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兒童文學中的浪漫主義創作方法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現在,兒童文學界已很少提及浪漫主義創作方法了,雖然不斷有許多作家將想象、幻想、夸張等藝術表現手法運用于兒童文學創作,但在兒童文學評論和兒童文學研究中,卻很少將這種藝術表現手法上升到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高度。為什么與兒童文學有著密切聯系的浪漫主義創作方法多年來不被提及?在兒童文學日益繁榮的今天,有無必要再提倡一下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研究這些問題對于豐富兒童文學創作方法和手段,繁榮整個兒童文學的創作也許有一定的促進和幫助。
      一
  浪漫主義作為一種文學思潮和創作方法,通常是與現實主義相提并論的。“文學史是由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共同創造的。”[1](p.196)但是浪漫主義在新時期以來的兒童文學中鮮有提及,其中是有復雜的社會、政治原因的。
  我國的兒童文學向來過分注重其政治思想教育功能。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由于兒童的“發現”,教育界許多進步人士大力提倡對兒童素質的培養,提倡對童心、童趣的崇尚,于是創辦兒童報刊,譯介外國兒童文學作品成風,及至五四時期及其以后的幾年里,出現了一批由我國現代作家創作的浪漫主義兒童文學作品。這時期,冰心的創作飽含感情,吟唱了一曲曲歌詠母愛、童真、自然的愛的頌歌,以真情吸引了一大批小讀者的心。葉圣陶是一位現實主義兒童文學家,但他早期的創作流露出較多的主觀色彩。他的《小白船》、《一粒種子》、《芳兒的夢》……都強調著“真”、“善”、“美”。這時期,廢名、豐子愷、俞平伯、汪靜之等作家的兒童文學作品也多以謳歌童心的至純至尊為主題,流露出較多的主觀色彩。誠如郭沫若早在1921年就提出的那樣,“兒童文學的世界總帶些神秘的色彩”。[2](p.90 )這一文學現象與這時期的兒童文學思潮——一切以兒童為中心,從兒童出發、關心兒童、重視兒童的兒童本位論是有著密切的關系的。但是這一盛況持續的時間并不長,隨著國內局勢的變化和政治斗爭的需要,到了二十年代末期至三十年代,以階級論為主的兒童文學觀在兒童文學領域逐漸占了統治地位,加上蘇聯的兒童文學理論的影響,兒童文學界出現了強調兒童文學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教育方向性的傾向,而且愈演愈烈,以至兒童文學中出現了“政治童話”,這一文學現象一直延續到解放以后。五十年代的兒童文學作品。“首先成為充滿共產主義黨性的文學作品”[3](p.8)。到六十年代初,兒童文學干脆被定義為“教育兒童的文學”,這里的“教育”主要指政治思想教育。于是,過分強調兒童文學的教育功能而忽略其他功能的后果是將兒童文學與政治和思想教育完全混為一談,兒童文學僅僅成為愛國主義、共產主義教育的工具和手段。這樣,兒童不再是兒童文學閱讀和欣賞的主人,而成了被動的接受教育的對象。在教條主義和機械主義盛行的年代,作為兒童文學主人公的兒童便完全成了縮小了的成人,兒童自身的特點完全被忽視了,兒童文學區別于成人文學的特殊性也隨之喪失殆盡。兒童的天性是天真、浪漫、善抒情、喜幻想的,而在兒童的自身特性根本不受重視的狀況下,兒童文學中有意無意忽略以表現幻想、注重抒情等等為特點的浪漫主義創作方法,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中,所謂的革命浪漫主義泛濫,又從一定程度上導致新時期以來的兒童文學界對浪漫主義的疏遠。當時,兒童文學領域著重批判“童心”、“母愛”,即所謂的“人性論”。而且,否定了以幻想為主要特征的童話,將之戲稱為“古人動物滿天飛,可憐寂寞工農兵”。在這種政治形勢下,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一樣,也成了直接配合黨的中心任務的宣傳工具,兒童文學創作中出現了一系列脫離兒童生活、被神化了的“小社員”、“小工人”、“小英雄”形象,并且隨著大躍進民歌運動的發展,兒童文學中出現了大量類似“芝麻一條鞭,瓜兒石滾大。豆角結得像扁担,兩座泰山挑起它。玉米穗兒不算,小弟弟扛一顆,把他壓得呲著牙”。[4](p.80)“棉花棵,高又高, 高過房后柳樹梢,姐姐南湖去采棉,伸手踮腳攀不到。姐姐姐姐別發愁,搬張梯子棉上靠,我在底下穩住梯,保證不叫你跌倒”![5](p.164)的作品。隨著“浮夸風”、“共產風”被稱為革命浪漫主義,這些急功近利、被政治圖解了的作品也隨之被視為革命浪漫主義兒童文學作品。由此來看,文革結束后人們一度出于逆反心理而在兒童文學中疏遠浪漫主義,便也是可以理解的。
