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等院校實施繼續教育的思考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 —3240 (1999)06—0082—04
  《高等教育法》第23條規定:“高等學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機構應當根據社會需要和自身辦學條件,承担實施繼續教育的工作。”這標志著積極開展繼續教育工作是高等院校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
      一、高等院校實施繼續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一)高等院校實施繼續教育工作是現代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現代教育體系,一般由學前教育、學校教育和成人教育三個部分組成,而繼續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主要部分。現代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成人教育的地位日益上升,作為成人教育主要部分的繼續教育的地位當然也隨之上升,而且越來越重要。1999年4 月由國務院批轉的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規定:“建立和完善繼續教育制度,適應終身學習和知識更新需要。有條件的高等學校要開設繼續教育課程,建設繼續教育基地。要依托現代遠程教育網絡開設高質量的網絡課程,組織全國一流水平的師資進行講授,實現跨越時空的教育資源共享,向各行業的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提供各種繼續教育課程。”由此可見,現代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終身學習社會的需要,使得繼續教育成為高等院校的基本職能之一。
    (二)高等院校實施繼續教育工作是國際化的趨勢
  高等院校成為繼續教育的重要基地,這是國際化的趨勢,國際上稱之為“開放大學”,即沖破“圍墻束縛,將高等教育推廣到校外,并推進到社會”。這表明,繼續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新的層次,作為普通教育的延伸、發展和補充,標志著傳統的高等教育的職能和工作發生巨大變化,即由原來的教學、科研發展到包含教學、科研在內的為社會直接服務的職能,并將原來的培養專科、本科、研究生的工作推進到担負起繼續教育的工作。
      二、高等院校實施繼續教育的優勢
  從高等院校的職能來看,隨著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發展,高校的職能已由傳統單一的知識傳授職能擴展為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特別是近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客觀上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高等教育運行機制,這也就強化了高校社會服務的職能,同時促使高等學校要不斷研究社會的需求,拓寬專業設置,使之符合市場需要,以增強適應力,提高辦學效益,這此,就為高等院校舉辦繼續教育奠定一個客觀基礎。
  從高等院校的自身條件看,它既是教學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學科的門類齊全充實:既有基礎知識雄厚的、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又有較強的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實力,還有豐富的圖書資料和先進的科學實驗條件。這些條件既可以為擴充知識、在職攻讀學位和進行崗位服務,也可以滿足進行技術技能學習,從事科學研究探討的需要,這又為高等院校開展繼續教育提供了良好條件。
  從上述分析看,我國高等院校實施繼續教育潛力很大,優勢突出,應該成為我國開展繼續教育活動的權威培訓機構。
      三、高等院校實施繼續教育的形式、內容
  繼續教育理論者研究表明:“繼續教育是這樣一種教育教學活動,即緊密結合科技進步、知識更新以及管理現代化的需要,對所有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補充新知識與提高實際工作能力的訓練。通過這樣一種訓練活動來改善專業技術人員的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面,使其專業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與崗位的技術職務要適應,尤其是要學習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以形成新的創造能力。在訓練層次上,要始終做到訓練內容與對象的統一,并在知識、技能的廣度、深度等方面達成一致。”〔1 〕可見,高等院校開展繼續教育要遵循繼續教育“三多”(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三為主”(業余為主、崗培為主、自學為主)以及“按需施教”、“學用一致”的原則,在培訓形式上要做到多樣性:如辦學模式上可由學校自己辦,也可與校企聯合辦;教學形式上,可集中面授,也可函授或廣播電視教育,在培訓類型上有提高培訓也有應急性培訓;從教學時間看,有長訓也可有短訓,全脫產和半脫產,在教學方法上:可采用課堂講授、電化教學、實地調查、研究討論、情景模擬、案例剖析、模塊教學等。在培訓內容上要幫到針對性。具體來說,繼續教育內容的確定要滿足三方面的需要:一是社會需要。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是社會勞動的直接組織者、管理者和實踐者,是社會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他們對科學、文化知識的需求,實際上是社會需要的客觀反映。因此,繼續教育的內容要與各種職位的需求相適應。二是崗位職責的需要。專業人員能否履行好崗位職責,不僅直接影響著他們手中的工作質量,而且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興衰。因此,繼續教育要針對專業人員的崗位職責要求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素質,才能體現繼續教育的效益。三是專業技術人員本身的需要。國家目前實行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聘任制和資格證書制度,對專業技術人員素質與能力有了更為明確的要求。這也迫使專業技術人員的學習需要更為緊迫,同時,也使他們的學習需要與社會發展的需要的聯系更為緊密。因此,繼續教育要突出這一針對性,既要教育給他們先進性、前沿性的理論、知識,也要進行職業技能的訓練,這樣才能滿足學習者的需求。
