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中國改革史上的2015(下)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今天的中國制造業正在發生一個很大的變化,這個變化是由三基本特征所構成,未來的中國地區值得投資的,或者說制造業轉型的一個方向,是由三個關鍵詞所構成的。第一叫做專業公司,他在一個專業領域里面扎根的非常深,我這次去沖繩買了一個日本的保溫杯,去網上查了一下,這家保溫杯公司做了多少年?做了82年。就這么一個看上去沒有什么技術含量的公司,做了82年。未來一定是像這樣一些專業性的公司。第二無論你是哪一個行業的制造型企業,必須要完成信息化改造。運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企業內部所有的流程,供應鏈、生產線、OA、財務流程、學習流程進行改造。同時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你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由此形成第三個關鍵詞就是小制造。由中國madechina的模型變成小制造。

未來新增長的動力是新實業,新實業和舊實業的區別在哪里?我認為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觀察點。第一個觀察點所謂新實業,這個產品無論是水也好,無論是手機也好,無論任何東西,終端商品的定價必須要跟成本脫鉤。這是新舊實業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水嶺。第二一個重要的特點是所謂的新實業是一個由制造到消費的一個供應過程,變成由消費者到制造商的一個反向過程,由一個B2C的過程,變成一個C2B的定制化的過程。我們這次在深圳請了幾個日,有兩家企業都有這個特點,一個是家居企業,一個是服裝企業,他們通過定制化,消費者信息改造的關系,成為了這個行業中利潤率最高、成長最快的企業。這是一個大的變化。

我們在順德采訪過一個企業,后來還專門幫他做了一本書,這個企業不太大,不知道聽說過沒有,上品宅配,這次深振業請他們的董事長歷練住來講,順德是做辦公家居和民用家居最大的集散地。我們去的時候發覺幾乎都是哀紅一片,但是這家企業在順德每年都保持30%幾的增長,三個老板有兩個做IT出身的,他們也賣家居,以前順德的家居公司怎么賣家居的?順德也沒有木材,就是把全中國的大木材買過來,然后分銷,分銷到各個家居市場去賣。賣了以后這個家居賣不掉怎么辦,然后貼個牌子打2折,打3折來賣。上品宅配在三年前開始做銷售,他們給每個銷售員買一個ipad,到這個店的時候你會看到一堆拿了ipad的年輕人,問你,你家有多大,我家有120平方,客廳有多大?25平方。打算花多少錢買家居?25萬。風格是什么樣的?日式、歐美的。我喜歡日式的風格,把這些信息輸入到電腦里面會出現一系列的家居,然后你的客廳25方,有一個虛擬25方的客廳,3維的,紅色的家居放在這個角上,你看配不配,然后給你配起來,面板放在邊上你看這個面板好不好,通過訂單式的方式,最終形成一個25萬的訂單組合。你看是不是這樣的,是這樣的。然后付了訂金進行生產。想想挺簡單的。但是我講的每一句話都意味著這家企業的生產線和供應流程需要進行全面的再造。當這個訂單發送到順德的時候,家居生產的銷售已經完成了。

我們請了山東的一個公司,去年到今年張瑞敏去了5次。叫紅綾,他是二代,老爸年齡很大了,二代是一個80后,在二代的領導下整個公司完成了一個服裝再造。我們做襯衫,做運動衫都是幾千件、幾萬件、幾十萬件做,他可以為個人完成一個服裝定制,整個供應鏈生產線可以完成。根據你的體型量好,通過信息傳到后臺,可以幫你做出來。

服裝業也好、家居也業已都是36年來中國制造業的一個基本牌,打到今天已經沒有任何錢可以賺了。

這個案例是在河北發現的一個案例,很有意思,做浴缸的,這個老板聽我的課,他說我的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大家知道做浴缸是一個很小的行業,你買了一個浴缸也不太會換了,我說是這個行業里面排在第三位的,我的利潤是前面九家加起來之和。可以做到這一點。他很簡單,買這個浴缸的時候給你賣一個APP給你,賣一個客戶端給你,這個客戶端里面會推送一些養魚的信息,我們都不太會養魚。又會推送給你我們從澳大利亞進了一批新的魚,或者說我們最近剛剛拿到德國做的魚飼料,你要不要。然后說你買我的浴缸兩年了,需要清洗了,我馬上派人給你清洗。通過信息化的手段完成了一次售后增值服務再造,通過售后服務方式獲得了利潤。這家不是一個浴缸企業,變成了一個服務公司。

