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反映的直接性、間接性與超前性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內容提要 反映即認識,它具有直接性、間接性和超前性特征。反映的直接性與間接性,實質上就是認識的源與流的問題。現代認識論把符號和工具引入認識過程之后,人的認識越深入、越向前發展,對符號和工具的依賴性就越強。在此情況下,主體對客體的認識往往以間接性為主。比如對歷史客體和外域客體的認識,就是通過物質中介和精神中介進行間接性的認識。超前認識,也是一種間接性認識。它是人們對未來世界以及人們的未來行動的認識。超前認識帶有預見性,對人們未來的實踐活動具有指導意義。
  * * *
  反映的直接性與間接性的關系這個認識論中長期爭論的問題,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實質上就是認識的源與流的關系問題。對此,毛澤東曾有過明確的論述,他說:“一切真知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經驗,事實上多數的知識都是間接經驗的東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經驗時是符合于列寧所說的條件:‘科學的抽象’,是科學地反映了客觀的事物,那末這些知識是可靠的,否則就是不可靠的。所以,一個人的知識,不外直接經驗的和間接經驗的兩部分。而且在我為間接經驗者,在人則仍為直接經驗。”[1]
  在現代,由于人類認識的時間和空間在不斷地擴大,所以就個體主體的認識而言,直接性成分在不斷縮小,間接性成分在日益擴大。特別是在現代認識論把符號和工具引入認識過程之后,人的認識越深入、越向前發展,對符號和工具的依賴性就越強,因而主體對客體的認識往往以間接性認識為主。比如,我們今天對歷史客體、外域客體的認識,就無法事事直接感知,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物質中介和精神中介,并借助前人的和他人的認識來進行。所以對我們來說,對歷史客體和外域客體的認識,就是間接性認識。
  因此,為了弄清反映的直接性和間接性的關系問題,本文擬對認識過程的直接性與間接性,從認識的三維結構看認識的間接性,超前認識也是一種間接性認識這三方面作簡要論述。
   一、認識過程的直接性與間接性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認識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但這種相互作用,并不是那種能導致對方的物質結構發生改變的物質性的相互作用。認識是以反映的方式實現的信息傳遞與加工過程。在認識時,主體操作的不是現實的客觀物體,而是它的映象,即信號化了的對象。
  在認識的感性階段,映象表現為以聲音、形狀、顏色、氣味等信號形態作用于感官的物理刺激。感官就象一個換能器,把來自客體的物理刺激轉換成生物電脈沖形式,傳達到大腦的神經網絡。認識論意義上的信號,就是指的這種被接收和內化了的信息。作為主客體雙向作用的結果,信號不僅依賴于對象的物質屬性,而且也依賴于特定化、專門化了的感覺器官。信號作為心理映象,與客觀對象不同,比如,感覺主體的味覺器官得到的甜和咸的滋味,就不等于糖和鹽本身;人對自然界中的萬紫千紅或五光十色的感覺,只不過是人的視覺器官對不同波長及頻率的電磁波的反映。可見,信號的形成與特化了的感官密切相關。
  人類認識的實踐經驗證明,感覺的內容受到來自主體和客體兩方面的制約。盡管人的感覺信號是客觀對象的直接反映,在形態上最接近對象,但是如果沒有理性的參與和指導,仍無法區分物我,達不到把握對象的客觀實在性的認識水平。只有當認識發展到一定高度時,才可能自覺地區分感覺信號中的主客觀因素,達到客觀的認識水準。
  認識的起點是由各種感覺整合成的知覺反映形式,即外界的個別信號被不同的感官接受后,在大腦中樞整合成整體的知覺映象。感知覺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結果。一旦客觀事物在我們的感官所及的范圍內消失時,感知覺也就停止了。認識要繼續發展,就不能停頓于耳聞目見的有限時空。大腦對認識的作用愈來愈表現為間接反映的特點,這在感性認識的表象階段非常明顯。表象是客觀對象不再作用于感官時,記憶中保留的信號映象,是經驗的最初形式。表象經驗的特點,是它能突破個別感知的孤立封閉狀態,與不同時空的事物廣泛聯系,使認識繼續向前發展。
