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教育研究的新進展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重點領域和基本觀點
    我國的教育學研究在過去一年里取得了很大成就。為梳理和總結2003年教育學研究的概況,把握教育學研究的新進展和新動向,課題組對2003年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教育學》所刊載的學術論文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
      教育基本理論
      社會轉型時期教育的定位
    劇烈的社會變革使教育面臨著重新定位的問題,學者們主要從教育與市場關系的角度進行研究。認為中國的公共教育體制正在經受市場的挑戰,市場化運作形式已不同程度地介入到學校領域中,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問題集中反映了市場介入教育所產生的教育公益性與營利性之間的矛盾,教育改革的未來走向及其基本面貌,將取決于如何認識和解決這對矛盾,以及如何建立一種有效的協調和制約機制(勞凱聲,第9期)。而且認為教育的公益性質并不必然排斥教育營利行為的存在。由于教育的非壟斷性質,教育這種公共物品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私人物品或準私人物品來向社會提供,提供者可以是公益性機構,也可以是營利性機構(勞凱聲,第5期)。
      教育學的學科體系
      有的學者從時代變遷和教育改革的角度出發,提出當前教育學理論的發展已經具有了轉型和創新的特點(謝維和,第7期)。有的學者認為,創建中國的教育學學派有助于完善和發展我國的教育學科體系(易連云、楊昌勇,第8期)。更多的學者則是通過對教育學的反思表達了自己獨到的、多樣化的觀點(黃濟,第1期;陸有銓、遲艷杰,第10期;項賢明,第12期)。
      教育價值問題
    有學者回顧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教育價值取向,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教育價值取向的要求(桂建生,第10期)。還有多位學者選擇了教育與生活的關系這個切入點,指出理想的教育應當是關注兒童、適應兒童、使兒童感受到幸福的教育(易連云,第10期;劉曉東,第11期;楊啟亮,第3期)。
      教育創新研究
    有學者提出,教育創新要以“三個面向”為指針,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進行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創新(顧明遠,第1期)。有學者認為,教育創新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要確立正確的教育觀和“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的觀念(袁貴仁,第2期)。還有學者分別從教育創新在推動教育改革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中的巨大作用,以及教育創新與繼承中國優秀教育傳統、借鑒世界先進經驗的關系等角度,論述教育創新的重要現實意義(畢誠、高寶立,第2期;于建福,第5期;)。
      人文教育
    有學者指出,人文教育是有多個維度的,需要立足于“人文”和“科學”的視野進行比較研究,并提出人文教育必須尊重、繼承和回歸中華人文的優秀傳統的觀點(張祥云,第8期)。有學者認為,需要從人學的視角對人進行審視和反思,從而發掘教育的真義(韓淑萍、姜德剛,第8期)。還有學者提出,教育“以人為本”不能只考慮如何提高人的生存能力,也要考慮如何增加人存在的意義,教育要關注人的存在(石中英,第7期)。
      教學與課程
      教學論與課程論的元研究
    教學論的元研究方面,學者們主要從學科性質、研究取向、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基本概念等方面進行探討。在教學論的學科性質上,認為它既不是純思辨的理論學科,也不是處方式的應用學科,它要探討的基本問題既包括做好教學這件事的行事依據,又涉及如何提高教和學的合理性與有效性,教學論與課程論之間的關系在目前是交叉的,但最終是整合的(楊小微,第4期)。在研究取向上,強調“文化—生活—哲學”是我國教學理論合理性重建的時代架構,教學生活實踐研究和元教學理論研究是教學理論研究的應然趨向(郝志軍,第8期)。有學者從“實踐”觀點對“教學活動”重新加以解讀(孫喜亭,第2期)。也有學者重點對“現代教學”這一概念進行了探討(王本陸,第2期)。在課程論的元研究方面,有學者指出,我國課程研究過多地趨向于書齋文化,主張課程研究必須結合實踐,并且有效地服務于實踐(楊啟亮,第1期)。有學者分析了課程論轉向后現代文化的話語生成方式及其理論困境,并從現實主義的課程探究實驗出發,探討走出理論困境的可能性(周勇,第5期)。有學者對各種不同的課程本質觀進行了評析,并對課程本質研究作了方法論的思考(徐繼存,第8期)。
      新課程的開發、實施、管理與評價
    研究者從多元的視角對課程的開發、實施、管理與評價等方面進行了研究,更為重要的是有的學者開始對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作出了一些批判性的反思。在課程開發方面,有學者從人類文化學的角度闡述了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應處理好一體化與族群、文化差異及學校課程多樣化的關系(滕星,第10期)。校本課程開發的研究是一個重點,有的學者認為實踐的課程范式為校本課程開發提供了基本的理論框架,復雜科學為它提供了思想基礎(尹弘飚、靳玉樂,第7期)。有學者指出了我國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主要模式(王鑒,第9期)。有的則認為校本課程開發賦予教師新的使命和角色,教師必須完成自身角色的轉換(傅建明,第1期)。在課程實施方面,有學者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點、基本理念、教師指導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實施策略(田慧生,第11期)。有學者在對當前新課程在實驗區試點實施情況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從微觀管理策略的角度提出了建議(張立昌,第10期)。
