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理想國的覆滅 第三章 道德理想國的發生邏輯:自由之沉沒 一、“公共意志”——道德理想國的入口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三章 道德理想國的發生邏輯:自由之沉沒

   一、“公共意志”——道德理想國的入口

   二、“公意”克服“眾意”——自由的失落

   三、“公意”克服“眾意”——政黨政治的撲滅

   四、社會契約——一個失落社會自治、國家制度的道德契約

   五、第三者統治與第四種法律——內心統治法

   六、從道德理想走向政治神學——一個“暗含‘魔心’的教士” 

  七、道德與國家相聯——政治哲學

  我們每個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導之下,并且我們在共同體中接納每一個成員作為全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①

   ——盧梭

  法國大革命開始之后的第一個月,一個法國人已經敏感到法國式自由理想的悖論:“我們已經迅速地從奴役走向自由,我們正在更迅速地從自由走向奴役!”②事實上,這一悖論早在法國大革命的實踐歷程之前,已經在盧梭的政治設計中開始了。

  一、“公共意志”——道德理想國的入口

  我們從“公共意志”這一概念,進入盧梭失足的層面。 “公共意志”,就其語義發生形態而言,初次使用者并不是盧梭,而是狄德羅。

   狄德羅第一次從孟德斯鳩著作中提煉出這一概念:Volonté。狄德羅初次使用這一概念時,有兩層含義:

   1、 各民族不約而同出現的慣例公理,甚至動物界也存在的自然法則;

  2、 社會契約締結時的理性因素,狄德羅原話為:“激情沉 默后的理性”③

  這一概念到了盧梭這里,前一層含義脫落,后一層含義強化,形成一個純粹的道德概念。在此之后,盧梭將此概念的地位越提越高,視之為整體思想框架中的“靈魂”和“尖端”:“正像在人的構成方面,靈魂對于身體的作用乃是哲學的尖端,同樣在國家的構成方面,公意對于公共力量的作用問題則是政治學的尖端”。④

   因此,可以毫無夸張地說,如果不理解“公意”這一概念在盧梭思想中提綱摯領的功用,似難以進入盧梭道德理想國的發生邏輯。

   熟讀《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的讀者都會發現,盧梭在承認人類已遺忘返回森林自然狀態的·退·路時,心態并不悲觀。這是因為他自信能夠找到一條進入道德狀態的進路,用以代替自然狀態。《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中強烈的否定性風格,預示著另一本著作將以同樣強烈的肯定性風格問世。只有這樣,破壞性一面得到積極性一面的補足,盧梭政治哲學的整體性才能完整。1762年,盧梭《社會契約論》發表,他醞釀七年之久的人類進入至善王國的·進·路終于得到全面闡述。

   這一進路的大致面貌見之于下列兩段論述:

   敢于為一國人民進行創制的人,——可以這樣說 ——必須自己覺得有把握能夠改變人性,能夠把每個自身都是一個完整而孤立的個人轉化為一個更大的整體的一部分,個人從一定的方式從整體里獲得自己的生命與存在,以作為全體一部分的有道德的生命來代替我們得之于自然界的生理上的獨立的生命。總之,必須抽掉人類本身固有的力量,才能賦予他們以本身之外的,而且非靠別人幫助便無法運用的力量。這些天然的力量消滅得越多,則所獲得的力量也就越大、越持久。⑤

   從上一段論述中立刻可以抽出三個問題,引起討論。

  1、“敢于為一國人民進行創制的人”?

  創制者為一個人,不是社會契約參加者的普遍同意?這一個人是神,還是人,抑或半神半人?這一問題我們將留諸本章第七節討論。

  2、“改變人性,抽掉人類本身固有的力量”?

  這一問題曾引起西方學者普遍關注,并據此得出盧梭整體理論在此脫裂的普遍看法(卡西勒除外):盧梭的前期哲學思想是反異化、反文明、反社會,盧梭的后期政治思想卻是反自然、反個人、反人性。⑥

   3、“有道德的整體生命,如何代替孤立的自然生命”?對于這一問題,正好引出盧梭的后一段論述:

   如果我們撇開社會公約中一切非本質的東西,我們 就會發現社會公約可以簡化為如下的詞句:我們每個人 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導之下, 并且我們在共同體中接納每一個成員作為全體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

   只是一瞬間,這一結合行為就產生了一個道德的與集體的共同體,以代替每個訂約者的個人;組成共同體的成員數目就等于大會中所有票數,而共同體就以這同一個行為獲得了它的統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這一由全體個人的結合所形成的公共人格,⑦

   以前稱為城邦,現在則稱為·共·和·國·或·政·治·體,當它是被動時,它的成員就稱它為國家;當它主動時,就稱它為·主·權·者;當它和它的同類相比較時,則稱它為·政·權。至于結合者,他們集體地稱為·人·民;個別地,作為主權權威的參與者,就叫做·公·民,作為國家法律的服從者,就叫做臣民。⑧

   兩段論述,一段比一段重要。尤其是后一段話,應該鐫刻在盧梭政治哲學大廈的拱門上,作為引言,供人們駐足凝視。這一整體建筑之所以不能稱為別的什么,只能稱為“盧梭道德理想國”,讓·雅克在這里幾乎和盤托出,給出了所有說明。這里能抽出更多問題,成為本節或以后諸節逐一討論的對象:

   1、“一瞬間”問題。

  此處必須追問:什么樣的“一瞬間”?哪些人參加了這“一瞬間”?是雙方“約定”,還是三方“約定”?“一瞬間”遺漏了什么?“一瞬間”暴露了什么?盧梭實在是舉重若輕,跳躍得太輕松了。法國結構主義大師、新馬克思主義者路易·阿爾圖塞,后來把這“一瞬間”拉長為充滿疑點的“一長段”,定格慢放,一下子捉住了盧梭在這“一瞬間”暴露的四只馬腳。阿爾圖塞對盧梭社會契約思想的結構主義分析,我們將留待本章第六節去慢慢咀嚼。

   2、語言轉換問題。

   我們在這里看到一個語言轉換的標本,密度之高,令人吃驚:幾乎所有政治學的基本概念——共和國、共同體、政治體、主權者、國家、人民、公民、臣民、都被“公意”這一道德網絡一網打盡,統統轉換為道德符號來討論;而且轉換者極其自覺,盧梭在這些概念下都加上了著重號。盧梭道德理想國之所以發生,很大程度上是這場語言大轉換的結果。語言轉換在理論上帶來的后果,我們將在本章以后各節中逐漸涉及,并在最后一節作總結性評述。至于實踐中出現的后果,或是直接由盧梭而來,或是從當時的具體環境中自發產生,然后再與盧梭影響合流,我們在本書第二部分論述羅伯斯庇爾等人政治活動時,亦將逐漸論及。

   3、“公意如何產生”?

  這是剩下的最后一個問題。讓我們在這里定格:正是這一剩下的最后問題,恰恰成為進入道德理想國發生機制的入口樞紐。”


朱學勤 2013-08-20 15:28:06

[新一篇] 道德理想國的覆滅 第二章 至善論的政治哲學:自由之浮現 五、至善論與自由

[舊一篇] 道德理想國的覆滅 第三章 道德理想國的發生邏輯:自由之沉沒 二、“公意”克服“眾意”——自由的失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