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現代化:一個概念的社會學考評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湖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政治學系,講師,長沙,410081 陳成文)
  摘 要 當今,社會現代化已是一股全球性潮流,已成為無數學者熱切關注和潛心研究的時代主題。文章在對學術界關于這一問題的不同看法進行歸納和評價的基礎上,立足社會學的視野,嘗試性地揭示社會現代化這一概念所蘊含的全部意義:社會現代化是一個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工業化為動力,以科學技術發展為紐帶,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主體,涉及政治制度、社會結構、組織管理、生活方式、人類活動空間等諸多領域的革命性、全球性、長期性和整體性發展過程。
  關鍵詞 社會現代化 社會學 考評
  * * *
   一
  自20世紀中葉以來,社會現代化問題一直是科學研究的世界性課題。然而,對于究竟什么是社會現代化,這個看起來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至今仍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同的研究者從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了不同的描述和界定。
  1.社會結構變遷論。在西方社會學中,最早對社會現代化(盡管當時沒有使用這個術語)的內涵提出看法的是英國早期社會學家斯賓塞。他認為,社會進化實質上就是由簡單的低級社會進化到復雜的高級社會,而這個過程是由分化實現的。法國社會學家杜爾凱姆對社會現代化內涵的分析重點是社會結構的整合機制。在他看來,社會現代化實際上就是由“機械聯系”的社會向“有機聯系”的社會轉變的過程。此外,美國社會學家勒納認為,社會現代化就是社會的經濟結構、政治結構、文化結構、分層結構和心理結構由傳統性向現代化性的轉變〔1〕。
  2.工業化論。美國社會學家列維傾向于把現代化等同于工業化。他說:“我給現代化所下的定義重點在于動力的來源及一個社會成員所使用的工具的性質。”〔2〕美國社會學家穆爾認為, 現代化就是傳統社會像西方先進國家那樣向經濟富裕、政治穩定的社會的總體過渡〔3 〕。因此,他把工業化作為這一意義上的現代化的始發原因;反之,也可以說現代化是工業化的最終結果。
  3.科學技術變遷論。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和阿爾溫·托夫勒在他們的《后工業社會的來臨》、《第三次浪潮》等著作中,從“技術至上論”出發,把知識的擴張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看作為社會現代化的基本內容,直接從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分析來預測產業結構、社會結構、家庭結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變遷。
  4.社會行為變遷論。美國社會學家帕森斯認為,社會現代化實質上就是人類行為模式的深刻變革。為此,他提出了人的行為的五個模式變項理論,這五個模式變項是:情感性與非情感性、特殊性與普遍性、先賦性與自致性、集體取向與個人取向、擴散性與專一性。在他看來,隨著社會生活的現代化,非情感性、普遍性、自致性、個人取向和專一性行為將越來越占支配地位。
  5.文化變遷論。日本學者富永健一提出:“對于像日本這樣的非西方后發展社會的人們來說,接受和適應異質的文化是現代化過程中首先面臨的問題。”〔4 〕臺灣學者韋政道也是從文化的嬗變上來認識社會現代化的涵義的。他在其論著《現代化與中國的適應》中指出:“現代化是人類以混亂及痛苦為代價,來換取新機會及新希望的過程,此過程同時具有創造性和毀滅性。”〔5〕
  6.社會整體變遷論。另外一些學者認為,社會現代化是有計劃的社會整體變遷,把社會現代化看作社會變遷的一個新的科學的歷史階段。美國社會學家斯梅爾塞把社會現代化看作是一個傳統社會試圖進行工業化時在各個部門發生的一系列變遷。他說:“現代化牽涉到一個社會內的經濟、政治、教育、傳統、宗教等的持續不斷的變遷。”〔6 〕我國社會學學者沙蓮香認為,社會現代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變遷,是指在社會科學技術發展的帶動下,以經濟發展為基礎,包括社會組織、社會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全面發展〔7〕。