      決策與管理
      教育決策的科學化
    有的學者提出了“政策型研究者和研究型決策者”的概念,要求不斷深化兩種角色和文化之間的交流(袁振國,第1期)。把教育政策研究納入教育科學研究領域的問題已經受到學者的關注,有的學者提出要變革與更新教育政策的觀念,改變長期以來教育政策的“文本性”與“唯上性”,建構教育政策的科學觀。(張樂天,第1期)。
      教育制度的創新
    有的學者認為公共教育體制必須對社會發展產生的新觀念、新技術和新經濟作出回應,我國的教育體制應該是一個多元的教育體制(勞凱聲,第8期)。有的學者對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公共教育財政體制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議(王善邁,第12期)。有學者認為,教育公平是我國教育政策的基本價值取向,然而,教育中的不公平問題越來越突出,制度創新,建立教育政策運行的公平機制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關鍵和保障(劉復興,第1期)。在規范學校領域的市場行為方面,有的學者提出了“政府采購”的概念及相關建議,以轉變政府的角色,同時加強政府宏觀管理的能力(盛冰,第10期)。建構教育評估中介機構,也是學者們提出的完善教育管理體制的重要建議(李亞東,第2期;廖大海,第11期)。完善的監測與評估指標體系是教育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些學者就國外的教育指標體系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并就如何完善我國教育指標體系提出了建議(楚江亭、郭德俠,第1期;王唯,第4期)。
      辦學體制的創新
    新型辦學體制的探討主要以民辦學校、轉制學校、政府與學校的關系、學校經營的主體為主要議題。有學者認為,教育民營化是當代世界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趨勢。在教育領域引入市場機制是教育民營化的主要制度安排之一,而且,教育領域中的市場機制應該是一種準市場制度環境(劉復興,第11期)。有的學者從法學、經濟學的角度對民辦學校的產權、控制權以及學校經營的產權主體、服務主體、利益主體等問題進行了探討(文東茅,第8期;周游,第12期)。
      比較教育
    新世紀的比較教育應朝著什么方向發展?有學者進行了深刻的思考,指出比較教育要以研究國際教育發展規律,借鑒外國教育的優秀經驗以促進我國教育發展為己任,著力于本土化理論的建設,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顧明遠,第3期)。
      國外德育研究
    有學者分析了20世紀西方德育理論研究的特征,如多學科、多視角研究備受重視;整合研究被廣泛采用;微觀研究方興未艾;實證研究蔚成風氣;實踐研究成為德育理論的重要來源(范樹成,第11期)。有學者指出,目前美國德育運動的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是思考和探索什么是優質、高效的品德教育(檀傳寶,第11期)。
      國外課程改革
    有學者從管理、設置、實施及課程標準等方面對國外地方課程的開發作了全方位透視,認為我國地方課程的開發必須從本國的實際出發,同時借鑒國外的經驗,充分發揮地方的自主權(張傳燧、王雙蘭,第5期)。還有學者認為,總結20世紀西方課程實驗的經驗與教訓,對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實驗有啟發意義。課程實驗既要立足本國、發揚傳統,又要適應社會需要;要適合學生身心特點;要有廣泛的社會認同與讓會參與(李定仁、胡斌武,第8期)。
      教育市場化與擇校問題
    有學者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美兩國的教育市場化改革進行了梳理,指出盡管教育市場化的形式多樣,但其根本的理念卻是一致的,那就是把競爭機制引入教育領域(朱科蓉,第6期)。擇校是與教育市場化同時興起的改革浪潮,有學者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興起的擇校改革以及擇校改革中準市場機制的運作進行了分析(占盛麗,第8期)。特許學校是擇校改革的產物,有學者對國外的特許學校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胡慶芳,第2期;陳通、施曉薇,第2期)。
      終身教育與終身學習
    有學者考察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OECD國家終身學習發展現狀和相應的終身學習政策(馮巍,第12期)。還有學者分析了國際社會提倡的現代終身教育理論的演變過程以及在各個發展階段所呈現出的基本特征(吳遵民,第1期)。還有一部分學者考察和分析了美、英、日等國的國家教育戰略,認為對國家教育戰略的研究將有助于我們認識新世紀西方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及其相關政策的基本特征(馮大鳴、趙中建,第2期;于洪波,第11期)。
      方法與方法論的進展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的《教育研究》雜志是反映我國學術界在教育學科領域研究進展狀況的一個重要窗口,其所刊載的學術論文體現教育研究方法論的新進展。
      領域寬泛 重點突出
