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挫折是指挫敗、阻撓、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學中,挫折是指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時,由于遇到障礙和干擾,其需要不能得到滿足而產生的緊張狀態與消極的情緒反應。中學生受挫后的消極情緒反應主要表現在:①焦慮。受挫后的個體陷入長期不良情緒的困擾,導致生理失調,學習成績下降,甚至產生自卑心理。②攻擊。受挫后直接攻擊他人,損毀東西或轉向攻擊遷怒他人、遷怒自身,嚴重的導致犯罪或自殺。③退縮。受挫后不敢面對現實,陷入幻想。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他人對學習態度冷漠,與同學不合群,造成性格孤僻,形成心理障礙。④固執。受挫后尋找各種客觀理由,一味埋怨或者破罐子破摔,失去對未來學習生活的信心和動力。受挫后的不良情緒反應給學生本人、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后果,因此對當代中學生進行正確的挫折教育,幫助同學建立有效的挫折防衛機制以實現人的社會化具有重要意義。而中學歷史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學科,在培養學生抗挫折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學科不能替代的優勢。歷史課在對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的探討中,在對國家興衰成敗和對個人命運的關注中進行挫折教育,更具有說服力、感染力和震撼力。筆者認為歷史教學中進行挫折教育,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學史以明志
一個人是否具有遠大的志向和明確的奮斗目標,往往關系到意志品質的高低,而意志品質的高低又和一個人的耐挫能力有著密切的聯系,關系一個人是否具有正確對待挫折的態度。一個人有了堅定的遠大理想和信念,面對困難和挫折就能夠百折不撓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去奮斗和努力。如學習孔子時,他的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中首推顏回,贊他:“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正因為對儒學學習的信念,顏回能藐視貧寒,忍受寂寞而成為孔子三千弟子中的第一人。明代的戚繼光因倭寇危害東南沿海一帶,立下宏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在遭讒言陷害入獄后仍不改其志。出獄后招募農民和礦工組成一支紀律嚴明、作戰勇敢的戚家軍,相繼肅清了浙江、福建、廣東沿海的倭寇,為東南沿海一帶社會的穩定、生產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我們偉大的導師馬克思1835年9月從特利爾中學畢業時寫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中說:一個人只有立志為人類勞動,才能成為真正的偉人。正是為人類解放而奮斗的遠大理想,使馬克思能夠忍受政治上的迫害和經濟上的極度困難,歷經40年寫成煌煌巨著《資本論》,揭示了工人階級被剝削的實質,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這表明一個人不僅要立志,而且要把個人的命運和時代、祖國、人民聯系起來考慮。用理想來提高挫折的承受能力,消除挫折所產生的消極情緒。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作支撐,個人的榮辱得失、恩怨矛盾不再成為心理的重負。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正如19世紀美國詩人朗費羅所禮贊:“偉大人物的生平把我們提醒/我們也能夠使生命變得高尚/在離開人間時,我們也能夠/將足印遺留在時間的沙灘上。”
二、學史以自信
要保持良好的挫折承受能力就必須維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標準之一是情緒健康,而情緒健康的特點之一是自信、樂觀、有主見。國家教育委員會制訂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明確提出“歷史教學對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著積極作用”。2000年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中規定歷史教學的目的之一是使學生“樹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是我們進行歷史教學的指導思想。從心理學和成才的角度來看,自信心是成功的前提,是超越挫折的內在動因。一個有信心的人會在挫折中反省,在挫折中崛起;喪失信心的人在挫折面前自暴自棄、畏縮不前,從而蒙蔽了自己的智慧之門。學習中國近代革命史,當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后,面對反動派的腥風血雨,革命隊伍中有人提出紅旗到底能打多久?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人并沒有被反動派的屠殺所嚇倒,抱著對革命必勝的信念,克服各種艱難險阻,開創了一條由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領導革命取得勝利。中國古代史的學習,對于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作用非常明顯: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比歐洲早1700多年;南朝祖沖之對圓周率數值準確地計算到小數點后7位比歐洲早1100多年;唐朝的長安是國際大都會,各國仰慕中國文化、派遣留學生來華學習……。燦爛的文化不勝枚舉。每每學到這些內容,同學們總是深情地流露出對祖國的熱愛,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學史以明智