  總之,繼續教育的形式、內容既要滿足受訓者個有、社會的共性需要,也要滿足受訓者個性的需要,而不能沿襲普通教育特點來開展繼續教育,否則將會窒息繼續教育的生機與活力。
      四、高等院校實施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
  開展繼續教育雖然已納入法規,成為高等院校的基本職能之一,但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高等院校的這種服務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發揮,其表現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一)思想觀念不適應
  眾所周知,高等教育屬于正規教育的組成部分,因此,長期以來,高校的領導、教師們認為,繼續教育是“副產品”,繼續教育的內容“缺乏智能因素”、“沒有學術水平”,而不屑承担繼續教育的課程,即使是開展繼續教育的也僅限于零打碎敲,不系統、不規范。
    (二)師資隊伍不適應
  高校中担任繼續教育課程的教師普遍存在著不僅數量上不足,而且不穩定的現象,常常是哪位該學期沒有本系的課或因工作量不足時,才去上一些培訓課,并且上課的教師往往是憑自己的興趣或自己手頭掌握的資料去開課,而沒有從如何適應培訓對象的需要及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去開課,于是理論與實際相脫節,針對性、實用性不強。同時,教學形式上仍然采用普通教育那種以教室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的講為中心、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中心的形式,以致造成教學上的盲目性。
    (三)機制上不適應
  大部分高等院校還沒有對承担繼續教育任務的教師在專業進修、課時量的計算提供科研條件乃至評定職稱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機制保障,因此,難以激發教師把繼續教育工作作為一項事業來從事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四)設施上的不適應
  許多高校還沒有建立起適合成人學習特點的生活設施,以致于培訓對象的吃、住、學習都是臨時安排,處于游擊狀態;同時,也缺乏以先進的電化教育設施和適應成人學習的圖書資料為主的教學設施。
  上述幾方面的主要表現如不能有效的改變,就會影響繼續教育工作的真正落實,難以保證繼續教育的教學質量。
      五、高等院校實施繼續教育的主要對策
  鑒于前面所述的存在問題,高等院校要切實承担起繼續教育的工作,應該采取以下幾項主要對策:
    (一)提高認識,樹立教育新觀念
  繼續教育作為現代終身教育思想的體現,徹底改變著人們對教育的理解。作為從事繼續教育工作高等院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首先要深化對繼續教育的認識,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念。
  1.樹立終身教育的大教育觀
  最近,江澤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終身學習是當今主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一次性的學校教育,已經不能滿足人們不斷更新的知識的需要。我們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終身學習的教育制度。學校要進一步向社會開放,發揮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繼續教育、職業技術培訓教育等多種功能。普通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強相互間的銜接與溝通,為學習者提供多種多次受教育的機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管用一生”的一次性教育,轉到“終身受教育”的觀念上來。同時還要認識到繼續教育是社會經濟發展和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終身教育思想的具體實踐形式,同時也是社會的發展、終身教育觀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學習化社會曙光的來臨等因素,要求學校教育成為一個開放系統的具體標志。因此,高等院校實施繼續教育是順應社會發展、教育變革潮流的,也是高等院校擴大生存空間一個極好機遇。
  2.樹立繼續教育的價值觀
  現代意義下的“繼續教育”雖然是一種“舶來品”,“繼續教育”也是個外來詞,但是卻被作為一項新興的教育事業在我國逐步開展起來。從1979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隨著全黨工作重點的轉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大批懂行、稱職的領導人才、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這就從客觀上提出了對繼續教育的需要。為此,黨和國家制定了有關法規,有關部門相繼提出了加強繼續教育和實施繼續教育的明確規定,我國的繼續教育事業正朝著建立和完善繼續教育制度的方向發展。據此,我們應該認識到,實施繼續教育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是一項新興的、光榮的事業;認識到繼續教育是引導專業技術人員運用已有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型教育,從一定意義上說,繼續教育是建筑在學歷教育基礎上的高層次教育,它既不能脫離文化程度這一根基,又十分講求教育培訓方法,它比學歷教育要求更高,難度更大。作為高等院校的教師們應該樹立起光榮的使命感、高度的責任感,高校的管理者也應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把繼續教育放在應有的地位予以重視,對承担繼續教育工作的教師予以應有的尊重。
  3.樹立繼續教育的質量觀
  繼續教育培養目標是使培訓對象的素質和能力得到提高。具體來說,就是要通過繼續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職業道德、專業工作能力、開發創造能力及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因此,要求繼續教育工作者要增強質量意識,為開展繼續教育建立起一整套的政策制度,實施有效的管理,設置科學合理的課程,編寫切合實際的教材,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經濟效益放在第二位,局部效益服從于整體效益,破除“急功近利”的思想,摒棄“零打碎敲”的做法,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層次受訓者的需要。
