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 簡體 傳統 |
這是世相(thefair)的第 435 篇文章 一個人還在成長的證據,是每次過很短時間(比如兩年)回頭看自己,會發現當時的自己幼稚、含混,充斥著誤判,甚至為當時的舉動覺得尷尬。 當抵達一定年紀,成長會突然前所未有地變成一個壞詞。相比之下,成年人的世界更需要恒定的標準,需要你對一件事情言之鑿鑿,認準方向絕不回頭,需要堅定而不移動的判斷,這讓人覺得可靠、踏實,那種自信和帶有喜劇感的執著讓人著迷。但成長則意味著不斷調整、否定自己,甚至突然折向相反的方向。成長是改變自我而不是進一步確認自我。 到我這個年紀還在成長的感覺,經常是令人沮喪的而不是欣喜的。因此我一直希望自己已經極為成熟而堅定,認準了的事情就不會更改。(那些成功者看上去都是這樣酷,對嗎?)但每過一兩年回頭看自己,卻總會發現離那個時候又變了很多,成長自然是比那個時候變好了很多,但僅僅是變化這件事本身就足夠嚇人了。兩年前的深夜,當我打開網頁敲入“世相”這個名字時,我清醒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要影響什么人,要跟人們說什么話。如今我覺得那時候的想法已經很遙遠了。 看那時候的用詞是幼稚的,那時候相信的未來是狹窄的,那時候的堅持是不牢靠的。這兩年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許多人會認為改變讓人遺憾甚至失望,因為改變意味著你曾經大聲說出的觀點,如今你又要大聲地否定。那些熱愛你的堅定的人會感到被甩開了: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人與人的關系中,你踩出了一個步調,靠自己的魅力吸引了他人,他們開始踩上你的節奏,與你形成了共鳴,突然有一天,你變了。 就像一個背信者那樣。變化招致質疑,更招致控訴。在剛開始做世相的時候,我曾經偏執地強調濃烈的風格,如今,我開始稀釋風格,使它可以吸引更多人。我花了很長時間明白才克服因為這種改變而導致的內心的內疚感。 意識到仍在成長不是壞事,既是因為廣泛閱讀中看到的各種故事,也是由于為了克服這種“變化”之后的內疚而進行的思考。最后我相信,那些令人動容的“不變”,往往是由無數次變化組成的。 網頁設計師Ruby說:“當你停止創造,你的才能就不再重要,剩下的只有品位。品位會排斥其他人,讓你變得更狹隘。所以,要創造。” 或者說,要成長,要改變。 我仔細分析了自己改變過程中的每一次心理感受。就像一個很多人都玩過的“倉鼠球”游戲,你需要小心地轉動圓盤,使玻璃球乖乖地沿著某個方向前進,不掉入陷阱,又不進入錯誤的通道,直到它叮的一聲擊中目標的原點。 擊中目標的感覺,人一生中都會有那么幾回。但因為很少,每一次都讓人印象深刻,有時候是完滿地完成了目標。站上 IPO 現場的創始人和被法官判無罪的辯護者都會叮一下,但也不一定非得那么重大。在《瘋狂的石頭》里,當石頭物歸原主,殺手被捕,老包站在廁所里終于尿了出來,我相信那一刻他腦子里“叮”了一聲。有一年回家,我吃到了一盤用醬油和花生油熬出鍋巴的土豆,佐了一點香菜,那一次我也聽到了“叮”的一聲。 在做世相的時候,我仍然在等待最終的“叮”的一聲。在那之前,我會不斷地轉動圓盤,不顧一切挽留或催促。我相信那些對的人會耐心地一起等待。 謝謝這兩年中的各種陪伴。這兩年你們過得好嗎,有哪些成長嗎? 你們也在等著人生里那“叮”的一聲嗎? 世相 倡導有物質基礎的精神生活 文章兼顧見識與審美 也許長,但必定值得耐心閱讀 覆蓋千萬文藝生活家的自媒體組織“文藝連萌”發起者 微信:thefair 微博:@世相
世相 2015-08-23 08:47:3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