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 簡體 傳統 |
原作名: Benjamin Franklin: An American Life
本杰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年)是18世紀美國的實業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科學家、發明家和音樂家。為了對電進行探索曾經做過著名的“風箏實驗”,在電學上成就顯著。為了深入 探討電運動的規律,創造的許多專用名詞如正電、負電、導電體、電池、充電、放電等成為世界通用的詞匯。他借用了數學上正負的概念,第一個科學地用正電、負電概念表示電荷性質。并提出了電荷不能創生、也不能消滅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礎上發現了電荷守恒定律。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針的設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針,避免了雷擊災難,破除了迷信。他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老戰士。他參加起草了《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積極主張廢除奴隸制度,深受美國人民的崇敬,在世界上也享有較高的聲譽。
沃爾特·艾薩克森: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titute)執行總裁,曾任有線新聞電視網(CNN)主席和《時代》(Time)周刊總編。他的著作有《史蒂夫·喬布斯傳》《富蘭克林傳》(Benjamin Franklin:An American Life)和《基辛格傳》(Kissinger:A Biography)等。
第一章 本杰明·富蘭克林與美國的誕生
第二章 天路歷程(波士頓,1706~1723年)
埃克頓的富蘭克林家族:“自由人” / 11
奔向荒野:清教徒移民來到北美殖民地 / 14
勤勉和平等:富蘭克林的父親 / 16
謹慎而賢淑:富蘭克林的母親 / 19
勇敢和領導:富蘭克林的童年 / 22
如果富蘭克林去了哈佛 / 24
發明家的起點 / 27
天性:富蘭克林與書 / 31
寂寞的行善者:富蘭克林的作家之路 / 35
奔向繁華:富蘭克林前往費城 / 41
第三章 幫工生涯(費城與倫敦,1723~1726年)
凱默的印刷店:富蘭克林的個人魅力 / 47
不可靠的贊助人 / 51
初往倫敦 / 55
個人努力,還是上帝的仁慈? / 57
理性動物:未來行為準則 / 59
第四章 來自費城的印刷工(費城,1726~1732年)
初創事業 / 67
共讀社:富蘭克林的公共層面映像 / 70
“好事者”:媒體集團的發軔 / 75
賓夕法尼亞報:對世界著迷 / 80
實用的婚姻:富蘭克林的理智與情感 / 87
誰是私生子的母親 / 90
勤儉的另一半 / 93
被上帝帶走的小生命 / 98
定義自己的上帝 / 99
道德完善計劃 / 104
啟蒙運動的信條:從實際出發觀察萬物 /108
致富之路:《窮查理歷書》 / 110
第五章 社會公民(費城,1731~1748年)
建設人間之城:獨立與公民參與 / 119
共濟會:提升社會地址 / 123
大覺醒運動:與啟蒙時代背道而馳 / 124
出版大戰:被激發的權力欲望 / 131
薩利·富蘭克林:給女兒的實用教育 / 136
波莉·貝克:抨擊對女性的不公正態度 / 138
創辦北美殖民地哲學會:聯系其他殖民地 / 140
創辦賓夕法尼亞民團:聯合而不是各自為政 / 141
財務自由: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其他領域 / 145
第六章 科學家和發明家(費城,1744~1751年)
對知識的探索:火爐、風暴和導尿管 / 151
歷史性的突破:電 / 155
從蒼天處取得閃電 / 159
從暴君處奪取王權 / 166
第七章 政治家(費城,1749~1756年)
創辦賓夕法尼亞大學 / 171
強調實用的政治思想家 / 173
最活躍的廢奴主義者 / 176
潛在聯盟:出任郵政總長 / 179
奧爾巴尼北美殖民地聯盟計劃:尋求和諧的解決方案 / 183
凱瑟·琳雷:富蘭克林與紅顏知己 / 188
領主的死敵:布拉多克引發的政治分歧 / 192
民團上校富蘭克林:謙虛與被認可的矛盾 / 196
新使命:大英帝國危險的敵人 / 199
第八章 渾水湍流(倫敦,1757~1762年)
史蒂文森太太的房客:出使倫敦 / 205
富蘭克林的倫敦世界 / 211
與佩恩家族開戰 / 214
天生的混蛋:富蘭克林與兒子威廉 / 219
領主的反擊 / 224
最大的幸福 / 227
加拿大與帝國:殖民地問題 / 233
苦樂參半的告別 / 235
