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營養沒有被滿足的孩子,一生都在尋覓關注(0到7歲心理營養指南)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你好!我是丹媽

童書作者,親子閱讀推廣人,兒童心理研究者


丹媽語:跟身體營養一樣,孩子在年齡不同的階段,他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一旦缺失,終生尋找,多恐怖呀!


林文采博士的這篇文章價值非常巨大,對于媽媽們而言,不知道則以,一旦知道了,都會感到后背發涼,驚呼一聲,幸好我做到了!或者直跺腳,到底我家孩子是否心理營養缺乏呢?


這篇文章總結了不同年齡段所需要的心理營養,比如嬰兒時期需要無條件的接納,兩歲需要安全感,4到5歲最需要肯定,6到7歲最需要榜樣......你全都做到了嗎?


回復“接納”,看林文采博士的另一篇經典文章《接納是什么?》




我只會哭

但要你無條件接納我


0-3個月,孩子出生,他需要的第一個營養叫做:無條件地接納。剛剛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尋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媽媽喂他,需要他的父母親幫助他,安慰他,照顧他。孩子他什么都知道,只不過他不會講話,他有很多需要,但他只會用哭來表達。需要他的父母親能夠無條件地接納他。你不知道以后我會不會孝順,你也看不出來我到底好不好看,你不知道我乖不乖。但是,你沒有條件地來愛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




不是永遠,但至少此時此刻

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NO.1 in life。孩子要意識到,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體很不好,可是我很餓,我不舒服,我生病,你都能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來滿足我。那么我會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對于母親而言,來作這些,不難。因為媽媽在生完孩子以后,會分泌一種叫本體胺的東西。有了本體胺的分泌,母親會為愿意為孩子提供一切。從身理上,提供乳汁,從心理上,無條件地愛孩子。在媽媽的眼里,孩子是最美的,最完美的。并且不管孩子有什么需要,都會滿足.媽媽心里最大的滿足也是這個孩子。沒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可是如果,3個月內,這個媽媽由于某種原因情緒受到轉變,沒有正常分泌本體胺。那么父親就要承担起來。看護孩子,照顧孩子,保護妻子。如果孩子在3個月內,在成長的過程中,他的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兩個人的精力都消耗在爭吵里了,沒辦法照顧孩子。那孩子會去在成長過程中,另外找一個人替代。也就是另外一個重要他人。


從這個人身上希望得到沒有條件的接納。希望成為這個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那么這個孩子一生中都會這樣去做,直到他找到那個重要他人為止。到了小學,他會去找小學的老師,到中學,他會去找愛人,會很早談戀愛他會希望有人能那樣對他,能把他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找不到,他就會帶著這個期待長大,帶著這個期待結婚。


等到結婚,他也會一天到晚一直詢問,到底在你生命中我排第幾?講了又講,問了又問。我是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我很任性如果我很壞很糟糕,你還會那樣愛我那樣對我嗎?他會一直不斷地去尋找一個答案,這會導致他在人際交往中碰到很多問題。成為他的缺失。不能夠做一些很有意義的事情,因為有那么多困擾。他不能夠好好讀書,好好工作,在他成長的過程中,自然地他的身體就會去尋找,去找那個重要的他人。




我要安全感

要爸爸媽媽關系是穩定的


從4個月開始,孩子進入另外一個階段。就是孩子想要分離。想辦法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他本來跟媽媽是相連在一起的,剛出生,經歷的是身理上的分離,從母體的分離。從四個月起,他開始走他那條在心理上與母親或者父親剪斷臍帶的另一個過程。


如果這個過程沒有做好的話,這個孩子永遠不知道如何獨立。那這個時候,他需要的心理營養是:安全感。這是從4個月一直到3歲一直會做的事情。什么是安全感,就是他的爸爸和媽媽的關系是穩定的。這里面,如果母親是穩定的話,那么這個孩子根本不用担心,很自然而然地,孩子就會走過這個分離期,很有安全感。


從媽媽這里得到安全感的話,孩子就會分離一點,更有安全感的話,再分離一點。3歲以下的孩子是不知道什么是“我”的,也不知道“我”是誰。也就沒有我的經歷。這也就是絕大多數孩子,是不會有3歲前的記憶的原因。


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會分離,這是孩子心理上的一個自然的過程,只要我們提供了他心理營養,心理健康,他會一直不斷地試驗,然后他會一直不斷地離開,回來,離開,回來。。。從整個的4個月一直到3歲,一直會做這樣一件事情。如果沒有這個經過的話,這個孩子與他的媽媽會一直處于共生期。他以為他和媽媽是一個人。以為他和媽媽和爸爸是一體的。





可怕的兩歲該怎辦?


