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1年來,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黨的十五大再次強調,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堅持把農業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這對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一、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形勢
農業始終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一個重大問題。近幾年,由于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各項農業方針政策,緊緊圍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深化農村改革,極大地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使農業和農村經濟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1997年,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在連續兩年大豐收之后,在遭受特大旱災的情況下,仍然獲得較好的收成,農民收入繼續增長,農村經濟全面發展。預計糧食總產量與上年基本持平或略減,糧食儲備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供求關系特別是品種和地區平衡關系得到進一步改善。棉花生產在播種面積比上年減少300多萬畝的情況下, 預計總產量達到8700多萬担,增產300多萬担,畝產創歷史最高水平;油料產量略減, 糖料產量略增。“菜籃子”產品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預計肉類總產量6200多萬噸,水產品總產量3500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5%和6%以上,禽蛋、奶類、蔬菜、水果等均有較多增產。鄉鎮企業平穩發展,預計完成增加值2.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9%左右,實現利潤和上交稅金均增長15 %以上,新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400萬人。 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為支撐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香港順利回歸和黨的十五大勝利召開創造了有利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條件,同時也為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九五”計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但是,對當前農業形勢,既要肯定成績,又要看到存在的困難和面臨的問題,特別是在連年豐收之后,更要汲取歷史教訓,保持清醒頭腦,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農業。一方面,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任務還十分艱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九五”期間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一是保證糧棉油等基本農產品穩定增長,糧食生產能力達到一個新水平;二是保證農民收入較快增加,生活達到小康水平;三是基本解決現有5800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另一方面,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一些深層矛盾沒有根本解決,突出表現為“四低”:(1)人均資源占有率和利用率低。目前,我國人均耕地僅有1.2畝,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 而且有效利用率在95%以下;人均占有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灌溉水利用率不到40%,而發達國家在70%以上;化肥利用率僅為30%,比先進國家低30%。資源緊缺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解決我國吃飯問題要比其他國家困難得多,過去是這樣,今后隨著人多地少矛盾的加劇更是如此。 (2)勞動生產率低。全國80%的人口在農村,農戶經營規模較小,生產方式落后,一定程度地帶有自給、半自給的特點,同發展市場農業很不適應。我國每個農業勞動力僅能養活4人,而美國可養活22人。(3)農業科技水平低。科技貢獻率和成果普及率低于發達國家30%以上,再加上勞動者素質低,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物質裝備水平不高等,嚴重影響產量的提高。(4)抗災能力低。農業受氣候因素影響很大,據測算, 90年代以來,平均每年損失糧食約200億公斤, 還沒有從根本上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
二、我國農業面臨的三大趨勢和三大挑戰
我認為,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以及周邊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競爭和沖擊,我國農業發展面臨三大趨勢:一是以結構轉型為特征的工業化趨勢;二是以體制轉軌為特征的市場化趨勢;三是以經濟開放為特征的國際化趨勢。這“三化”將是今后我國農業改革與發展大背景。
(一)工業化趨勢 進入九十年代以來,我國經濟逐步進入工業化的中期階段,現在正向工業化中期成熟階段邁進。根據先行工業化國家的經驗,這一時期,一方面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壓力大,不僅要解決好吃飯問題,還要搞好建設,需要大量的農產品作原料;但另一方面,農業又面臨勞動力、資金和土地等生產要素大量外流,從而出現停滯甚至萎縮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從已有的實踐看,主要采取的是兩種解決辦法:一是眼睛向外,靠大量進口農產品,或掠奪殖民地,西方發達國家多數采取的是這類模式;二是先工業后農業,畸形發展,這種模式最終并沒有取得成功,不得不再補上“農業”這一課。對我國而言,顯然不會走第一條路;走第二條路我們有過實踐,但不符合國情,走不通。這樣,我們只能尋求走第三條路,即要探索和找到一條工農業協調、穩定發展的路子。
走第三條路,意味著我國在工業化快速發展過程中要避免農業份額的急劇下降,農業停滯甚至萎縮的一般趨勢。事實上,進入九十年代以來我國沿海一些省份曾出現這樣的情況。要扭轉這一趨勢,顯然是很困難的,特別是我國的國有企業改革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效率還比較低,要求國家對農業實行較大規模的“反哺”也不現實。
以上表明,我國國民經濟實現向工業化中期成熟階段的結構轉型,一方面黨中央、國務院一再強調農業只能加強,不能削弱,這對農業是個機遇,是有利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工業化中期農業停滯的一般規律及我國農業外部不寬松的經濟環境,對農業始終是個極大的挑戰,這是不利的一面。