  認識過程中的表象化信號能引發人們的初級聯想,產生萌芽狀態的因果性、概括性認識。表象實際上只是記憶中的信號形態,而信號與對象間具有客觀的必然聯系,甚至可以說信號仍是對象屬性的一部分,因此表象信號受到對象物質規定性的嚴格限制。表象是一種不能超越事物現存屬性的認識,停留在表象水平的認識,是不可能反映事物一般的本質內容的。表象所依賴的感性信號,是對象屬性的直接反映,如蘋果表象只能顯示蘋果的具體形態,而不能揭示出它的一般本質,因為本質“并不是直接存在著的東西,而是一個間接的和設定起來的東西。”[2]
  總之,表象化的信號雖有一定的指代性,但還不是能脫離對象屬性的符號。若沒有語言和思維的加入,在它的基礎上是根本不可能產生反映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思維認識方式,也不可能構造出現實中尚不存在的理想世界。因此可以說,由感覺、知覺和表象構成的感性認識,是認識過程中的直接性認識。
  人類的歷史是從自覺地有意識地生產自己的生存資料開始的,正如馬克思在談到人類實踐與動物的本能活動的區別時所說的,建筑師“在用蜂臘建筑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3]。實踐要創造現實中不曾有的符合人類需要的物質產品,在創造之前必須首先在人的頭腦中觀念地形成。這種以創造性為特征的超前認識,必須借助于一種既不同于對象,又不同于自身的觀念中介物。這個中介物,就是符號。符合是由人類約定或創造出來指稱對象的標志物,其主要形式是從人類社會交往中產生出來的語言符號系統。
  符號與對象間不存在內在的被決定的必然聯系,它們之間的關系有一定的任意性。然而,正是這種任意性,使它可以凝聚豐富的對象信息。通過符號來反映對象,有以小喻大、以少喻多的特點。符號形式與反映對象間非決定性的聯系,為思維的創造性準備了條件。在感知中把特定信號與反映對象區別開是困難的,因為聲、光、形、色、味等等信號,就是對象屬性的直接作用;而把語言化的觀念與對象區別開則是容易的,因為語言符號只是一種指代性中介,而并非反映對象。使用符號為中介的認識活動,使映象和對象徹底區分開了,當人們借助符號來反映外在對象時,也就可以超越人與對象的實際相互作用,人們就可能在不和對象本身而只和代表這些客體的符號接觸的情況下反映客體對象。只有在對映象和對象自覺區分的前提下,人們才可能在意識中創造現實中尚不存在而合乎主體需要的理想映象,使認識走在實踐前列。
  理性思維是人類認識特有的能力,只有它才能達到對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認識。當人們能借助于語言把形形色色的現象概括到“物”、“我”兩個抽象符號的名義下,達到了主客體關系的認識能力時,才可以在認識客體時遵循對象自身的邏輯,不斷揚棄感性映象中的主體性因素,達到反映不以主體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的認識目的。抽象的理性思維的價值,就在于它能超出個別的事物現象,達到對實踐有指導意義的一般規律的認識。同時,理性思維又可以根據主體的需要,控制與運用規律,使之向現實的實踐轉化。這些對感性現實超越的認識,必須以符號系統為條件,因而才能反映事物間接性的本質規律。
  能過對人類認識過程的簡要考察,我們可以看出認識的直接性和間接性的關系是極為復雜的。就對客觀事物的現象和具體特性的認識來說,感性認識是直接的,理性認識是間接的;但就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而言,感性認識就只是間接的,唯有理性認識才是直接的。
  人類的認識在不斷地超出個人的局限性而走向社會化,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化的程度逐步提高。社會化的一個重要結果,是使現實的認識對象得到了巨大的擴展。認識對象如此之多,是任何個人甚至最偉大的人物,也不可能去直接地認識所有應該認識的對象。這個矛盾,只有通過社會化的主體相互之間的間接認識才能解決。認識的社會化,使認識主體與客觀事物之間的聯系變得間接了。在高度信息化的現代社會里,人們越來越多地和信息符號打交道,因而直接的認識對象常常是信息符號而不是現實客體。當然,人們認識信息符號并不是目的,而是為了通過這些信息符號,去了解其所代表的客觀事物本身,從而更好地認識它、改造它。