而這個時候就進入到我們養孩子的一個頭痛的時期:可怕的兩歲。為什么可怕呢,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正是又想要獨立,他又與母親是一體的。這個時候,他們對母親的要求是非常大的,看到媽媽什么時候圍繞你你都要反應,然后你真要去幫助他,他又不同意。這個時候,他最常講的,就是兩個字:不要。如果你一定要幫他,他會反對你。這些,都是因為這個孩子正在掙扎著想要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那么,很多小孩子在這個時候有很多缺失的,怎么知道會有這個缺失呢。一個你會看到很多小孩子,到了4歲,5歲,6歲,7歲或者10幾歲的時候,孩子還會拉住你的衣角,自然而然,到了要上學的時候,他會抱著家里的柱子不肯出門。因為他不能分離。這些都是因為他在這個階段,心里營養不夠,也就是他的安全感不夠,安全感不夠他就沒有辦法分離。


他也就不能成為一個獨立自主,以情相系的人。以情相系就是用感情與別人聯系。如果他沒有,他整個人就會充滿恐懼和害怕在里面。而這時我們能為孩子做的就是要很注意夫妻之間的關系。你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不是物質,孩子那么小,他不需要那么多物質,而是父母親相互間良好的關系。父母關系好,他自然很開心,因為孩子的世界就是他的父母。如果父母常吵架,常相互指責,孩子就會害怕,而他不會表達他的害怕時他就會用很多古怪的行為來處理。


所以當看到我們的孩子行為古怪時,那表示孩子他不知道如何處理他自己的情緒。夫妻關系在孩子成長的頭幾年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母親不能太過焦慮。太焦慮的媽媽,對孩子很難放手。


我們常喜歡為孩子做我們認為最好的事情,我們常常會讓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而實際上,這個時候最好的就是,我們坐在一邊,讓孩子能根據自己的需要然后來試驗他的成長。。等到他跑回來,要媽媽抱抱的時候,抱起來,抱了一下,你會發現,他有安全感了,他又要下來,那你就放他下來。最不好的就是,今天我們心情很好時,就把孩子抱起來,玩,等到很忙的時候,孩子一來就跟他說,不成不成,你去找XXX。這樣很不好,孩子會亂。


最好的情形是,不辛苦的。爸爸媽媽不用那么辛苦,孩子也不用辛苦。所以,父母親只要坐在那邊,能讓孩子看到你的臉,就成了。等到他跑過來,讓你抱你再抱,他不要抱,就讓他去玩,你也別打擾他他邀請你玩就陪他一起玩。只要這樣順其自然地做,孩子就能很好地走過這個時期。真正從身理上心理上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媽媽最大的功能是給孩子安全感


所以我們認為,媽媽最好的功能,就是給孩子安全感。你怎么樣給孩子安全感呢?你的情緒的穩定,你的孩子自然就會有安全感甚至在安全感的建立上,媽媽的功能要大于爸爸的。因為孩子的分離主要是跟媽媽的分離。但是沒有安全感的媽媽會常處于焦慮,害怕孩子長大,害怕這害怕那,還會情緒失控。不能讓孩子心安。


媽媽沒有安全感,那么孩子就沒有安全感。所以媽媽要保持心平氣和。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媽媽是愿意學習,讓自己情緒穩定,孩子就會有安全感。跟隨孩子的成長而成長。最重要的,就是坐在一邊,但是你知道他什么時候需要的是什么,當他跑過來有需要,就要滿足他,滿足了,他自然就會走開。媽媽還要去自我反省,如果媽媽自己有情緒的話,一定要想辦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面對孩子。不能把你的情緒給到孩子。