    2003年《教育研究》雜志共開設了22個欄目,刊登各類教育學術論文181篇。全年論文幾乎涉及教育科學的各大研究領域,內容豐富而全面,諸如教育基本理論、課程與教學、高等教育、德育、農村教育、教育心理、民辦教育與地方教育科研等20個方面。在眾多研究領域與主題中,最為突出的是,教育基本理論、課程與教學、高等教育等方面的論文數量分列前三名,共計65篇,占全年論文總數的35.91%。這表明,在當今中國,課程教學改革、高等教育與教育基本理論一起成為教育研究工作者近年來關注的焦點,使之內容更豐富,研究更深入。
    元研究是對研究的研究,是對研究的反思和批判,它是推動教育研究科學化的重要途徑。據粗略統計,有近30篇論文對教育、教育研究或教育分支學科的性質、方法、歷史、問題與未來等方面,都進行了較深入的反思和研究,通過研究,為未來教育科學的研究與發展奠定了基礎,做出了重大貢獻。
      區域教育研究受到關注
    強化研究的針對性、明確其指向性,是加強教育理論研究對教育實踐問題服務功能與指導價值的一條重要途徑。區域性研究成果主要通過個案研究、調查報告的形式和方法呈現出來。在個案研究中,對地方性民辦教育模式的研究成果更多,如有學者分析了民辦教育強省之一的浙江省的民辦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政策情況(朱永祥,第11期),溫州民辦教育模式(劉劍紅等,第11期),以及浙江萬里學院的辦學特征分析;還有學者分析研究了民辦高等教育發展迅速的陜西省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成因,并提出了尋求進一步發展的政策建議(調研組,第11期)。
    調查報告用事實說話,通過研究者對第一手材料的把握,使研究結論更加真實、可信,能為研究對象的發展提供更有價值的參考。如對經濟發達地區的江蘇省農村教育現代化調查研究(課題組,第8期);同時也對作為西部地區省份之一的廣西農村基礎教育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和研討,找出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革的思路與對策(課題組,第4期)。
      研究視角多元化
    學科之間的分化與綜合是當前學科發展的基本特征。教育研究工作者常運用多學科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從多個角度來研究和闡述教育問題,大大拓寬了教育理論研究的視野,為教育理論的發展找到了新的理論生長點,是教育科學不斷走向成熟的重要表現。主要體現在:
    一是從多學科出發來研究同一問題,使之論證更加全面、科學而深刻。如針對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學生的“信息素養”問題,研究者從技術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化學等學科出發,分別闡述了各學科對學生信息素養方面的不同要求,從而提出并形成了較為科學、完整的信息素養結構(張義兵、李藝,第3期)。
    二是運用多種方法論來論述同一教育問題,使問題研究更具有立體性,更加豐滿而深厚。如有學者就從多維視野,即從認識論、本體論與存在論三個維度來對教學關系進行理解和認識,結果發現,從不同的視角研究教學關系,可以發現不同的教學關系類型,從而在整體上勾勒出了一幅關于教學存在的立體網絡圖景(張廣君,第6期)。
    三是借鑒其他學科的理論成果,豐富和發展教育學科的理論研究。如有學者試將公共經濟學中的政府采購理論引入到教育領域中來,使教育產品的提供主體更加多元化,形成競爭局面,提高教育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盛冰,第3期)。
      倡導質的研究
    有部分學者開始倡導運用質的研究方法來研究教育問題,使教育研究走進生活、貼近現實,使教育研究更加真切、生動而令人信服。2003年,部分的研究者已經在自覺地運用質的研究方法來開展教育研究,主要體現在:(1)重視對教育生活與實踐的研究。有學者在論述課程本體問題時,認為課程本體應從符號研究回歸符號實踐,因為符號研究課程本體是脫離生活、脫離實際,忽視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師本教育,而符號實踐課程本體則是一種指向生活實際的生本教育(郭思樂,第7期)。(2)敘事研究方法的運用。有學者在題為“教育經驗的理論方式”一文中認為,教育經驗的敘事探究不僅是一種經驗的呈現方法,也是教育意義的承載體,更是一種開放式意義詮釋的理論方式(丁鋼,第2期);還有研究者在“現代社會中的知識與沖突”一文中認為,以敘事語言來揭示不同學生與知識權力之間的作用關系(周勇,第3期)。(3)行動研究法的實施。有學者主張在“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中,必須倡導教師開展“課程行動研究”,這不僅有助于學生的“研究性學習”,也有助于教師的專業能力的發展(鐘啟泉,第5期)。質的研究方法的運用,大大拓展了教育研究的空間,開闊了研究的視野,更多的教育研究領域和研究課題將會誕生,可能使教育研究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基礎理論研究是主體
    2003年《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以及發展研究方面,三類文章占全年論文的絕大部分,其中尤以基礎研究類論文最多。部分研究者特別注重研究工作對教育實踐的意義和價值,將研究直接指向教育實踐,甚至在論題上就直接體現出來,如“從實踐的視角看高等教育研究應如何創新”一文就是其代表(王偉廉,第3期);還有學者正是從市場介入教育領域的客觀現實出發,指出教育的公益性正面臨著新的挑戰,為此,我們必須承認市場化公益性行為的合法性及其存在,認識到“不以營利為目的”并不是教育公益性所固有的性質,而是法律賦予它的一種外在性質,教育的公益性并不必然排斥營利性行為的存在(勞凱聲,第2期);同時,在市場介入的情況下,教育領域必然出現追求公益與追求私益的現象并存,政府應解決教育領域中公益與私益的矛盾和問題(劉復興,第2期)。
    盡管研究者開展了應用性與發展性研究,這是對教育實踐較為直接的關照,但從整體上看,評估性研究和預測性研究相對薄弱,特別是缺乏更多的評價性研究,只有極少數論文對之有所涉及,如有學者對我國教育公平評價指標的研究(楊東平、周金燕,第11期);在新的基礎教育改革中,對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的研究(葉瀾、吳亞萍,第8期)。