  間接反映在人類的認識活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首先,事物的屬性,必須在它同其他事物的聯系中才能體現出來。因此,“被反映客體的屬性、過程的特點,在與它不同質的反映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能夠得到充分的表現。”[4]從這個意義上講,對任何事物的認識,都必然具有間接性。我們要認識一種元素的特性,僅僅局限于這種元素本身,并不能真正了解它。只有在它與其他元素的反映相對比的過程中,我們方能了解它。同樣,對于一個人的了解,也不能局限于這個人本身,而需要在這個人同其他的人和事的聯系中,或者說在其他的人和事對這個人的反映中,才能了解清楚。
  其次,間接反映可以突破直接認識的某些禁區,從而擴大認識對象的范圍。例如,人體內部器官的狀況,是人們尤其是古人難以直接進行觀察的,但是,內部器官的狀況可以在身體外部的某些部位得到相應的反映。因而,從遠古時代起,醫生特別是中醫大夫就能通過觀察身體某些部位,如舌苔、脈相、手相、面相等等的變化,來了解人的健康狀況,并據此診斷病情。又如人的心理狀態,也是別人無法直接知道的,但是它能通過人的表情、動作等反映出來,于是人們通過直接觀察一個人的表情、動作特點等等,就能夠間接地了解這個人的心理狀態。
  由此可見,間接認識不僅擴大了人的認識范圍,而且也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
  我們認為,就現實的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活動來說,客體可以分為直接客體和間接客體。直接客體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即客觀物質世界,這是人們社會實踐活動的直接對象。間接客體包括精神現象及其產品,即精神世界,這是人們認識客觀物質世界的間接對象。
  直接客體是主體認識的直接源泉。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社會實踐活動的基本條件,是感性自然界,沒有對感性自然界的直接客體的接觸,就不可能產生認識,也就根本談不上會有任何創造。物質世界是人類活動的最基本的條件,無論人類實踐活動怎樣發展,不論自然界在何等程度上被改造成為“人化”的物質形態,外部自然界仍然是人類認識的內容和源泉。這是唯物主義最基本的原則。不承認為一點,也就否認了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這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原理。
  間接客體,即精神現象及其產品,也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對象。毛澤東說:“人的社會實踐,不限于生產活動一種形式,還有多種其他的形式,階級斗爭,政治生活,科學和藝術的活動,總之社會實際生活的一切領域都是社會的人所參加的。”[5]科學和藝術活動等精神現象及其產品,既然是人們社會實踐活動的對象,也就和認識主體有著對立統一關系,因而自然也就構成了主體認識的客體。不過,相對于認識的最終目標是客觀物質世界來說,精神現象及其產品只是人們認識的間接客體。
  人類在改造自然和社會的過程中,相互之間必然發生不以他們意志為轉移的各種聯系,既包括物質上的聯系,也包括思想、科學、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聯系,而人們這種精神的聯系,對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間接客體在人們認識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就愈加重要。人們看書學習,研究社會科學,閱讀文學藝術作品以及學校教育等等,都是以間接客體為認識對象的。“科學學”這門新興學科,就是以各門科學的知識體系為研究對象的,即研究它的體系結構和內在聯系,考察它的社會地位和功能,從而揭示科學發展的規律。間接客體又分為兩類,一類是存在主體頭腦內部的活的思維運動,它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實踐對象,另一類是主體思想活動的結果,它們以語言、文字、符號、尋音尋像磁帶、計算機存貯系統等物質外殼表現出來。
