕、豫如果是兩個等級,實在顯得不通。由此看來,洪秀全設立爵位是很隨便的,將兩個爵號改為爵位就是了,不管什么穩定性,什么銜接不銜接,什么通不通,自然也不會有什么全盤考慮,反正他老先生一向恣意妄為,想怎么辦就怎么辦,只要楊秀清不來個“天父下凡”教訓一通就好。

  1856年洪、楊內訌之后,“天京”像鍋餿了的稀粥。洪秀全為了壓制受到眾人擁戴的石達開,一意孤行,將他那兩個哥哥洪仁發、洪仁達封為安王、福王。這兩人未立過寸功,既卑劣又草包。因而,受到以李秀成為首的將領激烈反對。洪秀全看看壓制不成,1857年將兩人降為天安、天福。從此開始有安、福這兩個爵位。這也是從他們兩人原來的王號改成的。同年,將他的頭號寵奴蒙得恩由贊天侯晉為贊天豫,隨即又讓蒙晉為贊天燕,贊天安,贊天義。列于第一等的義爵,很可能是從曾經封石達開為義王而來。恐怕當時也極少有人搞得清蒙得恩這些個爵位什么時間怎么晉封的。比馬戲團的猴子爬木梯還快,令人眼花繚亂。為了玩平衡,在差不多同時,封陳玉成為成天豫——成天燕——成天福——成天安;封李秀成為合天侯——合天義。其他諸人,難以一一列舉。可以肯定的是,在1857至1858年之間,六爵已經固定。但是,封給誰的爵位高低,與后來晉封或越級跳封如何安排,開頭大約全由洪秀壘及其親信隨心所欲。洪秀全他老先生不見得要將這些爵位的等級與晉封之事記得清楚,即使記得也盡可朝令夕改。

  1859年4月22日,洪秀全堂弟洪仁玕到南京。初封干天福,5月8日晉干天義,職務是九門主將。才過三天,即5月11日.就再晉封為開朝精忠軍師頂天扶朝綱干王。職務是軍師,爵位是干王。官、爵都是第二號人物。尤其是封王一項,洪秀全自食1857年“永不封王”之言。這個規矩一破,洪仁發、洪仁達、蒙得恩,便都分別封為信王、勇王、贊王。需要靠他們去打仗出力的陳玉成、李秀成,也相繼封英王、忠王。不管這幾個人原來爵位是義或安或福。可見并不依等級遞升,全無規章。

  為了安撫武將文官,1860年封義、安二爵的很多。比如賴文光為杰天義,黃文金為擎天義,范汝增為進天義,粱成富為則天義等等。封安、福、燕、豫也很多,又紛紛很快晉封。不久,上一級就可以封下一級的爵位。爵號該用一兩個字以示區別的,不知該用什么字了,干脆用編號表示。現在已知的,就有“三百六十八天安”,“一千四百六十七天福”,“一千四百六十九天豫”。估計封過義、安、福、燕、豫的,至少有數千人之多。當時就有人說:“滿朝之內,皆義皆安”。自古到清,包括太平軍前期,爵位很高的侯,到太平軍敗亡前幾年,再也沒人要,因而再也不見封給誰了。從對立方面來看,作為打敗太平軍的主要人物曾國藩,最后不過是封一個毅勇侯。可見清廷雖腐敗,對封爵這種重大問題,還是照章辦事,非常慎重的。而在洪秀全看來,什么爵位封給誰都無不可,大家過過癮,反正又不需要給什么物質待遇的。要金錢財寶,要女人,要房屋,要排場,要布匹糧食,要其它什么東西,反正各人自已去撈,誰撈得多算誰有本事。南京的小朝廷不但不給什么,誰東西多了還要你多上交多進貢。

  六爵之設,一開始就有很大的隨意性。但是原先還有獎勵、安撫、團結、爭取的意思,隨著亂封與迅速貶值,造成許多內部矛盾。就連清政府的官員,都看出這是“立政無章”、“大綱紊亂”。其實還不止如此。更嚴重的是,導致了太平軍官員的多方面腐敗。到了這一步,原先的正面的用意全都消失了,留下的只是負面因素的迅猛膨脹。

  到了1862年,由于六爵負面因素的來勢迅猛,更由于洪氏集團的有意縱容和操作,開始了以行賄為主要條件的封王高潮。僅僅過了兩年,到太平軍滅亡,共封了二千七百多個王。義、安、福、燕、豫、侯六種封爵的亂與濫,到王爵的大甩賣,是一條足跡清晰腐敗之道,敗亡之路。僅此一端,這個洪氏小朝廷,也是要走到盡頭的。
 


潘旭瀾 2013-08-20 16:50:45

[新一篇] 《太平雜說》潘旭瀾 送終的軍師

[舊一篇] 《太平雜說》潘旭瀾 王爵奇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