    (二)建設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繼續教育教師隊伍
  由于繼續教育的對象是多層次、多類型的,教學內容又要因人而異因材而別,不斷更新,因此,對從事繼續教育的教師在素質、能力、知識等方面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這就必須建設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繼續教育專職隊伍。“這支隊伍要有深厚的功底、豐富的教學經驗。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繼續教育不脫離實際。這一支隊伍,要有理論興趣,有研究頭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繼續教育不停留在一般教書匠的水平上,而具有相當的理論高度。這支隊伍,要有對新事物的敏感和追求。只有這樣,繼續教育才能跟上時代,不至于像有人評價我們某些繼續教育教師所說的那樣:‘以傳統教傳統,用落伍教落伍。’”〔2〕
  一些院校在繼續教育隊伍建設方面有如下一些做法值得借鑒:一是選拔事業心強,有發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師重點培養;二是制定規劃、定方向、給任務、安排教師業務進修或到基層調研,熟悉了解培訓對象的專業實際;三是發動全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理論和規律的研究;四是,引進一些合適的專門人才補充現有的教師隊伍;五是聘請一些基礎扎實、教學和管理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担任兼職教師;六是建立激勵教師積極開展繼續教育工作的管理機制,形成教師自覺開展繼續教育的動力。
  總之,繼續教育隊伍建設是繼續教育成敗的關鍵,也是高等院校保障順利實施繼續教育的基礎。
    (三)建立繼續教育的質量評估機制
  繼續教育的生命在于它的質量。要保證和提高繼續教育的質量,就必須研究和掌握繼續教育的特點及規律,并依據規律實行質量管理。根據國內外有關資料顯示及實踐經驗,在實施繼續教育質量評估方面有如下幾種做法:
  1.確定評估標準結構
  就一般情況而言,評價繼續教育教學工作確立三個方面的標準:
  一是效能標準,它包含效果標準和效率標準兩部分,所謂效果標準,就是從工作效果的角度來確定的評估標準。例如,通過考察學員培訓后的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實際工作能力的提高幅度去評估教師的教學工作。所謂效率標準,往往是考察在一定時間內教師完成的培訓量,及培訓后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是職責標準。職責標準主要是考察教師在完成繼續教育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工作熱情、工作態度、責任心、備課質量、授課質量、科研成果及實踐指導效果去進行生察。
  三是素質標準。素質標準主要是考察承担繼續教育工作的管理人員、教師在從事這項工作中所應具備或表現出來的能力、素質、工作成效及培訓對象經培訓后在素質和能力方面提高的成效。這項評估是極為重要的。
  2.確定評估方式
  確定評估標準后,必須具體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具體的評估方案。
  評估方式:可采取通過問卷考試、開卷考試、成果考評三種方式對學員的學業成績及操行評定;通過問卷、座談會、聽課評課、抽樣檢測等方式全面反饋教師的教學工作效果等方式,從不同角度全面考評教與學兩大類。
    (四)開展對課程、教材建設及教學方式、手段的研究
  “繼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個新層次,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延伸、發展的補充”〔3〕,繼續教育沒有現成的模式可參照,特別是課程、 教材、教學方法和手段是因不同的教學對象,不同的需要而具有其其特殊性。因此,根據繼續教育的特點和規律,繼續教育的課程、教材既要有一定的規范性、穩定性,又要有靈活性和多變性;既要注重基礎性又要注重前沿性先進性。教學方法和手段既要靈活多樣,又要體現現代化。因此,高等院校開展繼續教育工作必須建立以教師為主體的專門的繼續教育科研機構,進行專題性研究,為建立適合我國社會發展需要和各類、各層次技術專業人員實際的課程模式、教材形式及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供理論依據。
  總之,繼續教育已成為國際性的教育活動,在我國也作為新興的教育事業正在蓬勃發展,但無論是理論體系是實踐模式都有待于研究和完善,特別是即將進入以知識經濟為特征的21世紀,各類教育改革正在深入發展,繼續教育也將發生重大變革,以適應社會和時代的需要。在這種形勢下,高等教育在承担學歷教育的同時,如何更好的承担起繼續教育任務,還有待于我們去研究、探索和努力。
社會科學家0桂林82~85G4高等教育徐巧英20002000《高等教育法》把高等學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實施繼續教育工作的義務納進了法規,這標志著繼續教育工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本文結合學習《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學校担負起繼續教育任務的若干思考。高等院校/實施/繼續教育方正徐巧英,女,廣西教育學院廣西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指導中心主任、副教授,近期研究方向高校繼續教育。  廣西教育學院廣西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指導中心, 廣西   南寧530022 作者:社會科學家0桂林82~85G4高等教育徐巧英20002000《高等教育法》把高等學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實施繼續教育工作的義務納進了法規,這標志著繼續教育工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本文結合學習《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學校担負起繼續教育任務的若干思考。高等院校/實施/繼續教育方正

網載 2013-09-10 21:55:38

[新一篇] 關于高等教育學的研究對象、體系與方法的思考

[舊一篇] 關于魯迅茅盾賀紅軍的信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