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譯文]  鳥兒棲息在池邊的樹枝上,僧人在月光下輕輕地敲門。

     [出典]     賈島《題李凝幽居》

     注:

     1、《題李凝幽居》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2、注釋:

  李凝:賈島的友人,生平不詳。

  幽居:幽靜雅致的居處。

  鄰并:一起居住的鄰居。

  分野色:分享原野上的景色。

  移石:山頂云腳挪動,仿佛山石在移動。

  幽期:幽雅的約定。

  不負言:不違背約言。

     3、譯文1:

  幽閑地住在這里,很少有鄰居往來,只有一條雜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蕪的小園.鳥兒歇宿在池邊的樹上,歸來的僧人正在月下敲響山門.走過小橋呈現出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腳正在飄動,好像山石在移動.我暫時要離開這里,但不久還要回來,要按照約定的日期與朋友一起隱居,決不食言.。

       譯文2:

       附近沒有人家為鄰,一切是那么閑適寧靜,一條長滿青草的小路,通向了龐雜荒蕪的庭院。月光皎潔,萬籟俱寂,鳥兒棲息在池邊的樹上,一位僧人披一身月色,深夜來訪,敲響了這座庭院的門。沒想到主人不在,往回走的路上,過了橋格外引人注目的是風光秀麗的原野景色,夜風輕拂,天上的云隨風飄移,仿佛山石在移動。我這只是暫時回去,過一段時間再來,共同歸隱的約定,我是不會失言的。

 

     4、賈島(779~843),唐代詩人。字浪仙,一作閬仙。范陽(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長安,見張籍。次年春,至洛陽,始謁韓愈,以詩深得賞識。后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文宗時,因誹謗,貶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蟬》詩“以刺公卿”(《唐詩紀事》)。開成五年(840),遷普州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

    5、這詩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一聯著稱。全詩只是抒寫了作者走訪好友李凝未遇這樣一件尋常小事。

  首聯“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詩人用很概括的手法,描寫了這一幽居的周圍環境:一條雜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蕪不治的小園;近旁,亦無人家居住。淡淡兩筆,十分概括地寫了一個“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隱士身份。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歷來傳誦的名句。 這兩句詩,粗看有些費解。難道詩人連夜晚宿在池邊樹上的鳥都能看到嗎?其實,這正見出詩人構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潔,萬籟俱寂,因此老僧(或許即指作者)一陣輕微的敲門聲,就驚動了宿鳥,或是引起鳥兒一陣不安的噪動,或是鳥從窩中飛出轉了個圈,又棲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這一瞬即逝的現象,來刻畫環境之幽靜,響中寓靜,有出人意料之勝。倘用“推”字,當然沒有這樣的藝術效果了。

  頸聯“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是寫回歸路上所見。過橋是色彩斑斕的原野;晚風輕拂,云腳飄移,仿佛山石在移動。“石”是不會“移”的,詩人用反說,別具神韻。這一切,又都籠罩著一層潔白如銀的月色,更顯出環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最后兩句是說,我暫時離去,不久當重來,不負共同歸隱的約期。前三聯都是敘事與寫景,最后一聯點出詩人心中幽情,托出詩的主旨。正是這種幽雅的處所,悠閑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詩中的草徑、荒園、宿鳥、池樹、野色、云根,無一不是尋常所見景物;閑居、敲門、過橋、暫去等等,無一不是尋常的行事。然而詩人偏于尋常處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語言質樸,冥契自然,而又韻味醇厚。園子已經荒蕪,唯一的一條小路,也長滿了青草,可以見出主人公對世事是何等的不縈于心,在這里居住,當然是“幽居”了。 

        詩中的草徑、荒園、宿鳥、池樹、野色、云根,無一不是尋常所見景物;閑居、敲門、過橋、暫去等等,無一不是尋常的行事。然而詩人偏于尋常處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語言質樸,冥契自然,而又韻味醇厚。

        6、“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歷來傳誦的名句。“推敲”兩字還有這樣的故事:

  原文:

  賈島初赴舉,在京師。一日于驢上得句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欲“推”字,煉之未定,于驢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勢,觀者訝之。時韓退之權京兆尹,車騎方出,島不覺得止第三節,尚為手勢未已。俄為左右擁止尹前。島具對所得詩句,“推”字與“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馬久之,謂島曰:“‘敲’字佳。”遂并轡而歸,共論詩道,留連累日,因與島為布衣之交。

  譯文:

  賈島初次參加科舉考試,往京城里。一天他在驢背上想到了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想用“推”字(來替換“敲”字),反復思考沒有定下來,便在驢背上(繼續)吟誦,伸出手來做著推和敲的動作。看到的人感到很驚訝。當時韓愈臨時代理京城的地方長官,他正帶車馬出巡,賈島不知不覺,直走到(韓愈儀仗隊的)第三節,還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勢。于是一下子就被(韓愈)左右的侍從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賈島詳細地回答了他在醞釀的詩句,用“推”字還是用“敲”字沒有確定,思想離開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韓愈停下車馬思考了好一會,對賈島說:“用‘敲’字好,因為月夜訪友,即使友人家門沒有閂,也不能莽撞推門,敲門表示你是一個懂得禮貌的人;更能襯托出月夜的寧靜,讀起來也響亮些。”兩人于是并排騎著驢馬回家,一同談論作詩的方法,互相舍不得離開,共有好幾天。(韓愈)因此跟賈島成為了普通人之間的交往。