  浪漫主義創作方法,在新時期以來的兒童文學中的不受重視,還與兒童文學界帶有片面性的觀念有關。普遍認為兒童文學中的童話,它本身已具有幻想、夸張等特點,童話可以取代浪漫主義在兒童文學中的地位,所以重提浪漫主義創作方法對兒童文學來說是多余的一筆。其實,浪漫主義的“重抒情、重想象、重寫景、重理想、崇尚奇遇和冒險”[6] (p.10)的藝術特色是童話所涵蓋不了的。科學幻想小說、探險和奇遇小說等都很難離開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
      二
  如果我們從浪漫主義的特征、兒童和兒童文學的特點看,浪漫主義和兒童文學是有著特殊的親和力的。
  浪漫主義作為一種文學思潮,興起于十九世紀的歐洲,歐洲的童話和科幻小說等就是隨著浪漫主義的成熟而走向高潮的。浪漫主義作家們喜歡用夸張的手法,追求強烈的藝術效果。“大膽的幻想,異常的情節,鮮明夸張的人物形象,神話色彩以及奇特的異域情調和平凡的日常景象的交織對照”[7](pp.254—255)構成了浪漫主義文學常見的特色。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作家們不但寫出了富有哲理、充滿個性的不朽之作,還寫出了許多兒童文學的傳世之作。卡洛爾的《愛麗絲漫游奇境記》充滿幻想,但與現實生活又緊密相連;王爾德的《快樂王子》,其藝術魅力雖來自于它的悲劇藝術,但那大膽而奇妙的想象,動人的童話形象、夸張而奇妙的情節又是那么令人信服;霍夫曼的《胡桃小人和老鼠國王》、格林兄弟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喬治·桑的《格里布爾奇遇記》等等無不充滿著神奇的幻想和奇異的情節,而且都是那么令小讀者心馳神往;而挪威當代兒童文學作家埃格納的《豆蔻鎮的居民與強盜》則是浪漫主義創作方法在兒童文學中的又一次成功的運用。
  兒童是天生的幻想家,喜歡讀神奇的故事來發展自己的想象力。從心理學觀點看,兒童的特點之一便是他們的幻想十分豐富,這幾乎是構成兒童想象的重要的年齡特征。這種幻想“不立即體現在人們的實際運動中,而帶有向往的性質,幻想的形象是人們所寄托希望的東西。”[8](p.222)這也就是兒童特別喜歡童話的原因。隨著年齡的增大, 他們對童話的興趣逐步減弱,代之以更富有現實性或情節曲折、想象豐富如科學幻想小說等文藝作品。可見,幻想并不是童話和幻想作品所專有的,凡是兒童文學作品都具有幻想成份。兒童很想了解他生活之外的世界,但是又力所不能及,于是幻想彌補了他們的好奇心。別林斯基說過:“生氣勃勃的,富有詩意的想象力是培養兒童作家的一系列必備條件中不可缺少的條件:兒童作家應當通過幻想并且憑借這種幻想去打動孩子們的心。童年時代,幻想乃是兒童心靈的主要本領和力量,乃是心靈的杠桿,是兒童的精神世界和存在于他們自身之外的現實世界之間的首要媒介。”[9](p.105)兒童的幻想又常常是奇特而有趣的,對于鳥言獸語,他們深信不疑,對夸張了的人和物,常報之以哈哈大笑,并且百看不厭,對那些被虛化了的環境又是那么充滿神往。他們的情緒常常在這一系列過程中得到渲泄,他們的想象力也在這些充滿魅力的故事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而他們所喜歡的這種奇特的夸張、大膽的幻想以及故事所包含的神秘性和浪漫主義文學的特征又是何等一致。
  我們不贊同“兒童文學是教育兒童的文學”這一觀點,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否定兒童文學具有教育功能。教育功能也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重要功能之一。“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正是為了更好地通過兒童文學作品對少年兒童進行共產主義教育。”[10]但是并不是只有現實主義兒童文學作品才具有教育功能。實際上,浪漫主義和兒童文學的教育功能不但不矛盾,從某種程度講,反而更為貼近,效果更佳。很多浪漫主義兒童文學作品注重對生活中真、善、美的刻劃,注重兒童品格的培養,誠實、善良、正直、勇敢、共享、富同情心、互愛互助等人類的美德往往成為浪漫主義兒童文學的主題,而且這類作品的教訓味隱含得更巧妙,兒童在有知有覺的娛樂中不知不覺接受了教育。浪漫主義兒童文學作品中的許多名篇就具有較強的教育作用,安徒生的《海的女兒》描寫小人魚為了追求人的高尚的靈魂愿作出種種犧牲直至生命,歌頌了美和善的事物。