孩子為什么老是會來煩你呢,那是因為他需要的時候,沒有得到滿足,所以他才會一直想要!其實他不需要很多的,不能說,我喜歡的時候就給她吃這個吃那個亂吃一團,我不高興的時候,就把他推開到一邊去。他要的其實不多,只是想在要你抱的時候,你能抱一抱他!這樣的話,孩子逐漸與媽媽進行分離,與父親分離,一直到完全分離,成為獨立的個體而這個時候他就有了一個“我”。





4-5歲孩子最需要的是“肯定”


當他有這個“我”時,那么到了4歲-5歲的時候,他所需要的心理營養是:肯定,贊美,認同。這個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過母親。父親對孩子的zan美,肯定,認同,不管是對兒子還是女兒,它的份量是特別重的,如果父親愿意這么認真孩子說:孩子我很喜歡你,我非常高興你是我的孩子。那這句話,孩子會記得一生,并且開心一輩子。


如果爸爸在這個部分愿意去欣賞孩子并且用語言和行動表達表現出來,孩子就會充滿自信,真正的自信來源于他自己內心的。他知道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因為他會認為,我爸爸媽媽認為我很好,我爸爸媽媽認為我很可愛。那么他長大以后,一定是充滿了自信。這個孩子會有這樣一種自我的信心后,他就會有一個新的我,并且會明白,我是誰,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然后能夠有信心去面對他的人生。去面對他人生中的各種問題,難題。要請爸爸這樣來做。愿意去肯定孩子,去向孩子表達:我很喜歡你,你很棒!在信任級上,父親的肯定,要比媽媽的肯定比重更大。


父親與媽媽不同的是,爸爸如果肯定的話,對一個女孩子,她會覺得她是一個很好的女孩子,做為一個女性她是很好的。對一個男孩子,他會覺得作為一個兒子的男性的部分自己是個很好的男孩兒。在性別的認同上,父親的作用更大。社會上之所以出現很多男同性戀,很多都是與父親的關系出現了問題導致的結果。讓父親肯定他,贊美他,孩子就會順利走過這段時期。





6-7歲的孩子需要學習的模范



6-7歲的孩子,需要的心理營養是:學習、認知、模范。這個時期,要有一個人能做孩子的模范。這個模范可以幫助他解決:當我碰到問題時,我怎么辦?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辦?我與別人的意見不同,我怎么辦?告訴他如何管理他的情緒,如何處理他的生活中的問題,他需要學習,而這份學習來源于一個模范。


如果孩子能夠有這些的話:第一他需要人沒有條件地接納他,讓他認為他是最重要的。接下來他需要安全感,使到他能夠獨立,然后需要肯定贊美認同,到了七歲前是學習認知模范。這個,是心理營養最重要的。當然他再長大,他能夠選擇,需要更加多的生活上的一些能力。但是在心理上,他最重要的時期,就是到七歲之前。


如果這個孩子給足了他七歲之前的心理營養,他自然就會有生命力去學習,學習新的東西。如果有缺失,他就不能夠有成人目標。他就會一直處于尋找的狀態。讓人家去肯定他,讓人家去稱贊他。他不能在他那個年齡發揮一個人的很好的生命力。


這個心理營養,能早開始最好。如果沒有,也不存在晚不晚的問題,什么時候你意識到你發現了,什么時候開始都可以。發現苗頭,就從現在開始做。如果存在缺失的話,先要處理的,一定是爸爸媽媽之間的關系,或者是媽媽爸爸與孩子的關系。然后給他肯定,告訴他,他很重要。愿意聽他說話,出現需求的時候,要滿足他。


孩子一開始的心理營養必須由那個重要他人給的。這個重要他人,第一是父母,或者,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或者阿姨。但是,后面兩種,可不可以做到,也要看孩子的性格來決定。至于為什么一個孩子會選爸爸媽媽為第一位的重要他人,沒有理由,就象人們找對象談戀愛一樣。而如果父母不當這個重要他人。而孩子又不選其他的話,這個孩子就一定會有心理缺失。



丹媽私人微信:jdths1


經典圖畫書 2015-08-23 08:47:44

[新一篇] 難怪那么多兒童得白血病!家中輻射之王竟是它!

[舊一篇] 孩子們需要的教育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