  盡管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認識的間接客體更加廣泛,但對于人類認識的總體來說,它畢竟只是認識的流而不是源。人類認識的源仍然是直接客體。間接客體作為社會實踐的對象,并沒有改變它的意識本質,即它仍然是第二性的東西。不承認這一點,就不是辯證唯物主義者。
   二、從認識的三維結構看認識的間接性
  過去,人們通常把認識當作主體和客體雙峰對峙的二元結構來考察,因為沒有主客體的分化,就沒有人類認識的起源。在人類出現以前,自然界無所謂主體和客體。但是,我們認為這還不能真正說明人類認識的本質。
  在人類形成以前,物質世界是主體和客體渾然一體的。人類是從有意識地制造工具的勞動開始形成的,有了工具這個中介才促成了主體和客體的分化,才有了嚴格意義上的認識。因此我們認為,人的認識具有主體—工具—客體三維結構,由此而導致人的認識和動物本能的根本區別。正如馬克思所說:“我們看到,工業的歷史和工業的已經產生的對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開了的關于人的本質力量的書,是感性地擺在我們面前的心理學”[6]。這里所說的“工業”,泛指人的勞動,因為“全部人的活動迄今都是勞動,也就是工業”[7]。這里所說的“心理學”,是借用費爾巴哈的說法,即認識論。
  主體和客體的分化,是物質世界自身發展的結果。我們知道,動物只是本能地以其自身的自然器官消極地適應自然,它只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根本不存在認識的主體和客體的問題。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就在于人能夠制造和使用工具進行有意識有目的地改造客觀自然界,以滿足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從這個意義上講,主體所創造的實踐工具和認識工具,可以說是主體和客體分化的標志。主體創造工具的目的,是力圖改造和占有客體。這種改造和占有,首先表現在觀念形態中,進而通過實踐產生出結果,并表現在實物形態中。
  主體以觀念形態占有客體,是從感官反映外物為起點的,在這點上,人與動物的反映沒有什么區別。人們認識區別于動物的反映在于,“自然界在人的認識中的反映形式,這種形式就是概念、規律、范疇等等。”[8]在這里,感官是自然賦予人的,而概念、范疇等認識形式卻是主體在自然能力和實踐基礎上為現實的認識目的而創造的認識工具。只有運用這些認識工具進行的認識活動,才是人作為主體的認識活動。主體以觀念形態占有客體,就是運用概念、范疇將客體納入自身意識之中,即主體以觀念形態去模寫客體。正因為主體的這種模寫是蘊含著實踐的目的并運用認識工具進行的,所以才決定了主體的反映與動物的反映帶有明顯的區別。主體的反映能在觀念中再現客體,同時又帶有主體的意向和目的,反映什么帶有主體的選擇性,怎樣反映帶有主體的計劃性,因此,反映的結果,也就必然包含主體的創造性。
  主體的認識活動,本質上是一種創造性思維。為了實現這種創造性的思維,主體要求獲得關于客體的更為豐富和具體的材料。這樣,單靠自然賦予的感官就遠遠不能滿足主體的需要。為了彌補感官的不足,主體進而創造了一系列物質形態的認識工具,以延伸和強化自己的認識器官。例如,觀察儀器是視覺器官的延伸和強化,各種形式的助聽器是聽覺器官的延伸和強化,計算機是大腦——思維器官的延伸和強化,等等。這樣,通過物質形態的認識工具作中介,主體以觀念形式去占有客體的能力就大大地加強了。
  主體無論是運用概念范疇,還是運用物質形態的認識工具去占有客體,都是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這是因為客體對象是一個無限發展著的對象,要占有它,是任何個體或任何時代的類主體都無法完成的,只能在類主體的世代的無限延續中才能完成。既然如此,為了使后人能夠在歷代主體認識的基礎上繼續完成新的認識,個體或一定歷史階段的類主體對客體的占有成果,就必須積累起來。這種積累先民們只是依靠意識中的記憶來實現,結果不僅記憶的東西十分有限,而且往往是只經過幾代之后,本來已經獲得的某些認識,便又不知不覺從記憶中消失了。這樣一來,主體對客體的占有也就永遠不能前進了。于是,主體為了積累和提高對客體的認識,創造了觀念形態的物化的認識工具,這就是書籍一類儲存信息的物質載體。每一代人的認識成果凝結在概念中,表達概念的語言文字已在書籍中把它們記載下來,這樣后人就可以運用此類認識工具,在短期內接受前人的認識成果,并以此為起點,從深度和廣度上擴展對客體對象的認識。因此,人類認識的起點便一代比一代高,這樣才能實現在類主體的無限延續中,以觀念的形態去占有無限的客體,從而實現主體和客體在認識方面的統一。