第九章 再返英倫(費城,1736~1764年)
四處游歷的郵政總長:英國還是北美殖民地 / 241
“帕克斯頓之子”:富蘭克林勃然大怒 / 245
再一次與領主抗爭 / 250
第十章 密探(倫敦,1765~1770年)
重返倫敦大家庭 / 257
1765年印花稅法案:富蘭克林最嚴重的政治誤判 / 260
為國家辯護 / 265
富蘭克林不愿回家 / 271
另一個家 / 280
希爾斯伯勒和湯森稅法:富蘭克林的立場 / 284
北美殖民地愛國者:難以維持的平衡 / 288
第十一章 背叛(倫敦,1771~1775年)
1771年之旅:排解壓力 / 295
富蘭克林自傳:開創先河 / 297
愛爾蘭和蘇格蘭:如何借鑒 / 302
與貝奇會面 / 304
繼續探索科學 / 307
中產階級哲學:努力改變命運 / 310
擊敗希爾斯伯勒 / 314
哈欽森信札:與英國徹底決裂 / 316
斗雞場:波士頓傾茶的影響 / 320
與威廉決裂:站在哪一邊 / 325
豪—查塔姆秘密談判:革命一觸即發 / 328
第十二章 獨立(費城,1775~1776年)
立場:富蘭克林何去何從 / 339
特萊沃斯會面:父子徹底決裂 / 342
反叛者富蘭克林:選擇北美殖民地 / 344
富蘭克林的支持 / 348
坎布里奇之旅:親自調查民兵隊伍 / 351
加拿大之旅:最后一次為國盡忠? / 355
《獨立宣言》之路 / 358
修改《獨立宣言》:意義重大的微小改動 / 360
憲法應如何設想 / 365
徒勞無功的和談:與豪勛爵會面 / 367
最危險、最復雜,也最吸引人的任務 / 372
第十三章 朝臣(巴黎,1776~1778年)
世界上最有名的美國人 / 379
富蘭克林的帕西“宮廷” / 383
誰是間諜 / 388
美國的力量: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 / 392
改變世界力量的平衡:美法聯盟的締結 / 400
第十四章 交際圣手 饕餮食家(巴黎,1778~1785年)
輕蔑又嫉妒:富蘭克林與亞當斯 / 409
戲劇性的知己:富蘭克林與伏爾泰 / 413
巴黎的情人:富蘭克林與布里永夫人 / 416
停止變老:富蘭克林與愛爾維修夫人 / 423
打情罵俏的成果:通俗文學大師 / 429
下棋與放屁:富蘭克林的愛好與科學惡搞 / 434
距離:富蘭克林與家人 / 437
第十五章 和平締造者(巴黎,1778~1785年)
全權公使 / 447
進攻英國本土:暴躁的指揮官 / 451
宮廷之友 / 456
和平代表 / 462
談判伊始:權力制衡的狡猾游戲 / 465
富蘭克林的和平計劃:獨立戰爭結束 / 473
安撫法國:邁向和平 / 481
“富蘭克林”姓氏的消失 / 484
熱氣球的癡迷者 / 487
無冕之王 / 489
最后的樂章 / 495
告別:返回美國 / 500
第十六章 圣人(費城,1785~1790年)
終于回家了:蓋房子,當主席 / 507
不妥協:1787年制憲會議 / 516
終局 / 534
最后一項公共使命:廢除奴隸制 / 538
安息 / 542
第十七章 尾聲
結 語
歷史的思考 / 555
全面審視 / 587
附錄1 富蘭克林時期人物表 / 575
附錄2 富蘭克林時期年表 / 587
P33富蘭克林開始認識到,歷史是由人創造的,并非是不可改變的。這一觀點與加爾文教派中的某些觀點有所沖突,如人的原罪和不可救贖。當富蘭克林接觸到很多啟蒙運動觀點的時候,他逐漸放棄了對加爾文教派的信仰,轉信自然神論。然而清教派中的很多觀點仍然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特別是實用主義、善于交際和集體主義等。《論計劃》出版于1697年,笛福在書中提出了很多關于建立社會公益組織的設想,而這些在不久之后也都被富蘭克林在費城一一實現了:消防隊、提供養老金的海員互助會、為老人和孀居之人提供資助的慈善項目以及教育中產階級子女的學校。引自 第二章天路歷程
為了完善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值得信任的人,在他長達11周的歸途中,富蘭克林制定了一個“未來行為準則”。這是最早的關于如何取得成功的個人修為準則之一,也成功地幫助富蘭克林實現了自我完善。當時,他很后悔,這么多年竟然沒有規劃過自己的行為和生活,以至于目前為止自己的生活一團糟。“我決定對自己未來的行為做出一些規定,可以讓我在各方面都能像理性動物一樣生活。”準則主要有4條: 1。在一段時間內我要極其節儉,直到償清所有欠款。 2。努力在一切場合說真話,不向任何人許下不可能履行的諾官,言一行均以真誠為本,這是一個有理智的人最動人的優點。 3。要求自己奮致力于正在從事的行業,不因任何一夜暴富的愚計劃而動搖,因為勤勞和堅韌是最可靠的致富途徑。 4。不議論他人的短處。引自 理性動物:未來行為準則 / 59
2023-06-16 15:08:0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