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老大帝國——奧斯曼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2009年新疆7.5事件爆發后,以往一些不問青紅皂白就指責中國的國家顯得異常安靜。但是異軍突起,有部分土耳其人發出強音,引發一場中土外交的小風波。他們認為新疆維吾爾族和土耳其民族同屬于突厥族,因此不能坐視不管。

  從秦漢時的匈奴算起,到蒙古帝國期間,北方各游牧民族除了進入中國,還一批批向西南方向,梯次進入廣袤的歐亞腹地,西至歐洲,南至印度,如多米諾骨牌層層遞進,民族融合隨時隨地都在發生,不可能有獨善其身者。悠揚的駝鈴聲伴隨著戰馬的嘶鳴,在絲綢之路飄蕩,豐厚的利潤和戰果激勵著商人和戰士冒險的腳步。在商業與戰爭的過程中,歐亞大陸間交流的橋梁被高高架起,把幾大文化區域的諸多優勢項目進行相互傳遞。直到元朝退居蒙古,奧斯曼帝國興起,將這一局面改變。歐亞腹地東西兩端停滯,大規模的民族遷徙減緩,陸上商路被海路逐漸取代。戰亂雖未停息,但是相比此前的兩千年,安靜了許多,之后各個民族的歷史才相對清晰固定。如果往上追溯所謂的純正血統,那是一筆不能說清楚的糊涂帳。

  西方對蒙古帝國之后,包括東歐、小亞細亞、中亞等地區,被突厥化后操用突厥語的各民族,習慣上統稱為突厥。因為距離遠,不能細分,這是可以理解的,就像后來中國對所有歐洲人統稱西夷一樣,可是這樣的稱謂也留下一些隱患。土耳其在20世紀初產生泛突厥主義思潮,妄稱其勢力范圍應該從黑海到中國長城,而且一直培養東突分裂勢力。細究起來,不過是政治擴張的野心在作祟,借助歷史為極端民族主義找尋理由。

  突厥是繼匈奴、柔然之后,于6世紀在中國北方崛起的一支游牧民族,善于打鐵,起初附屬于柔然,做鍛工。552年破柔然,建立疆域廣闊的突厥國,582年分裂為東突厥和西突厥,先后歸于唐,余部又建立后突厥,745年亡于回紇(維吾爾族前身),其中一部向中亞西遷,有些部落最后輾轉來到西亞。

  奧斯曼人是從中亞來到小亞細亞西北部的一支突厥部落。塞爾柱王朝衰落之際,奧斯曼人于1299年成立了一個小國,創建者是奧斯曼一世,后來國家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并沿襲塞爾柱王朝的傳統,稱領袖為蘇丹。蘇丹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有力量、統治的意思,職能類似于總督,最早由中亞的伽色尼王朝使用,不過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幾乎相當于中國的皇帝。

  奧斯曼經過戰斗,在小亞細亞取得控制權,緊接著向虛弱的拜占庭發起進攻,在東南歐獲得大量土地,但是由于君士坦丁堡城墻堅固,未能攻克,讓拜占庭又存活近百年。奧斯曼隨后將目光轉向東方,此時正值帖木兒帝國向西擴張,兩強相遇,1402年在安卡拉附近發生大戰。結果奧斯曼慘敗,蘇丹被俘。不過由于帖木兒帝國的重心在中亞地區,所以對奧斯曼沒有斬盡殺絕,而是采取招撫政策,使其成為藩屬國。1405年帖木兒在東征明朝的路途中去世,帝國解體,迅速衰落。奧斯曼擺脫束縛,再次崛起。1453年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終于用火炮轟開君士坦丁堡厚厚的城墻,滅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帝國定都君士坦丁堡,這座城市穆斯林更習慣稱為伊斯坦布爾。兩種叫法曾長期混用,1930年才被官方正式更名成伊斯坦布爾。