  概言之,主體對客體的認識關系,是通過認識工具的中介進行的。認識工具分為概念、范疇一類的主觀認識形式、物質形態的認識工具和觀念的物質載體這三種最基本的形式。考察作為主體和客體的中介的認識工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在它看來,離開了認識工具的中介,認識問題便只能停留在舊唯物主義的消極被動的直觀反映論的水平。因為主體認識的能動性、社會性和無限性等觀點,不引進認識工具就無法說明。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主要區別之一,是認識的能動性問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人的認識是自覺能動的認識活動。主體認識的這種能動性,不僅表現在它是有目的的認識活動,而更主要的是表現在它是一種創造性的認識活動,即集中地表現在主體創制認識工具和運用工具獲得關于對象的認識這一點上。為了實現認識目的,主體必須創造相應的認識工具,運用認識工具通過實踐干預自然過程,使自然過程在人工的參與下顯現出來,從而使人獲得關于該過程的認識。人類的許多科學認識,都不是對自然界自發過程的認識,而是對人工迫使自然界產生的過程的認識。這種過程,離開了人就不會產生。這是主體認識能動性的確證。例如對原子核內部結構的認識,就是通過人制造的高能加速器實現的。如果單純用主體的感官去反映諸如原子核內部結構這類客體,是根本無法實現的。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舊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另一個主要區別,是認識的社會性問題。舊唯物主義僅用感官直接地反映外物,來說明人的全部認識活動。因為感官離不開個人的身體,所以他們的認識也就永遠局限于個體之中,故此,他們根本無法理解人類認識的社會性問題。
  認識工具與感官不同,它是社會性的存在物。任何認識成果,只有積淀在認識工具上,才能成為社會的共同財富。認識工具是社會共同創造、共同使用的,只有通過認識工具,才能使個體認識聯結為社會的共同認識。離開了認識工具,認識的社會性就無從談起。
  如果不考察人類制造的認識工具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就不能解決主體認識的有限與無限的關系。主體認識的無限性,也應歸功于認識工具。人類認識的無限性之所以成為可能,就在于每一代人的認識成果都結晶在認識工具之中了。在一定意義上來說,認識工具正是思想的客體化。思想一旦用認識工具客體化后,它便又成為別人和后人的一種思想客體。主體認識的無限性,只能用思想客體的無限發展來說明,也就是用認識工具的無限發展和完善來說明。
  總而言之,主客體的分化,認識工具的介入,使人的認識逐漸地由直接走向間接,并且認識越向前發展,認識工具就越先進、越復雜,甚至出現了多級性的認識中介。這樣表面上看來似乎是主體在越來越遠離客體,使人的認識更加間接,但是,實際上是人的認識在逐步深化,在透過事物的現象,深入事物的一級本質、二級本質及更深層次的本質。這樣就使人的認識由直接到間接,又由間接達到更高層次的直接,即由直觀經驗性認識到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理性認識。這就是人類認識發展的總趨勢。
   三、超前認識也是一種間接性認識
  超前認識也是一種間接性認識,因為它認識的是未來,而不是眼前的現實;超前認識是一種具有預見性的認識與理論,它對于人們未來的實踐具有指導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認識的深化,未來學、預測科學的興起,認識的超前現象越來越突出,并愈益顯示出它的優勢。因此,深入地研究超前認識的性質、特征、目的、過程、作用和方法,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向哲學理論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它不僅對指導未來社會的發展有重大的實際意義,而且也為發展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指向事物發展的未來、指向人們實踐活動的未來,這是超前認識的一個顯著特點。超前認識是未來事物和未來活動的觀念存在形式。它是在未來的事物和未來的活動還沒有成為當代事物和當代的活動的時候,人們就已經觀念地反映了這些事物和活動,使未來的事物和未來的活動“超前”地存在于人們的觀念之中。人的認識對于認識對象存在的這種“超前性”,正是人的認識的主觀創造性、主觀能動性的一個重要表現。