  從上述的六種主要觀點來看,其中的“社會結構變遷論”、“工業化論”、“科學技術變遷論”、“社會行為變遷論”和“文化變遷論”可以從總體上稱之為“目標論”,即把社會現代化視為社會變遷的目標。相對于某些國家而言,“目標論”自有它的存在理由。例如:“工業化論”對落后國家而言,現代化是以發展經濟為中心,是激勵它們趕超發達國家的口號。但是,從全球性角度來看,把社會現代化當作社會變遷的一種目標,并規定出相應的指標,往往會受到時代和認識能力的限制,帶有較大的片面性。例如,按照“工業化論”的觀點,社會現代化無非就是用工業生產取代農業生產,無非就是使用機械化、自動化的大機器,實質就是生產上的現代化。我們認為,這是一種簡單而片面的有害認識。的確,經濟現代化是整個社會現代化的基礎,但是經濟現代化并不是能夠孤立地實現的,它要以其他方面的現代化為條件。有些發展中國家雖然經濟上獲得了較快的增長速度,但兩極分化的狀況進一步惡化。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社會問題突出,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也只能稱之為“沒有發展的增長”。這種教訓,是應當吸取的。顯然,實踐中的現代化不能只囿于“目標論”的視野。對社會現代化的認識,應當是在實踐中不斷深化的。深化的結果,便是由片面性走向全面性。
  “社會整體變遷論”以“人類社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為思維出發點,推演到“社會現代化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進而認為社會現代化是一個整體性變遷過程。它已經把握住了問題的核心,但值得考慮的是,不同的研究者只是對社會現代化的涵義從變遷的角度給予了不同的描述,而并未予以高度抽象化的界定。顯然,描述是不可能真正揭示社會現代化這一復雜變遷過程所蘊含的全部意義的。因此,對于社會現代化的認識,仍有進一步深化的必要。深化的結果,便是由描述性走向抽象性。
   二
  社會現代化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概念。對它的界定,要達到全面性和抽象性的認識高度,從人類整個文明演變的意義上去把握它的實質,無疑是十分必要的。嚴格地講,現代是相對于傳統而言的,社會現代化是人類社會全面擺脫傳統的特殊的歷史轉變過程,它蘊含著變遷和目標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它究竟是何種性質的變遷;另一方面,它究竟是要達到哪些目標的變遷。要科學地揭示社會現代化所蘊含的全部意義,首先必須抽象地認識它的本質特征。
  1.革命性。社會現代化是對傳統的變革過程。人類社會對傳統的變革是從英國工業革命開始的。在工業革命時代,人類徹底摧毀了社會的傳統和落后狀態,將社會推進到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因而人類的工業化時代只是歷史的轉變時代。這樣,如果把工業化時代出現的社會狀況進行歸納,并以此作為現代化的指標,那就只是經驗歸納,而不是理論。實質上,社會現代化是一項革命過程,是一股強大的社會變革力量。其所到之處,都沖擊著傳統體制,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重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引起固有的體制、秩序發生變革,帶來人類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意識形態領域的激烈深刻的變革。換句話說,社會現代化帶來的是一種嶄新的文明。正如美國學者托夫勒所言:“三百年前一聲爆炸震撼了世界,摧毀了古老的社會,創造了一個嶄新的文明。”〔8〕
  然而,現代化與傳統并非是對立的兩極。現代化與傳統之間的關系,是指一個社會在現代化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同原有社會結構體系中的種種因素發生的各種各樣的關系。社會現代化決不是一個消滅傳統、拋棄傳統的過程,而是一個在批判、揚棄傳統的基礎上再造和重構傳統的過程。
  2.全球性。社會現代化是一種全球性變遷過程。在這種全球性的變遷過程中,最終形成的將是一種全球性的現代文明。這種新的全球性文明,將是超越了各個國家、民族、地方文明的一種嶄新的文明。我國學者孫立平強調社會現代化是“一個囊括了所有國家與民族的全球性變革過程”〔9〕。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以下三點考慮:(1)社會現代化過程盡管是以民族國家為單位進行的,但是它在今天已經成為了各個民族國家共同努力的目標,是一種全人類的共同事業;(2 )只有把社會現代化看作是一種全球性進程,我們才能從整個人類文明演變的意義上把握這場人類歷史上偉大變革的實質〔10〕;(3 )只有把社會現代化看作是一個全球性進程,才能使我們將具體某個國家、民族的現代化置于這個過程的總坐標中,分析它的時空地位以及由此形成的特征和特殊的制約條件。
  今天,社會現代化已成為一種全球現象,沖擊著全球的每一個角落。世界上所有國家都不再完全是傳統的了。它們不是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就是處在從傳統向現代轉變的現代化進程之中。現代化已是一股全球性浪潮。它是世界性的社會的質的變化,是世界現代化的同步性問題,不是一個或一些國家能夠單獨完成的。