他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也是浪漫主義的作品,但同樣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它將生活中貧富懸殊、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社會現實暴露無遺。王爾德的《快樂王子》具有明顯的浪漫主義色彩:一座被作家賦予了生命的雕像為了解除窮人的痛苦寧肯犧牲自己,小燕子為了同一目的,最后也受凍致死。小說采用的是浪漫主義創作方法,但其中所包含的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憤慨又是每一個讀者都能感受到的。而王子、小燕子的善良、富同情心等美德又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記》,不但故事離奇,富于幻想,更飽含教育、諷喻意義,常使小讀者在哈哈大笑中受到真、善、美的教育,并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而英國作家米爾思的《維尼·普》則是浪漫主義創作方法與教育功能結合得較完善的一部童話,作品生動、夸張地描寫了玩具熊普和他的森林伙伴及其主人羅賓等的生活和交往中的奇遇,將小熊普的真誠、善良以及樂于助人的性格寫得有趣而動人,使兒童在歡笑中學會互助、分享等美德。當然這些作品除了具有較強的教育作用外,同時還具有較高的認識功能、審美功能和娛樂功能,這些功能的有機結合正是兒童喜歡作品的原因所在。
      三
  與十七年及新時期最初幾年的兒童文學相比,當前出現的許多優秀兒童文學作品中都有著較多的想象、幻想和夸張等手法的運用。這些契合兒童特征的藝術手法的運用,顯然是符合兒童文學自身特點的,但僅僅停留在對這些藝術表現手法的自發運用階段,對推動兒童文學創作的進一步繁榮是遠遠不夠的。由于作家們缺少對浪漫主義創作方法中一整套表現手法的自覺運用,使得許多兒童文學作品在藝術上顯示出了明顯的缺陷和不足。例如,有些兒童文學作品中,對幻想和夸張的運用不合生活邏輯,十分隨意,有的天馬行空胡編亂造以至到了“油滑”的地步,讀后沒有給人留下任何值得回味的東西,缺少品味,沒有美感。同時,由于兒童文學理論界缺少對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必要提倡和引導,現在的兒童文學界對以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為主的小說如童話小說、動物小說、探險小說和科學幻想小說等關注不夠,以至在有關的作家作品評論中常以“擬人化手法”、“大膽的想象”、“幻想”、“夸張”、“抒情性強”等字眼來描寫作品的浪漫主義藝術特色,很少將之上升到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高度。
  其實,新時期以來的兒童文學,無論在題材的開拓還是主題的深化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創作方法也日趨多樣化。在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同時,提倡浪漫主義創作方法,對于豐富兒童文學創作應該是有其積極意義的。
  動物小說是兒童文學發達國家最主要也是最受讀者歡迎的兒童文學體裁之一。這類小說的崛起與流行,除了與國際上注重生態平衡的大趨勢有關之外,還與兒童喜歡動物的天性以及動物世界的神秘性有很大關系。這類小說大多運用浪漫主義創作方法,按動物的本體特征,從動物的內心世界及個性化特點來刻劃動物的性格命運,充滿著原始的力和野性的美。代表性作品有美國作家杰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狂狼》,加拿大作家歐·湯西頓的《狼王洛波》、《春田狐》等。我國動物小說的出現還是新時期以來的事,盡管發展不快,但我們畢竟已有了具有中國地域特色的動物小說。藺瑾《冰河上的激戰》就是這類小說的代表。小說成功運用了浪漫主義創作方法,描寫了以驢王“江頗噶丹”為首的野驢群和以狼酋“納更”為首的惡狼們的一次生存競爭。神秘的青藏高原上人跡罕至的雪峰,為生存安全冬天聚居的驢群,饑餓之極兇殘狡詐的狼群,雄偉壯麗的冰瀑布……這些充滿浪漫色彩的異域風光通過作家豐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張,形象生動地呈現于讀者面前。