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大氣”單元教學建議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上海市長橋中學 曹齊)
  九年制義務教育發達地區版自然地理“大氣”這一單元由氣溫、氣壓、風、云、季風、降水以及天氣和天氣預報等內容組成,出現的概念多,對初學地理的學生來講,具有一定的難度。我是這樣教這節課的:
      一、深入淺出,把握關鍵
  我認為,這一單元中天氣和氣候的概念是關鍵,只有在學生搞清楚“天氣和氣候”的概念和區別后,風、雨、氣壓、季風等等就很容易理解。把“天氣和氣候”的概念講清楚,才是牽住了全章的牛鼻子。
  在教材中“天氣”的定義是指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風雨、冷熱、陰晴等大氣狀況,“氣候”的定義是指一個地方一年或更長時間內的天氣平均狀況。這兩個概念怎樣使學生區別開來呢?我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天氣預報作為誘導,進行提問:天氣預報為什么不稱為氣候預報?從而引起了學生的興趣。接著問:天氣指的是什么?氣候指的是什么?很快兩個概念經過學生的討論得出了,區分了天氣和氣候的不同含義,也搞清了天氣預報為什么不稱為氣候預報的道理。
      二、突破難點,層層深入
  在講清“天氣和氣候”的概念后,仍可以天氣預報作為線索引導學生繼續探討大氣的奧秘。老師可讀一份當天的天氣預報,問學生天氣預報中講了哪些天氣要素,然后引入“天氣”部份的教學。這部分的重點是氣溫的日變化、年變化和氣溫曲線圖,而氣溫日變化的原因則是教學的難點。由于學生的年齡和知識面,他們不可能理解為什么一天中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出現的時間——氣溫日變化的一般特點,所以在教學中問學生,你感到一天中什么時候最熱?什么時候最冷(涼)?當然學生會回答中午熱,早晚涼(冷),這種一天內氣溫的高低變化稱為氣溫的日變化。同時再引導學生考慮一天內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究竟出現在什么時候,請學生參閱課本中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圖示。在圖上看出一天中最高氣溫并不在中午12時,而在午后2時左右,最低氣溫也不在半夜,而在凌晨日出前后。這是為什么呢?在這里就要老師簡要地講述理由,指出正午12時太陽輻射的光熱最多,但空氣的熱量不是直接來自太陽光熱,而是來自地面的加熱,正午12時后太陽的光熱已經減弱,但地面從太陽得到的熱量比失去的多,地面溫度繼續升高,同時地面熱量傳給大氣又需一定時間,因此到午后2時左右氣溫才達最高值。日落后地面雖得不到太陽光熱,但白天所得到的熱量還有儲存,經過整個夜晚的不斷降低,直至日出前后即凌晨氣溫才達最低值。知道了一天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日平均氣溫和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均可迎刃而解。
  讓學生帶著問題“為什么門縫處會有風吹進教室”來學習本節。原來教室里由于人多,空氣溫度比教室外高。空氣有一個特性,受熱膨脹后分子數少了,同樣體積的空氣,教室里的空氣因為膨脹了,教室的地面受到的空氣壓力就小了,氣壓就低,所以,空氣從教室外通過門縫往教室內流動。用這樣的方法,很簡單地就把復雜的氣壓概念化解了,同時引出風的教學。
  在“云和降水”一節中,空氣中的水汽怎樣才能凝結或凝華成云和雨是教學中的難點,對于初學地理的學生來講可舉一些簡單而又有生活體驗的實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講解。如可舉例:在晴朗的天氣下,洗好的衣服很快就晾干了,而在陰雨天衣服就不容易晾干,這是因為空氣中水汽含量多少的不同,前者易蒸發,后者不易蒸發,從中引出空氣中的水汽的最大含量——飽和的概念。
      三、點到為止,重在意識培養
  以天氣預報開頭再以天氣預報結束首尾相應,我認為這樣的教材編排也是較為合理的。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概念只是點到為止,不必作深入探討,展開研究。因為我們教學的對象是初中低年級,限于他們的知識面、接受能力以及課時的限制,只能點到為止。但通過講課,老師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想,加強了學生的地理意識,這認為也是我們的教學目的、任務,它能使學生在今后的地理學習和實踐生活、思考問題時,增加了地理思維能力。
  
  
  
地理教學滬29-30G33中學地理教學曹齊19961996 作者:地理教學滬29-30G33中學地理教學曹齊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0:50:23

[新一篇] 初中作文教學應重視人文素質的培養

[舊一篇] 初中學生素質教育的好模式  ——語文自能讀書教學模式研究實驗報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