  3.整體性。社會現代化是一種整體性變遷,是社會各個領域、各個方面的質的變化,絕不是社會生活中某個或某些領域能夠單獨實現的。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勒納指出,現代化是“一個本身具有某種獨特性質的過程,它給人的感受是一個連續一貫的整體,并非支離破碎的”〔11〕。人類社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社會生活是一個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的復雜系統。其中的各個系統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機關聯、攜手并進的,一個子系統的變遷必然會引起其它子系統的連鎖反應,相互影響推動,共同發展。可以說,社會生活中任何一個子系統遭到忽視,被忽視的子系統就會成為其它子系統的發展“瓶頸”,影響社會的整體演進。伴隨著社會現代化而來的,將是整個社會生活的一個嶄新的文明時代。因此,衡量一個國家、民族是否達到了現代化水平,不僅要考察它在某個方面的文明程度,而且要考察其整個社會的各個方面的文明程度。
  以往,人們常常把社會現代化理解為單純的經濟發展過程,用經濟上的增長與進步、物質文明的成就來衡量社會現代化,把它描繪成一幅高技術、高消費的社會圖景。今天,這種片面理解已經越來越多地受到了挑戰。許多發達國家現代化的經驗告訴我們,物質文明高度發達,往往卻伴隨著精神危機、道德淪喪、人性扭曲、生態環境惡化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這樣的發展只是社會發展的畸型化。其實,經濟發展只是社會現代化的基礎,而絕不是社會現代化的全部。社會現代化要求經濟增長等物質文明與政治民主、公民教育、現代觀念、高尚情操等精神文明和諧發展,完成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進步變遷。
  4.長期性。社會現代化是一個長期的歷史變遷過程,它絕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任何一個國家的社會現代化建設,都是一個長期性的歷史過程。作為全球性的社會現代化的實現,則更是相當漫長的艱巨的歷史任務。這是因為:(1)社會的傳統是根深蒂固的, 人類由傳統向現代的轉變是一個艱巨的、長期的歷史過程;(2 )世界的發展極不平衡,勢必影響到社會現代化的速度;(3 )先進的工業化國家大多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阻礙了世界歷史的平衡發展;(4 )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過快,經濟增長的成果大多被人口增長所抵消;(5 )社會的階級和階層之間還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6 )社會現代化的模式選擇要經歷一個相當長的探索階段;(7 )任何一個國家的社會現代化過程不可能不受全球社會現代化狀態的制約;(8 )從社會現代化的整體性來看,作為全面性的現代化任務對于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而言,不僅遠未完成,甚至可以說僅僅是開始。因此,在我們這個地球大舞臺上,社會現代化的帷幕剛剛拉開,波瀾壯闊的社會現代化話劇剛剛開幕。全球性的社會現代化,需要世界各國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共同努力,才可以真正實現。
   三
  要科學地揭示社會現代化所蘊含的全部意義,還必須全面地把握它的基本內容。社會現代化的整體性啟示我們,社會現代化是一種全方位、多角度的轉變,是社會各個方面的變化過程,幾乎涉及到人類活動和人類思想的一切領域,涵蓋了社會整體系統中的所有子系統。美國社會學家拉薩斯菲在其論著《潛在結構分析》中認為,社會現代化包括了工業化、城市化、世俗化、大眾媒介參與和民主化等子系統。但是,社會現代化并不是社會各子系統的機械相加或隨意組合。美國社會學家亨延頓指出:“都市化、工業化、世俗化、民主化、教育、參與、大眾傳播媒介等,并不是零散的偶然發生的。”〔12〕因此,要科學地把握社會現代化的基本內容,必須看到社會整體系統中各個子系統的內在關聯性,避免孤立地看問題,否則便會肢解社會現代化的進程。
  社會整體系統是由社會客體系統和社會主體系統兩大子系統組成的。社會客體系統又可以分為社會經濟系統、社會政治系統、社會文化系統和社會結構系統。這樣,從社會整體系統的角度來揭示社會現代化,就可以說,社會現代化就是社會整體系統的現代化,是社會客體系統現代化與社會主體系統現代化的有機統一,是社會經濟系統現代化、社會政治系統現代化、社會文化系統現代化、社會結構系統現代化和社會主體系統現代化的有機統一。更具體地說,社會現代化作為一個大系統,它是由經濟現代化、城市化、政治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生活方式現代化、社會結構現代化、組織管理現代化和人的現代化八個基本子系統組成的。
  1.經濟現代化。經濟現代化是整個社會現代化的基礎。它在任何國家的社會現代化進程中,都一直占據突出的地位。經濟現代化的根本內容是社會生產力的發達程度。社會生產力的現代化發展包含著十分廣泛的內容,如科學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生產手段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國民生產總值以及人均國民收入的增長速度、產業結構的合理化程度等。其中,關鍵在于工業化。可以說,工業化是傳統社會進入現代化社會的動力。倘若沒有工業代替農業并成為社會生產的基本內容,那么其他的經濟現代化均無從談起。
