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譯文]  如果把西湖的美景比作西施的美貌,那么,不管是晴也好,雨也好,就像西施無論淡妝也好,濃抹也好,都是很美的。

   [出典]  北宋  蘇軾  《飲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注:

   1、《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注釋:

    飲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飲酒。 

  瀲滟:水波蕩漾、波光閃動的樣子。

  方好:正顯得美。

  空蒙:細雨迷芒的樣子。 

  亦:也。 

  奇:奇妙。

  欲:可以;如果。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總相宜:總是很合適,十分自然。

 

   3、譯文1:

     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蕩漾,閃爍耀眼,正好展示著那美麗的風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霧朦朧,縹縹渺渺,又顯出別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妝飾,瀲滟水光是她濃艷的粉脂,不管她怎樣打扮,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麗質和迷人的神韻。

    譯文2:

    在西湖上飲酒欣賞開始晴天和后來下雨景色

  波光蕩漾閃爍晴天剛好雅致,

  山霧朦朧漂渺雨中也很美妙,

  我想把西湖比作是美女西施,

  淡描濃施都是那么美麗宜人。 

   譯文3:

    在晴日的陽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蕩漾,閃爍著粼粼的金光。風景秀麗;在陰雨的天氣里,山巒在細雨中迷蒙一片,別有一種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濃妝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妝的西施,都是同樣的美麗無比。

 

   4、蘇軾 生平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蘇軾于神宗熙寧四年至神宗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曾寫下大量有關西湖景物的詩。西湖,在杭州市西,周長十五公里,三面環山,東側是沖積平原。湖中有蘇堤、白堤,分水為里湖、外湖、后湖,以十景馳名中外。十景中的「蘇堤春曉」即因蘇軾而來。他在杭州任官其間,疏導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頃,并筑堤防洪,當地人即稱之為「蘇堤」。此詩作于熙寧六年(公元1073),是他題詠西湖的詩歌中最有名的詩歌。《飲湖上初晴后雨》共兩首,這里選的是第二首,因為最為膾炙人口而選留廣為流傳。緣此西湖也叫西子湖。原作第一首是:“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是寫西湖水仙廟景色。

 

   5、蘇軾曾兩次在杭州做官。第一次是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任杭州通判。第二次是元祐四年(1089),任知州。杭州美麗的湖光山色沖淡了蘇軾內心的煩惱和抑郁,也喚醒了他內心深處對大自然的熱愛。初到杭州,他便情不自禁地賦詩道:“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閑勝暫閑。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這“湖山”,應該首推江南韻味最濃、人文氣質尤勝的西湖吧。

    西湖的勝景美名,與蘇軾分不開。任知州期間,為解決西湖淤塞的問題,他主持了疏浚整治工程,以淤泥水草筑堤,堤旁遍種花木;一到春季,桃紅柳綠,鶯飛草長,曉霧景韻尤其動人。這條堤后來就被稱為蘇堤,又叫蘇公堤。“蘇堤春曉”亦被譽為西湖十景之首。

    蘇軾寫下了許多有關杭州和西湖的詩篇,這首《飲湖上初晴后雨》作于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

    句 解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

    從詩題可知,詩人在西湖飲酒游賞,開始時陽光明麗,后來下起了雨。兩種不同的景致,讓他都很欣賞。他說:天晴之時,西湖碧水蕩漾,波光粼粼,風景正好;下雨時,西湖周圍的青山,迷蒙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一番奇妙景致。“瀲滟”,波光閃動。“空濛”,煙雨迷茫。這兩個詞都是疊韻詞,增強了詩歌語言的音樂性。

    這里,詩人既寫了湖光,又寫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韻,可以說內容是很多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很籠統,因為這兩句并非只適用于西湖。其實,這正是詩人筆法高妙之處。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樣美法,恐怕沒人說得清。如果具體地描繪景物,可能會有個別精彩之句,但總失之太實、太具體,不能傳達出西湖給人的整體印象。蘇軾這兩句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同時又很形象、很傳神,想象空間很大,將“西湖即是美”這一人們共有的感受用詩的語言表述出來。同時,這兩句也反映出詩人開闊的胸襟與達觀自適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越國有名的美女。無論是淡雅妝飾,還是盛裝打扮,西施都一樣美麗動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話,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樣美不勝收。

    以絕色美人喻西湖,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致,情味雋永。人人皆知西施是個美女,但究竟是怎樣的美麗,卻只存在于個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嗎?采用這樣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寫,不知要節約多少筆墨,而它的寓意卻豐富深刻得多。它對讀者不只訴之于感受,同時也訴之于思考,讓讀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去發揮詩的內涵。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稱為“道盡西湖好處”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名。也難怪后來的詩人為之擱筆:“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評 解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感受。這首詩的流傳,也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蘇軾是林語堂非常喜歡的一位詩人。關于這首詩,林在《蘇東坡傳》中說:“西湖的詩情畫意,非蘇東坡的詩思不足以極其妙;蘇東坡的詩思,非遇西湖的詩情畫意不足盡其才……詩人能在寥寥四行詩句中表現此地的精粹、氣象、美麗,也頗不簡單……公認為表現西湖最好的詩,就是蘇東坡寫西湖的這一首。”

 

   6、杭州西湖之美,名揚天下。自蘇軾詠出“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的千古絕唱之后,西湖風光便以“晴好雨奇”聞名于世。 