(二)市場化趨勢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根本上說是有利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我國十多年市場化取向的改革也證明了這一點。但由于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再加上其自身的弱質性,在市場競爭中往往處于不利的地位,市場的功能性缺陷更容易在農業上體現出來。這決定了一方面發展農業完全依靠市場調節是不行的,需要政府的調控、支持和保護。而我國在農業市場化改革的深度上和政府保護農業的程度上都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另一方面,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也極易使農業受到損害,在新舊體制轉軌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矛盾摩擦往往轉嫁到農業上。
可見,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農業內外部改革的任務都很繁重。然而,也要看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改革與發展的成功實踐表明,只要我們堅持用深化改革的辦法來不斷克服和解決改革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堅持改革的市場取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農民的意愿和選擇,那么,在農村初步建立和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有希望的,也是能夠做到的。
(三)國際化趨勢 國際經濟一體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和大趨勢。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由于農產品生產成本的快速上升和資源的約束,農產品的比較優勢下降,開始把眼睛轉向國際市場,到國外去投資建生產基地,這給我國農業引進外資和技術無疑提供了機遇。自八十年代中期我國開始“復關”談判以來,我國已做出很大的努力與國際市場接軌,現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已取得重大進展。今后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農業將更積極更廣泛地參與國際分工,實現資源優勢互補。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國也要受世貿組織有關貿易規則的約束,要放開我們的農產品市場。
世紀之交,我國農業在上述三大背景下,將面臨三大跨世紀的嚴峻挑戰:
第一個挑戰:如何實現中長期糧食供需平衡問題 據研究預測,到2000年我國人口將達到12.8億左右,到2010年將在14億以內;到2030年將達到16億的峰值。從人均糧食消費水平看, 到2000 年、 2010 年和2030年人均占有糧食水平穩定在400公斤,能夠基本滿足消費需求。 這樣,2000年我國糧食需求總量近5億噸;2010 年的糧食需求總量約在5.5億噸; 2030年約在6.4億噸。在耕地面積不斷減少、 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背景下,采取什么政策措施來實現糧食中長期供求平衡,既能夠滿足消費需求,又比較經濟合理和安全可靠,始終是一個事關國家穩定、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存的大問題。
第二個挑戰:如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在人地矛盾本來就很尖銳的情況下,農業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解放以來,全國水土流失面積由150萬平方公里增加到180萬平方公里,風蝕面積增加到180 萬平方公里,兩項相加達360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8%。 沙漠化面積也呈不斷擴大的趨勢。從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我國沙漠化土地每年平均擴展1500平方公里,80年代以來每年平均擴展2460平方公里,治理的沒有擴展的多,少數地方人進沙退,多數地方還是沙進人退。目前,我國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積20萬平方公里,潛在的沙漠化土地面積還有16萬平方公里。水資源短缺問題在一些地區也很突出,尤其華北和西北地區,水資源嚴重匱乏,有時人畜飲水都難以解決,更談不上發展灌溉農業。如何正確處理開發利用資源和保護資源的關系,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是一個事關千秋萬代、必須認真研究對待的嚴肅課題。
第三個挑戰:如何解決農業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 這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農村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一個帶有全局性的戰略問題。1996年底,我國總人口12.24億,鄉村人口9.2億,鄉村勞動力為4.53億。而我國現有的耕地面積,據測算只需要兩億左右的勞動力,即使把鄉鎮企業職工都算作充分就業,剩余部分至少也有一億多。按80年代的轉移速度,加上新增人口每年產生的750萬剩余勞動力, 到本世紀末農業剩余勞動力累計將達2億人。這個問題解決不好, 不只是一個資源浪費的問題,而且是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一大隱患。在城鎮存在大量失業(待業)人員的背景下,我們究竟還有沒有可能、以及采取什么方式來轉移安置城鄉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就業,確實是一個世界級的大難題。
三、我國農業發展的思路和途徑
為實現“九五”期間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我們必須認真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按照中央的要求,堅持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的首位,緊緊圍繞增加農產品有效供給、增加農民收入兩大基本任務,積極推進農村經濟體制和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加快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不斷增加農業投入,強化對農業的保護支持,以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一)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總的原則是:“明確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搞活使用權”。切實做好土地承包期延長30年各項具體工作,鼓勵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法有償轉讓,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完善農村雙層經營體制。