  2.城市化。工業化的發展必然表現為城市化的增強。城市化是人類經濟活動不斷集中進行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是經濟現代化的集中表現。城市化意味著人類活動和居住場所由以農村為中心轉變到以城市為中心。隨著這種轉變的完成,城市將成為人類生活和居住的主要區域。在一個社會中,城市的發展往往會對整個社會現代化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一個現代化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城市化社會。今天,一個國家城市人口的比重已經成為其社會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數。美國社會學家勒納認為,城市化是“現代化”的一個“關鍵的變量”。只有當一個社會的城市人口占全部社會人口的10%時,知識技能才開始發展;當一個社會的全部人口的25%達到城市化時,知識技能的增長才與城市的發展有直接關系。
  3.政治現代化。政治現代化是社會現代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政治現代化是指傳統政治社會向現代政治社會的演變過程,其實質是從傳統專制制度向現代民主政治的轉變。政治現代化的根本內容和根本標志是民主化和高效化。民主化有三個基本含義:(1 )民主化的選舉制度以及與此相應的現代政府組織形式;(2 )嚴密和完善的社會法制體系,真正實現由傳統社會的人治向現代社會的法治轉變;(3 )政治決策的科學化和透明化。高效化是指政治系統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即能夠高度有效地發揮政治系統在動員資源、組織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4.科學技術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是社會現代化的紐帶。從特定的意義上說,社會現代化就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對社會整體系統各個子系統的影響和作用過程。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僅可以直接導致社會生產發展的重大突破,即工業化程度的提高,而且可以導致社會產業結構、社會經濟結構、社會組織管理形式、社會生活方式以及人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心理結構等諸方面的全面性變革。任何一個國家、民族,如果不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就根本不可能完成社會現代化的重任。
  5.生活方式現代化。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社會的物質財富將日益增加,社會生活方式必然會發生廣泛的變化。這就是社會生活方式的現代化。生活方式現代化具有三個基本特征:(1)世俗化。 傳統社會是一個“圣化的社會”,而現代社會是一個“世俗的社會”。“圣化社會”的生活方式是以傳統圣典圣則為標準和規范,注重禮節,行為約束性很大。而在“世俗化社會”里,人們的思想觀念建立在科學和理性的基礎上,以實際效用作為事物評估和行為選擇的標準,對生活中的一切均抱科學、世俗的態度,不再拘泥圣典,只求簡化方便。(2 )多元化。科學技術與社會分工的日益發達,造成了社會職業的不斷分化,人們就業有了越來越大的自由選擇余地,個性的發展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可能形式。(3)快節奏。社會化、現代化大生產的快節奏, 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社會結構,打破了傳統農業社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式的寧靜、緩慢的生活節奏,代之以高效、快速的新生活節奏。
  6.社會結構現代化。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高度發展,社會結構也將發生根本性的轉變。社會結構現代化主要是指社會結構的分化、社會流動的增加和普遍性社會關系的形成。(1 )社會結構的分化是提高社會效率的前提。在傳統社會中,社會的功能往往集中在一種或幾種社會結構體系中。而在現代社會中,社會的每一種結構都在社會生活中承担起專業化的功能。這無疑有利于增強社會的活動效率。(2 )社會流動的增加,對社會而言,可以保證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造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活力;對個人而言,有利于實現人盡其才。合理的社會流動是社會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條件。(3 )普遍性社會關系的形成是現代化社會體制得以運行的必不可少的基礎。如果不能形成普遍性的社會關系,再好的社會體制也無法正常運行。