  和對現實的當代事物的認識所不同的是,超前認識的主要形式是假設和想象。未來的世界并不現實地存在于當代的世界,但人的主觀卻能運用假設和想象等形式,在主觀之內“創造”出未來的世界,“創造”出當代并沒有的但將來卻可能有的世界。想象是一個巨大的力量,它超越現實,展示未來。它使未來超前地“存在”于觀念中,使未來象現實一樣被人們把握,并能讓人們看到如何更好地趨向、生活和奮斗于這個世界。想象所展示的各種未來圖景,使人們更可能在未來的諸多可能性中作出抉擇,為人們未來的行動提供一個方向性的意見。超前認識的主要作用就在于,為了將來的世界更能滿足人們的愿望,體現人們的意志,提供觀念上的依據和力量。
  超前認識是人們關于未來的主觀創造,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創造性發揮。超前認識創造的程度,比當代的認識高,比如感性認識、理性認識等大多是面對當代的現實進行創造,把當代現實的客觀系統通過主觀創造,轉變成主觀的觀念系統。超前認識則是對暫時還不存在的現實進行創造,把未來可能存在的客觀系統通過主觀創造轉變成主觀的觀念系統。把不存在的東西當作存在的東西來創造,這就要求有比感性認識、理性認識等更高程度的創造性。只有具有較高程度的思維能力和科學素養的人,才能進行有價值的超前認識。這也就是說,超前認識的特點是需要較高層次的思維品質。
  超前認識的另一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認識對象的不確定性,是超前認識具有不確定性的客觀因素,而認識主體所具有的能力及其在超前認識形成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的局限,則是超前認識具有不確定性的主觀因素。超前認識主要是一種主觀之內的思維操作,是主觀之內關于未來發展與行動的超前預演,是未來發展與行動的種種可能性,以“現實的”形式存在于主觀之內的過程,同時又是對這種種可能性所包含和具有的現實性,進行主觀之內的比較、鑒別、選擇,從而尋找出在主體看來最具有現實性的可能性來,作為未來的現實而加以把握,作為未來要達到的現實而加以改造。因為這一系列的環節和過程,都只能以“如果……那么……”的形式而存在,所以這種形式本身就是不確定的。超前認識本身帶有想象性,而想象所創造出來的形象,因為是關于未來的形象,形象本身總帶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顯得不夠完整,不夠具體,只是一種抽象的形象,所以必然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任何形式的超前認識,由于其具有不確定性,因此不可能,也不應該作為指導未來實踐的唯一依據,而應隨著未來實踐的到來而不斷地再認識,不斷地根據新的情況和新的認識,進行必要的修正。
  作為一種認識形式,超前認識有它自己發展運行的內在邏輯。首先,它要在主觀之內設想出未來世界的圖景,回答未來的世界將是什么樣的問題;其次,它要在主觀之內的這些圖景中,尋找出人的能力范圍和對人的愿望滿足的限度,回答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和多大范圍內認識、控制和改造未來世界的問題;其三,它要在主觀之內設想出人們改造未來世界、使其存在和發展更能體現人的意志的一般途徑及條件,回答人們如何認識、控制和改造未來世界的問題。這三個層次就是超前認識的內在的邏輯結構和運行軌跡。
  超前認識的目的,就是把握世界的未來。可以說它是感性認識、理性認識的必然發展和延伸,是建立在對現實的現象方面和本質方面的認識基礎上,運用假設、想象等思維形式,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主觀地創造出未來的世界,讓未來的世界以和現實相同的形式,超前存在于人們的主觀之中。人們力求掌握事物的整體,掌握事物發展的全過程。就超前認識的邏輯來說,認識事物的過去和現在是起點、是中介,認識事物的未來是目的。