在無處不存在競爭的社會中,個體對知識的儲備,對社會對自我的認知程度越高,獲得成功的概率越高,可能遭遇的挫折和煩惱就會越少。我國古代先哲歷來重視智慧的培育。孔子認為智慧的培育是“天下之達德”,“智者不惑”。《淮南子·主術訓》中指出:“智圓者,無不知也,行方者,有不為也”。在智慧的支配下,人們有所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歷史是一門智慧之學,是對人類活動的總結。在傳授歷史知識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提高對事物的分析能力,對挫折的認知能力。如闡述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辯證思想時,可以啟發同學認識挫折的兩重性。一方面是它的消極作用,給我們帶來煩惱和痛苦;另一方面是它的積極作用,即適度挫折的增力作用和超限挫折的減力作用。如某次考試失敗,是一次挫折,如果能總結失敗的原因,對癥下藥奮起直追,就能獲得進步,這是人生的一筆財富,是挫折在發揮它的積極作用。
前文談到耐挫能力強的條件之一是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的又一標準是良好的人際關系。有的人受挫后攻擊別人或者傷害自己或者冷漠,這都是一種不尊重生命價值的表現。我們也可以在歷史學習中提高認識能力。古代偉大思想家孔子政治思想學說的核心是“仁”。當馬棚失火時,他關注的是人的生命而不是馬,多么了不起的思想!二千多年前的先哲都有這種認識,那么社會進化到今天,當自己遇到挫折時,是沒有權利去傷害別人以渲泄自己的痛苦。世界史也有許多這方面的內容,如資產階級革命時代頒布了《獨立宣言》、《人權宣言》等一系列法律文件,構筑近代的法治社會,規定每個公民享有一定的權利和義務,強調每個人的平等地位。借此我們教育同學:尊重別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維護自己的權利;將有助于我們協調好人際關系,從而在一個輕松有序的環境中健康成長。正如400多年前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言:“讀史使人明智”。通過歷史的不斷學習,豐富我們的智慧,增強戰勝挫折的能力。
四、學史以自強
按挫折教育理論分析,個體受挫后理智性的積極反應主要表現在:①堅持目標,矢志不移。即受挫后經過分析思考,認為自己的目標是正確的就堅定不移地奮斗追求,以最終實現自己的愿望,達到預定的目標。歷史課本中這類自強不息的例子俯拾即是。西漢的司馬遷,因為為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而獲罪被處以腐刑,他承受了在當時士大夫階層看來比死都還難受的奇恥大辱,秉筆直書,寫下了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留下了富含哲理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的千古名句。司馬遷笑傲生死,以頑強的意志拼搏,獲得了生命的升華。又如唐高僧鑒真為東渡日本,不顧海波惡浪途程艱險,經歷5次東渡失敗后已雙目失明,但他堅定不移。至65歲高齡時第6次東渡獲得成功。②調整目標,繼續努力。即個體受挫后對原來的目標作適當的調整,以實現自己的終極目標。如魯迅在21歲時就表達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決心,要當人民的孺子牛。為實現終極目標——救國救民的理想,魯迅幾次調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從入軍校、學礦業、攻醫學,最后選擇了文學創作的道路,用戰斗的筆來喚醒民眾被麻痹了的心靈,即使面對國民黨的子彈,他也毫不畏懼,戰斗不息,成為一代思想巨人、文壇泰斗。
從某種意義上說歷史是一種挫折學習、挫折教育。歷史上每一個成就事業的人,無不經歷挫折。但他們都有共同的一點:在經受磨難、遭遇挫折時,表現了一種積極的、理智的情緒反應,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仿效的。人在與自然和社會的斗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挫折也許來自于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也許來自于個體生理缺陷、知識能力的不足、生活閱歷的簡單、人生觀念的不當等等。挫折是在所難免的,關鍵是我們要具有對待挫折的正確態度,即面對失敗的不屈性,面對厄運的剛毅性和面對困難的勇敢性。我們應該發揮歷史學科的優勢,引導同學以歷史上的優秀人物為榜樣,以一種博大的胸懷容納百川,以一種大無畏的氣慨戰勝自我,戰勝挫折。
在歷史教學中進行挫折教育是一個嶄新的課題,本文只是管中窺豹,希望能起列拋磚引玉的作用。
歷史教學問題滬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趙燦東20022002云南昆明市第一中學 趙燦東 作者:歷史教學問題滬G32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趙燦東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1: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