(二)完善農村所有制結構,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 積極支持引導鄉鎮集體企業實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并、出售、破產等多種形式的改革,逐步形成“產權明晰化、投資多元化、職工股東化、決策民主化”的新機制,增強其活力。對大型企業,要在改制的基礎上組建企業集團,在更大范圍內進行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要發展多種形式的合作經濟,鼓勵和引導農村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三)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這是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業比較效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業向現代化轉變的重要舉措。要把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深化農村改革、促進農村經濟“兩個”轉變的重要內容來抓,緊緊抓住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利益聯結、科技導入、規范建設等關鍵環節,正確引導,穩步推進,切忌“一哄而起”。
(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推進農業科技革命,轉變農業增長方式 第一,要加強農業科技攻關。力爭在動植物新品種選育、病蟲害與自然災害綜合防治、農產品加工及綜合利用、區域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等對農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關鍵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時,加強以生物技術為基礎的農業高新技術研究和應用,力爭在農業生物技術、遙感和計算機應用等方面取得突破。第三,堅持“三為主”原則,實施引進計劃。堅持以增產糧食技術為主、以適用先進技術為主、以近期能見效的急需技術為主的原則,引進一批國際先進農業技術。第四,農科教結合,實施“綠色證書工程”,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
(五)優化農村產業結構 要積極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在種植業結構的調整方面,要在確保糧食穩定增長、大力發展多種經營的前提下,將傳統的“糧食—經濟作物”二元結構逐步轉向“糧食—經濟作物—飼料作物”三元結構。畜牧業的結構調整,要在穩定生豬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牛、羊、兔等食草動物,以及飼料報酬率高的禽類生產。要充分利用秸稈和農副產品等飼料資源,促進農牧結合。水產業要在繼續開發遠洋捕撈業的同時,積極開發利用淺海灘涂、江河湖泊、水庫等水面和低洼地,發展海淡水養殖業,根據市場需求發展一些經濟價值高的名優水產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加工要向深加工方向發展,向精細化、系列化、多樣化方向發展,擴大出口創匯。
(六)增加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實行農業可持續發展 堅持多渠道增加農業投入,繼續抓好中低產田改造,加強基本農田、種子工程、農業商品基地、菜籃子工程以及科研教育和技術推廣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用工業發展,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合理開發利用國土資源,繼續抓好生態農業試點和農村能源綜合建設,依法保護農業資源,開展植樹種草,搞好水土保持,加快污染治理,防治荒漠化,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推動農業持續發展。
(七)深化農產品購銷體制改革 重點是糧棉流通體制改革。糧棉流通體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國家宏觀調控下市場配置資源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流通體制。糧食流通體制改革關鍵要實現“四分開,一完善”,即政企分開、中央與地方責任分開、政府儲備與商業儲備分開、新老掛帳分開,完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同時堅持“一主多輔”的經營原則。棉花流通體制改革要繼續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建立符合棉花產銷特點的市場流通體制。當前,要鼓勵棉花加工企業到產區投資建立原料生產基地,實行貿工農一體化經營。要完善棉花供給辦法,通過棉花批發市場、拍賣市場、交易會等市場方式銜接好棉花供求關系。此外,要積極發育各種流通組織,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村生產要素市場,逐步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八)改善政府對農業的宏觀調控,健全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 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同時,更多、更好地運用經濟、法律、信息等手段,引導、支持、保護和調控農業。首先要建立以政府各級財政為主導、農村集體和農戶投入為基礎、社會多方面投資為輔助的農業投入機制。其次要健全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保護價收購制度及相應的風險基金制度。要多渠道擴大糧食風險基金的來源,特別是由地方配套的糧食風險基金要保證足額及時到位。第三要完善糧食專項儲備制度。第四要盡快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保障體系。第五要逐步建立產供銷一體化的農業行政管理體制,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和內外貿脫節的問題。第六要進一步加大扶貧開發力度。
(九)大力發展鄉鎮企業,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從長遠看,加快城市化進程,將是未來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渠道。首先是發展小城鎮。把農村小城鎮建設與發展鄉鎮企業工業小區相結合,有利于帶動鄉鎮企業特別是農村第三產業和各項社會公共事業的發展,實現農業富于勞動力就近轉移。據推算,到本世紀末,如果我國3000多個3—5萬人的鎮,人口規模平均擴大2萬,近1400個5—10萬人的城鎮平均擴大3萬,10萬人以上的城市平均擴大4萬人,那么現有3 萬人以上的城鎮可吸納1億左右的農村人口。其次是適當發展中等城市,中等城市綜合功能強于小城鎮,對人口的吸納程度一般高于小城鎮。隨著城鄉戶籍制度、就業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的改革,相當一部分農村人口將進入中等城市。此外,大城市也應當允許一部分農村勞動力進城。這既是農村發展的需要,也是城市發展的需要,但要強化管理,有序流動。
(十)加強農業法治工作 要加強農業立法,健全農業執法體系,加大執法力度,規范執法程序,強化法制監督,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切實減輕農民負担。
(十一)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繼續改善農業投資、貿易環境,鼓勵外商來華投資,參與中國農業開發和建設,積極引進與借鑒國外農業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和全球多邊貿易體系,發展開放型農村經濟。
農業經濟問題京7~12F2農業經濟萬寶瑞19981998農業部副部長 萬寶瑞 作者單位:農業部 北京 100026 作者:農業經濟問題京7~12F2農業經濟萬寶瑞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