  超前認識總是帶著人們的愿望進行的。在創造出未來世界的各種圖景之后,主體就先假定這些圖景都是未來的現實,然后以人們的主觀愿望作為評價和選擇的標準,對這些假定的未來現實在主觀內進行審視,把原來的創造結果當成現在的創造對象進行再創造。通過這個過程,人們在未來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愿望,或者拋棄、修正了自己的愿望。愿望也就是主觀的未來。超前認識在這里,就是要把這個主觀的未來,放在依據客觀事物自身的邏輯而創造、設置出的未來之中進行比較,看這主觀的未來在這可能的客觀未來中處于什么樣的位置,看它們之間有多大程度的一致性,從而推斷出這個主觀的未來具有多大程度的現實性。超前認識超前地把人們的愿望展示出來,使人們在對比中看到自己愿望的未來情景或必然結果。
  超前認識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指出人們未來活動的方向以及一般途徑,并超前認識和掌握人們未來行動的現實條件,可能利用與創造的各種條件,從而在觀念上為人們提供未來實踐的條件。如果不能回答在未來世界里人們應該如何行動的問題,那么目的就不會達到,超前認識也就不能成為真正的超前認識。
  實踐是有目的的組合運動,在超前認識中,主體要設計出未來人們對各種條件、因素的組合運動,設計出未來人們行動可能的并且是可用的方法。對可能的方法進行價值評判,超前預測,比較分析,選擇出在主體看來最有效的方法,預定為未來人們行動所采取的方法。
  實踐目的的實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目的的逐步展開才實現的。在超前認識中,主體要超前認識到未來的實踐活動的程序,主體就要把實踐目的即未來人們所要達到的境界在主觀意識中具體化,在主觀意識中預演未來人們行動的全過程。這種預演是多次地進行的,因而這里同樣存在著多種可能,主體只有在預演了種種可能之后,才能進行觀念的比較,看哪種邏輯步驟更科學,更行之有效,才把它確定為未來人們活動的邏輯程序。
  在超前認識中,主體應該認識到人們未來的活動將會有些什么樣的結果,這些結果是否是人們真正能達到的,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應該的,它們和實踐活動的目的之間究竟是什么樣的關系。通過這些復雜的內部活動,主體就較清楚地認識到人們未來的實際目標。
  由上可知,超前認識是關于未來世界以及人們未來行動的認識,是對未來的預演,是超前認識未來的各種可能性并比較它們的現實性和選擇某種現實性的復雜活動。
  超前認識的本性就在于它能否定自身的形式,使自身主觀之內的預演活動變成未來的現實活動,變成主觀之外的客觀活動。超前認識在自身的形成過程中,就包含著否定自身的因素、超越自身的內在依據。超前認識在不斷地展開自己的邏輯中,形成自己的結構與整體,即經過主觀之內的思維操作的復雜過程,來達到關于未來的全面認識。超前認識立足于現實之上,但它總是要超越現實,達到未來。超前認識在對現實的深刻理解的同時,也內在地涵蘊著對于現實的深刻變革;它在對未來的全面設計的同時,也內在地涵蘊著對于未來的全面趨動。
  通過對超前認識的性質、特征、目的、過程、作用和方法等諸方面的考察,我們認為超前認識的價值,就在于把人們的目光和行動引向未來,從而超前地將未來置于人的認識論范疇。
  注:
  [1][5] 《毛澤東選集》合訂本,第264—265、260頁。
  [2] 黑格爾:《小邏輯》,商務印書館,1980年,第241頁。
  [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頁。
  [4] [原蘇]б.с.烏克蘭采夫:《非生物界的反映》,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
  [6][7]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7頁。
  [8] 《列寧全集》第38卷,第194頁。
   責任編輯 葉峻
  
  
  
煙臺大學學報:哲社版18-25B1哲學原理張浩/劉銳19971997 作者:煙臺大學學報:哲社版18-25B1哲學原理張浩/劉銳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2:00:32

[新一篇] 試論歷史學的科學性與真實性問題

[舊一篇] 試論哲學的存在方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