    雖然,進行思辨性的理論研究仍是教育研究工作者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但是,如同人類社會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而逐步獲得進步、發展一樣,教育研究方法在繼承上述傳統過程中也不斷開拓、創新,一些新的研究方法逐漸為更多的研究者所采用。
      國際教育的多元視野
    2003年度的《教育研究》以開闊的視野著眼于世界教育的變革,對與我國當前教育領域亟待解決的相關問題進行了介紹、研究和借鑒,這些問題主要涉及德育、課程、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關于德育,研究者主要是對20世紀西方道德教育主題的嬗變,總結了百年道德教育理論和實踐之得失。有研究者專門對20世紀西方德育理論研究者運用新的研究方法進行了歸納和概括,并探討了德育理論研究的發展趨勢。(范樹成,第1期)。此外,有的研究還對美國小學德育課程模式歷史轉型進行了介紹(馮增俊,第12期)。關于課程,有的研究是關于對20世紀西方課程實驗的歷史經驗及其對我國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實驗具有重要啟示(李定仁、胡斌武,第3期)。有的研究是對當代英國中小學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探析,并分析了中英兩國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異同的原因(陳小瑞,第4期)。關于義務教育,主要是對教育均衡化的國際比較與政策研究(葉玉華,第11期)以及對美國模式與日本模式的農村義務教育財政體制比較(高如峰,第5期)。關于高等教育,學者們就20世紀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大學理念的演進(徐同文,第4期)、城市社會中的高校群落現象透視(閻光才,第5期)、民辦高等教育與資本市場的聯姻的國際經驗與我國的道路選擇(鄔大光,第12期)進行了探討和比較,并闡述了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啟示。此外,《教育研究》2003年還發表了多篇國外學者的論文,對進一步擴大中外教育理論界的交流,中國教育報京③G1教育學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所課題20042004自19世紀初起,教育學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日益趨向科學,成為“教育科學”,而具有實質內容的“教育學”逐漸消失。但是教育科學所導致的教育生活與人的失落,以及教育科學自身的三種危機:知識論的危機、分而不合的危機、意識形態的危機,卻使教育學的出現成為必要。同時,無論是失落,還是危機,根本上都是忽視了本真的教育生活,所以,本真的教育學是以“教育生活”為中心的教育學。教育科學/教育學/教育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2003JW041)。張偉遠楊天平,浙江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Free Education
  He Qi-zong
  (School of Education,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7,China)Free education is opposite compulsory or forced education, it means students aren't compelled or forced by others in the course of education, and can decide their own destiny. It needs a kind of firm optimistic belief in human nature.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lie in liberating students' time and space, equal coopera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also students' decision for themselves. In this kind of educ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edom and discipline、responsibility is dialectical unity.李長偉(1977-),男,山東淄博人,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生。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 作者:中國教育報京③G1教育學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政策與法律研究所課題20042004自19世紀初起,教育學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日益趨向科學,成為“教育科學”,而具有實質內容的“教育學”逐漸消失。但是教育科學所導致的教育生活與人的失落,以及教育科學自身的三種危機:知識論的危機、分而不合的危機、意識形態的危機,卻使教育學的出現成為必要。同時,無論是失落,還是危機,根本上都是忽視了本真的教育生活,所以,本真的教育學是以“教育生活”為中心的教育學。教育科學/教育學/教育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2003JW041)。張偉遠

網載 2013-09-10 20:57:44

[新一篇] 2003年高考復習策略與具體措施

[舊一篇] 2004年行政法年會“公共利益的界定”之議題研討綜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