  7.組織管理現代化。組織管理現代化既是社會現代化的必然趨勢,又是社會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它是指人類社會運用一切可能動用的現代科學技術的新成果,對人類社會自身進行有效管理的過程。組織管理現代化有三層含義:(1)組織管理觀念現代化。 現代組織管理必須按管理運行規律辦事,一切從實際出發,勇于創新,講求實效。(2 )組織管理方法科學化。現代組織管理必須做到定量化、程序化、系統化,才能實現組織管理的高效化。(3)組織管理手段現代化。 現代組織管理必須實現辦公室工作的自動化,建立完整的通信系統,才能高效地為組織管理活動服務。
  8.人的現代化。社會現代化離不開人的現代化。這是因為:(1 )人是社會現代化的主體,是社會現代化的實際承担者。社會現代化的各個要素都離不開人的現代化,都需要通過人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地實現自我完善和發展。(2 )社會現代化的根本目的是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的現代化。離開了人的全面發展,離開了人的現代化,社會現代化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
  人的現代化,從廣義上說,是指人本身的所有現代化變遷。人的現代化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是一個綜合體, 它至少包括下列內容:(1)價值觀念現代化。與生活在傳統農業社會中的傳統人相比,現代人在價值觀念上已明顯地表現出一些新的特征,例如推崇科學與理性的尊嚴、珍惜時間的價值、注重個性的顯露等。(2)思維方式現代化。 現代人的思維方式越來越呈現出開放性、科學性和系統性等特點。(3 )心理結構現代化。現代人的心理變遷的一個顯著的標志是,不再像傳統人那樣具有強烈的戀舊心理,而是變得更為開放,更樂于接受新的事物,更容易接受社會的變革和變化。(4)情感方式現代化。 隨著一個高技術社會的到來,現代人的情感需求將變得更為強烈。(5 )行為方式現代化。隨著生活方式的日趨世俗化,現代人的行為方式也發生了種種變化。現代人更注重行為的實效簡便,而不拘泥于煩瑣的禮節規矩。
  以上八個方面的現代化只是指出了社會現代化的基本內容,而并未涵蓋社會現代化內容的全部。事實上,社會現代化所要完成的是社會整體系統的轉變,其中的子系統不僅是復雜多樣的,而且各個子系統又是有機的統一體,不可孤立地分割開來,它們往往是攜手而行、共同演進的。
  盡管如此,但上面的分析已廓清了我們認識社會現代化的基本思路,也拓寬了我們科學地揭示這一概念的真正意義的思維視野。如果將對社會現代化的本質特征的分析與對它的基本內容的分析綜合起來考察,我們就不難發現,社會現代化所蘊含的全部意義在于:社會現代化是一個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以工業化為動力,以科學技術發展為紐帶,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主體,涉及政治制度、社會結構、組織管理、生活方式、人類活動空間等諸多領域的革命性、全球性、長期性和整體性發展過程。這樣的界定,既概括地回答了社會現代化是何種性質的變遷和是要實現哪些目標的變遷這兩個實質性問題,又體現了抽象性和全面性的客觀要求,因而可視之為對社會現代化概念的一種較為科學的嘗試性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現實啟迪意義。*
  注釋:
  〔1 〕《國際社會科學百科全書》(英文版)第十卷“現代化條”。
  〔2〕[美]列維:《現代化與社會結構》(英文版),第38 頁—第60頁,第10頁。
  〔3〕〔4〕[日]富永建一:《“現代化理論”今日之課題》,參見中國社會學函授大學教學參考資料第七冊第235頁,第240頁。
  〔5〕奚從清等主編:《社會學原理》,浙江大學出版社1988 年版,第335頁,第336頁。
  〔6〕[美]斯梅爾塞:《社會學》(英文版),第465頁。
  〔 7 〕鄭杭生主編:《社會學概論新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329頁。
  〔8〕[美]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譯本),第65頁。
  〔9〕孫立平:《全球性現代化進程的階段性及其特征》, 載《社會科學論壇》1991年第1期。
  〔10〕孫立平著:《社會現代化》,華夏出版社1988年版。
  〔11〕〔12〕[美]亨延頓著:《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陳鴻瑜譯,臺灣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版,第28頁。
   收稿日期:1997—11—06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長沙37-41C4社會學陳成文19971997 作者: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長沙37-41C4社會學陳成文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37:25

[新一篇] 社會環境·接受圖式·養成途徑  ——關于青少年素質養成機制的跨學科思考

[舊一篇] 社會科學哲學的興起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