      為什么敲比推好呢?因為李凝是幽隱之士,與外界絕少交游,作者(也就是詩中的“僧”)深知其為人,一定在家,所以帶有自信,徑直敲門。另外,既是夜間,怎能知道“鳥宿池邊樹”呢?想必是敲門聲驚起了宿鳥,引起噪動。如果用“推”字,這一句也就無根了。韓愈不愧是一位鑒賞力非常高明的作家,他與賈島的詩風雖不相同,但提出的意見卻是內行之言。

      7、作品描敘的是一件走訪友人“幽居”未遇這樣一件尋常小事,表達的是一種悠閑自得的情趣和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附近沒有其他人家,一切都顯得閑適而又幽靜,一條長滿雜草的小路,通向龐雜荒蕪的小園。在此,詩人以概括的手法,以簡約直白的文字,描寫了“幽居”周圍的環境:一條通向荒園的小路,長著雜草;居所附近沒有其他人家。以樸素直白語言,突出了居處的幽靜,暗示了朋友的處士身份。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意思是說,在萬籟俱寂的夜晚,池塘邊的大樹上,鳥兒在熟睡;月色里,走來了一位夜行的僧人,輕輕地敲響了庭院的大門。這兩句詩是歷代傳誦的佳句。直至當今仍流傳著那則故事——“推敲”佳話。據《苕溪漁隱叢話· 前集》卷下九引《劉公嘉話》記載:島初赴舉京師,一日,于驢上得句云:“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始欲著“推”字,又欲著“敲”字,練之未定,遂于驢上吟哦,時時引手作推敲之勢。時韓愈吏部權京兆,車騎方出,島不覺沖至第三節,左右擁至尹前。島具對所得詩句云云。韓立馬良久,謂島曰:“作‘敲’字佳。”

  這兩句詩,詩人是從聽覺的角度進行描述的。詩人怎么知道池塘邊的大樹上有鳥兒歇宿?應該是聽到的,萬籟俱靜夜晚,突然響起夜行僧人輕輕的叩門聲,那熟睡的鳥兒勢必要因驚動而或飛或叫,詩人就是抓住了這一瞬即逝的現象加以描述,進而反襯環境之幽,夜晚之靜,令人讀之有身臨其境之感。倘用“推”字,自然不佳,時間是在夜里,主人是否在家? 即使在家,夜深人靜之時,是否已經掛門上鎖了?從情理上說,還是作“敲”字更為妥帖,倘若用“推”字,藝術效果就遜色得多。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這兩句意思是說,小橋的兩邊,俯視近處,是景色秀美的原野,舉目遠山,云腳隨風飄移,山石仿佛也在移動。這里寫的應該是離開時的路上所見。“過橋分野色”,移步換形,人過了橋,眼前的景色也變了;“移石動云根”,山石是不會動的,詩人這樣寫,是山頭漂移的云腳使其產生了視覺反差,云在動,卻覺得山在動。由近及遠,自下而上,由實到虛。自然恬淡,幽美迷人,令人想往。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這兩句是說,這次只是暫時離去,過不了多久還會再來赴約,一定不失言。前三聯都是敘事與寫景,最后一聯點出了詩人心中向往隱居的幽情,道出了作品的主旨——這種幽雅寧靜的環境,悠閑自得的情趣,引起了詩人對處士生活的迷戀與向往。

        作品使用的是尋常樸素的語言,描寫的是尋常之物,如“草徑”、“荒園”、“野色”、“云根”,敘述的是尋常之事,如“鳥宿”、“僧敲”、“過橋”、“暫去”再現的卻是人所未現之境,滲透的也是與眾不同之情。樸實之中見深邃,平淡之中見醇厚。開心老哥的BLOG

     8、詩人的住宅幽遠深曠,但他卻很喜歡這里,因為這兒可以安靜地思考,悠閑地品味著逃離世俗的超脫滋味。偶而來一位詩僧,披一身月色,奇文共賞,棋子閑敲,這樣的生活讓他覺得很滿意,可以在閑適之中讓自己疲憊的心靈得以休息,脫離塵囂的紛擾,因為他畢竟是位詩人。

       賈島的《題李凝幽居》“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題目中“幽”字就是“題眼”,這是理解全詩的鑰匙。全詩每聯緊扣“幽”字展開,首聯寫居處的“幽”:閑居一隅,闃寂無人,草徑清幽,荒園寥落。頷聯與頸聯寫環境的“幽”:頷聯以響襯靜,鳥兒在池邊的樹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潔的月光下輕輕敲門,這一切更顯出環境的清幽;頸聯從黑夜寫到白天,還是從環境上著眼,不過視野闊多了,過小橋,繞巨石,一路走來,處處清幽,滿眼野趣,詩人內心的欣悅之情油然而生。尾聯透露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可見,要品讀詩詞,抓住“詩眼”,“題眼”是關鍵。

      9、眾所周知,“推敲”一典源于“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苦吟詩人賈島,而經韓愈拍板的“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千百年來更是深入人心。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6:08



評論集


1 楼 2016/2/1 下午 07:22:50 | 首聯寫居處的“幽”
可見,要品讀詩詞,抓住“詩眼”,“題眼”是關鍵。

2 楼 2016/2/1 下午 07:22:50 | 首聯寫居處的“幽”
可見,要品讀詩詞,抓住“詩眼”,“題眼”是關鍵。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4 民初思韻 - 傳奇時代,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