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軍隊攻破君士坦丁堡

穆罕默德二世率軍進入君士坦丁堡

  此后又經幾代蘇丹征討,占領巴爾干半島,滅亡埃及馬穆魯克王朝。至蘇萊曼一世(1494-1566)時,奧斯曼帝國達到極盛,在蘇丹稱號的基礎上又加上哈里發,成為伊斯蘭世界世俗和宗教的絕對統治者,盡管這一做法長期受到阿拉伯人的非議。西方譽其為蘇萊曼大帝,充滿了敬畏和恐懼,面對他的不可一世,曾經惶惶不可終日。據說蘇萊曼非常欣賞并希望有亞歷山大大帝的作為,二者相較不太容易,但蘇萊曼無疑開創了屬于自己的時代,與晚一百多年的中國清朝康熙皇帝非常相似,都是舊時代最后輝煌的締造者,文治武功,非常了得,連幾個兒子的繼位之爭都同樣精彩慘烈。

蘇萊曼大帝像,左圖為奧斯曼風格,右圖為文藝復興風格

  奧斯曼帝國崛起過程中,東面的對手是波斯地區取代帖木兒帝國的什葉派薩非王朝。兩國同屬穆斯林,卻沒少交戰。薩非王朝基本處于劣勢,但憑借伊朗高原的地利,未被征服。北面的克里米亞是金帳汗國分裂后的眾多汗國之一,1478年起成為奧斯曼的附屬國。奧斯曼因定都伊斯坦布爾,無論是擴張或求得軍事緩沖區,最主要的精力必然放在向歐洲進軍。首先復仇十字軍東征,將西亞的基督教殘余清除或招撫,進而占領巴爾干,控制多瑙河,兵臨維也納。面對奧斯曼的威脅,以哈布斯堡王朝為核心,歐洲多國被迫聯合抵抗,雙方經常打得昏天黑地,其中自然少不了基督教大戰伊斯蘭教的旗號。

  強盛時期奧斯曼帝國的疆域在歐洲到達多瑙河與喀爾巴阡山,黑海成為帝國的內海,亞洲領土主要是西亞部分地區,非洲擁有北非大部。在幾個方向都達到地理極限后,就不能再前進一步了。當時歐洲人總担心被奧斯曼完全征服,其實歐洲東南方向自然地理的防御效果極佳,蒙古帝國不能完成的目標,奧斯曼帝國同樣不能完成。

1529年蘇萊曼派兵圍攻維也納,以失敗撤兵告終

  奧斯曼帝國在地理上亦歐亦亞,所以在某些方面又顯得不歐不亞。它沒有重蹈該地區帝國通常迅速解體的宿命,而是保持了較長時期的統一。能夠出現這樣的局面,首先是生產上注重農業發展,借助農業技術進步,提高了糧食供給的保障性。同時在軍事上保持高度集權,嚴格監控地方武裝,減少地方勢力擴大帶來的解體風險。其他方面,奧斯曼注重東西商業貿易,但是對利益分配嚴格控制,寧贈友邦不予家奴,將商人階層置于中央集權之下。另外奧斯曼帝國是多民族、多信仰的國家,對境內非伊斯蘭教民族實行米勒特制度,享受宗教自由和宗教自治,以緩解民族矛盾。同時奧斯曼建有龐大的官僚體系,完備的司法制度,保證在政治上可以實現高效的中央集權,維持國家正常運轉和安定統一。奧斯曼帝國的蘇丹也兼任哈里發,由此形成的政教合一與天主教的政教合一相比差距很大,明顯是重政輕教,反而與中國世俗的中央集權更為接近。

  對內強,對外要更強。奧斯曼帝國疆域廣闊,幾面均是對手,能國脈綿長,實屬不易,主要得益于長期軍事實力不處于下風。在與西方的對抗中,將軍事均勢一直保持到工業革命初期。奧斯曼的陸軍、海軍戰斗力都很強,其中火炮的應用最為關鍵。