  西湖,三面環山,中涵綠水,以白堤、狐山、蘇堤、金沙堤和花港觀魚、定香橋為分界線,把整個西湖分為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5個小湖。西湖的美,不僅在湖,還在于山,湖山映襯,相得益彰。西湖三面環山成馬蹄型,山體林木組成了一道綠色屏障,層巒疊翠中又深藏著數不盡的幽谷清泉,佛寺洞穴。

  人們喜歡晴天春游西湖,是因為晴日的西湖景色特別俏麗:湖上波光瀲滟,湖堤楊柳吐絲,湖邊桃花綻放,眾山層層染翠,真是“一湖春水窺山影,十里初陽上柳梢。”其實,雨中的西湖更迷人,許多人喜歡雨中西湖的那份清靜、朦朧。西湖的春雨,似竹簾掛空,模糊了山水橋路的輪廓;雨中的西湖,似籠罩薄紗,湖山在低云濃霧中若隱若現,庭榭樓閣飄渺其間,竹木花草含羞滴“露”……。

  坐在望湖樓中聆聽細雨的沙沙聲,這種朦朧美,一定會令你心醉的。宋代武衍的《泛舟湖上》:“春雨漠漠雨疏疏,小艇沖煙入畫圖。除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此詩不僅寫出了雨中游西湖的樂趣,同時對美如畫圖的景致贊嘆不已,簡直到了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地步。

 

    7、北宋詩人蘇東坡《飲湖上初睛后雨》詩:“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位大詩人刻畫西湖的美,就著重抓住西湖“初睛后雨”這兩種含有不同意蘊的景象進行渲染,既描繪出西湖“水光瀲滟晴方好”的明朗美,又刻畫出西湖“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朦朧美,使美麗的西湖顯得更為明媚多姿和嫵媚多情,具有了可以與大美女西施“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完美的美相媲美的天生麗質與雅趣風韻。倘若詩人只描繪出西湖“水光瀲滟晴方好”的明朗美,而沒有刻畫出西湖“山色空濛雨亦奇”的朦朧美,那么,西湖也就不會有西施“淡妝濃抹總相宜”那樣完美的美了。這表明,朦朧美的創造和表現,對塑造完美的藝術形象和創造完美的藝術意境,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因此,誰在這個不可忽視的地方忽視了不可忽視的朦朧美的創造和表現,只會嚴重影響他所創造的藝術形象與藝術意境的完美。

 

   8、王朝云天生麗質,聰穎靈慧,能歌善舞,雖混跡煙塵之中,卻獨具一種清新潔雅的氣質。宋神宗熙寧四年,蘇東坡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被貶為杭州通判,一日,他與幾位文友同游西湖,宴飲時招來王朝云所在的歌舞班助興,悠揚的絲竹聲中,數名舞女濃妝艷抹,長袖徐舒,輕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王朝云又以其艷麗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特別引人注目。舞罷,眾舞女入座侍酒,王朝云恰轉到蘇東坡身邊,這時的王朝云已換了另一種裝束:洗凈濃裝,黛眉輕掃,朱唇微點,一身素凈衣裙,清麗淡雅,楚楚可人,別有一番韻致,仿佛一股空谷幽蘭的清香,沁入蘇東坡因世事變遷而黯淡的心。此時,本是麗陽普照,波光瀲滟的西湖,由于天氣突變,陰云敝日,山水迷蒙,成了另一種景色。湖山佳人,相映成趣,蘇東坡靈感頓至,揮毫寫下了傳頌千古的描寫西湖佳句: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詩明寫西湖旖旎風光,而實際上寄寓了蘇東坡初遇王朝云時為之心動的感受。朝云時年十二歲,雖然年幼,卻聰慧機敏,由于十分仰慕東坡先生的才華,且受到蘇軾夫婦的善待,十分慶幸自己與蘇家的緣份,決意追隨東坡先生終身。朝云與蘇軾的關系很奇特。她與蘇軾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特別是陪伴蘇軾度過了貶謫黃州和貶謫惠州兩段艱難歲月,但一直沒有蘇軾夫人或妻子的名號,只是到了黃州后才由侍女改為侍妾。

 

 

    9、蘇子曾這樣描述西湖,“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水光瀲滟方晴好”,這自不待言,陽光下的蕩漾水波很亮麗迷人,但陰雨天下的迷蒙山巒也有一番別樣的風味。這里不才就斗膽借用東坡先生的詩句了,“山色空蒙雨亦奇”,我想就是煙雨下的這般花江,她是如許的恬靜,如許的夢幻,如許的美麗,美麗得讓人無限回味,回來的時候感覺就如時空轉換般,當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啊!

 

   10、“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面對自然界的風雨陰晴,蘇軾表達出來一種坦然、曠達、一種樂觀的情懷。其實蘇軾這個人,他不僅面對自然界的風雨陰晴、氣候變化是這樣,對于人生他也是這樣。大自然陰晴不定、變幻莫測,其實人生也充滿了這種不測風云、旦夕禍福。只有保持一種曠達的、開闊的胸襟,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情,以不變應萬變,才能夠從陰晴不定、風雨莫測當中體會自然山水之美,才能夠隨時發現山水的美、自然的美,隨時得到自然界的饋贈,或者說隨時發現人生的一種美。這也是蘇軾能夠隨時隨地的自得其樂、發現生命的意義、享受生命的這樣一種胸懷的表現。這也正是這首山水小詩給予我們的一點人生的啟迪吧。

 

 
 


莊燦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1:02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