小說最精彩之處就在于作者對動物世界的充分想象和夸張上,如:描寫驢群在兇狠狡詐的狼群面前運用具體的“作戰方案”上,驢群調動了一切可調動的力量,先后運用了祖傳的“雙環陣”、“推磨陣”、“卷旋渦”等戰術進行防御并殲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同時,緊急派出外聯使者向紅毛斑狗求援。在這充滿想象的描寫中,作者對“美”和“善”的贊美之情得到了充分的抒發。小說對敵對雙方即驢們和狼們作戰時的內心活動都作了個性化的描寫,如果離開了浪漫主義創作方法,就很難將動物們的特性如此準確、貼切、自然、傳神地表達出來。屬這類描寫純動物的小說還有李子玉的《小倉鼠花斑狗》和沈石溪以西雙版納密林為背景的小說《雙角犀鳥復仇記》等。當然,描寫純動物的小說,不但需要豐富的想象和夸張,更需要作者自身具有廣博的動物生活知識、敏銳的觀察力和較高的藝術表現力。
  浪漫主義創作方法在科學幻想小說中的運用由來已久。從眾所周知的十九世紀儒爾·凡爾納的科學幻想小說到我國當代作家葉君健、鄭文光、葉永烈、童恩正等的一些科學幻想小說,都是借助于浪漫主義創作方法來幻想未來和未知的世界和生活的。隨著科學的飛速發展,科學幻想小說中的現實性成份越來越大。盡管如此,科學幻想小說一旦離開浪漫主義創作方法就只能成為科普故事,就會失去其超前性、神秘性和幻想性等特點。與世界科學幻想小說相比,我國的科學幻想小說一直是處于落后水平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我國的科學幻想小說太拘泥于現實生活,過于注重政治思想教育,而缺少對未來科學世界的大膽幻想,缺少藝術性,結果產生了一大批“科學展望+人物(還談不上人物形象)”式的作品。科學幻想小說“是牽涉到科學和幻想的文學作品。在這二者中間,幻想起著主要的作用。”[11](p.181)這無疑是正確的, 但是,如果把幻想從浪漫主義創作方法中抽離而作為科學幻想小說唯一的表現手法,那是對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一種誤解,其結果是:我國的科學幻想小說中缺少個性鮮明、生動豐富的人物形象。其實,浪漫主義創作方法也可以塑造形象,使之蘊含豐富的思想,只不過是借助于想象和夸張的手法而已。科學幻想小說作者如果從整體上把握并運用浪漫主義創作方法中的一整套藝術表現手法,對于扭轉正處于低迷階段的我國科學幻想小說,也許有一定的幫助。
  至于童話小說中,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運用,應該是最常見也最易于被理解的,因為許多經典童話小說本身早已說明了這一點。但是事實并非如此。更多的童話理論和童話評論強調的是夸張、幻想、想象等表現手法,很少將之提高到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高度,這不能不說是我國童話發展中的一個悲哀,其直接后果是童話創作的衰退和受冷落。
  兒童文學界到了該給浪漫主義歸位的時候了。兒童文學創作應從單純地運用想象、幻想、夸張等藝術表現手法上升到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高度。提倡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目的在于使更多的作家自覺運用并創作更貼近兒童生活、反映兒童心靈、具有未來意識的作品。同時,對兒童文學創作中出現的一味強調“好玩”的傾向也可起到一定的糾偏作用。兒童的心靈是純真的,在兒童文學創作中,應當用浪漫主義精神去描寫和表現他們求真、向善、愛美的心靈,這應該是兒童文學發展的真正方向。
南京師大學報:社科版109~113J3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顧建美19991999浪漫主義創作方法在兒童文學中不受重視有其社會、政治原因,也與兒童文學界的偏頗觀念有一定關系。其實,浪漫主義和兒童文學有著特殊的親和力,更適合于表現兒童求真、向善、愛美的心靈。兒童文學/兒童特點/浪漫主義創作方法作者單位:南京師大文學院 210097 作者:南京師大學報:社科版109~113J3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顧建美19991999浪漫主義創作方法在兒童文學中不受重視有其社會、政治原因,也與兒童文學界的偏頗觀念有一定關系。其實,浪漫主義和兒童文學有著特殊的親和力,更適合于表現兒童求真、向善、愛美的心靈。兒童文學/兒童特點/浪漫主義創作方法

網載 2013-09-10 21:46:38

[新一篇] 略論人的潛能素質系統

[舊一篇] 略論南宋時期江南市鎮的社會形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