  火炮最遲在12世紀的中國宋朝已經有了雛形,最早是非金屬材質,實戰效果不大。元朝加以技術改進后,造出青銅火銃,威力初顯,但是體量較小,應用并不廣泛。隨著蒙古西征,火銃技術傳至西亞和歐洲。人們如獲至寶,在奧斯曼興起以及歐洲各種混戰中歷經磨練,體量逐漸變大,技術日趨成熟,火炮成為戰場主角。從此人類進入熱兵器時代,戰爭水平躍上一個新臺階。由血肉之軀借助刀光劍影,近身搏命拼殺的傳統軍事技術已無優勢可言,如何借用機械裝置高效利用化學能成為新的技術取向,敵對雙方可以施展的戰斗空間也越來越大。不過火器在軍事領域的崛起,不能像鐵器淘汰銅器一樣,而是要與鐵器并存。并且隨著冶煉技術的提升,從煉鐵進步到煉鋼。

  15世紀西歐制造的一款重型火炮,重6噸,能把180公斤重的石球射至3公里之外。

  火炮技術主要分為火藥和冶金兩項。黑火藥大約在9世紀末起源于中國,除了煙花表演,軍事上被用于火攻戰術,但不易操控。中國的冶金技術,無論銅鐵,長期都很高。火藥與冶金,二者沒能完美結合使火炮在中國演變為成熟技術,僅停留在技術雛形階段是很多人的遺憾。既然最初的基礎技術沒有問題,那么一定另有原因阻礙了火炮技術的發展。自秦大一統之后,中國的安定期遠大于戰亂期,后來對外戰事減少,對內限制地方武裝發展,改朝換代引發大戰的間隔期很長,戰爭頻率大為降低。安定是人心所向,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時間過長,會造成軍事技術發展時斷時續,總體出現停滯。軍事技術和普通的生產技術一樣,要在實踐中提升,正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這就需要較高的戰爭頻率,不斷嘗試和驗證,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刻苦鉆研。

  中國的軍事水平到漢朝由于鐵的使用,已經接近冷兵器的高峰,即使在盛唐,進步的空間也很有限。中國軍事技術前期早熟,后期停滯,沒有自覺進入熱兵器時代并不奇怪,要是恰逢處于春秋戰國或漢唐的狀態則有些可能。宋朝誕生火器像是游戲之作,元朝好戰,推進火炮技術前進了一小步。明清兩朝正處于世界火炮技術的成熟發展階段,但它們都是區內的大帝國,對手弱、國運長,同級別的戰爭很少。同期的奧斯曼帝國在與歐洲的征戰中,一度跟上了火炮發展的腳步,甚至是領跑者,不過與歐洲多國家、多民族背景下,彼此間的高戰爭頻率還是不可同日而語,最后也被甩下。

  明朝后期和清朝前期,以歐洲進口火炮為基礎,在傳教士的幫助下中國自造火炮,曾經接近當時世界的先進水平,并且培養了一批熟練的工匠。可是戰事一旦減少,多睡幾個懶覺后又被落下,昏睡到鴉片戰爭才被打醒。即便如此,從驚醒到清醒還需要時間,更何況要掌握這時的軍事技術已不是朝夕之功。所以直至清末,中國軍隊都沒能實現熱兵器對冷兵器的全面替代。用火炮技術的演變,對比中國同期精益求精的瓷器技術,許多問題不言自明,魚和熊掌真是難以兼得。

  左圖是17世紀明朝《天工開物》中的瓷器窯,右圖是16世紀歐洲鑄造火炮的作坊。

  奧斯曼帝國與西方長期對抗,后來漸漸吃力,再也跟不上了,慢慢褪變成一個老大帝國,眾多社會內容與中國歷史的后半程相似度越來越高,暮氣沉沉中政治上的波詭云譎幾乎可以互換。如果再細化一些,奧斯曼帝國和清王朝簡直就是一對雙胞胎,而且最后一起淪落為難兄難弟的命運都相同。


綜合 2022-01-09 19:06:37

[新一篇] 書法大比拼:毛家PK蔣家(組圖)

[舊一篇] 胡適遭國民黨無情“封殺”:不懂黨不要充內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