我們在泉州見到了旁邊的第三個案例,各位知道泉州是中國做服飾和運動鞋最多的一個地區,泉州有13家的服飾企業,我去年年底去的時候,剛剛有一家香港的上市公司老板跑路了,欠了6多個億下來。泉州經濟很差,他們的發改委主任請我吃飯,我說2014年泉州經濟發展增長主要靠什么?他說泉州60%是靠固定資產投資。想想都很可悲。一個傳統制造業那么大的一個區域,經濟發展靠什么?靠政府修馬路、政府進行投資,所以經濟之差可以感覺到。

我們在這個地方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案例,去年有一部電影叫《親愛的》,陳可辛拍的,講一個走私兒童的故事,趙薇演的,這家企業的老板看到這部點因眼淚往往的跑出來,把他們研發部的經理叫過來,說回家看電影去,看《親愛的》,看看親愛的和我們有什么關系。研發部的經理看完電影眼淚汪汪的跑出來,就跟他低下的人說,看看我們和《親愛的》有什么關系。去年12月份他們研發出來全世界第一雙跟互聯網有關的運動鞋。這個鞋子里面放了一個芯片,百度運營商幫他們跟一家運營商談了三年的協議,這個鞋子和手機有關,你帶了這個孩子到花園里面去15米以外手機會振動,小孩離開了,如果小孩被抱走的話,芯片里面有整個全球定位系統,可以幫你找到這雙鞋子在什么地方。其實也不是特別大的創新。無非在中國才可以賣的掉。

很簡單的技術創新和很傳統的制鞋企業的結合,造就了全球第一雙跟互聯網有關的運動鞋。這是在制造業領域里面看到很有趣的景象。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來講,我認為中國是沒有所謂的傳統產業的。

昨天在上海見了一個老板,也是中國現在所有資本人都在追的老板,華大基因的汪建,他們干的不是傳統,就是一些所謂叫根本性創新。中國現在也需要。在中國的西北地區、在新疆用基因技術種小米,中國建國的時候,我們的小米面積有3.5億畝,到今天只有三千萬畝了,大家都不愿意種小米,因為小米產量低,他們用基因的技術種小米,小米跟玉米比的話,小米的用水量只有玉米的1/3。產量很不穩定,用基因技術種出來,花了兩年多時間,現在在陜西、新疆種。小米的產量已經可以達到玉米的產量了。績效提高可以六倍,所以新疆最近給了他兩萬畝地種小米。這種是根本性的創新,因為他確實有一些基因技術,但是絕大多數,99.9%的傳統制造業的消費企業是沒有這些技術的。要通過信息化革命的手段進行再造。

第二發生的變化是消費就是所謂的新消費,現在做零售的老板們日子都有點難過了,未來有一個錢沒有得賺,就是信息不對稱的錢,所以靠做信息不對成生意的人錢都得賺。我的家鄉在杭州。杭州很長時間里面是單位銷售額最大的一個商城叫杭州大廈。杭州大廈去年的零售額,一個平方米的零售額才被星光百貨超過,90年代開始就中國第一。杭州很長時間出現一個情況,一個小姑娘在杭州大廈里面租柜臺,賣女裝,女裝來自于哪里?來自于幾公里以外的四季青服裝市場。在四季青服裝市場批發一個一百塊錢的裙子,隔兩條馬路開一條專賣店可以賣200塊,再隔兩條馬路到中型商場可以賣400塊,在杭州大廈里面可以賣2000塊。很長時間靠信息不對稱賺錢。未來就很麻煩,未來所有的銷售額和制造平臺之間的,原來有總批商、零售商、零售服務商,所有的這些生意未來大概都沒有了,直接由制造到平臺。這是很大的賓館。

第二個變化未來零售最近兩年還是要感謝馬化騰他們,特別是前年推一個紅包,每年過年紅包,手機發紅包帶來的最終結果是什么?結果是現在我爸爸70多歲了,都開始學會用手機支付了,今年被他的外孫和孫女給逼死了,教他玩手機。70歲是大學教授,以后完全out了。沒有辦法,裝了一個微信支付,今年通過手機微信給廣東的孫女發紅包,還搶紅包,老爺子還搶不過人家。隨著幾輪搶紅包以后,包括阿里推出零售店里面用掃碼槍直接掃支付寶可以做,未來的支付體系也被搶掉了。

現在對零售商來講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現在的年輕人對商品的購買認知不再通過廣告模型了,現在如果問一個90后、00后的小孩,我跟他講,上海現在有一個地方吃蛇很好吃你可以去吃,他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到大眾點評去看評論,你說一部電影很好看,他干的第一件事到時光網看影評。一本書很好看,到豆瓣去看評論。所以那種從上往下,當年李寧、娃哈哈、史玉柱賣腦白金,這種硬廣模型都失效了。所以變成做零售的老板們日子很難過。

過去兩三年里面,從2011年開始,江浙滬這一代的商鋪價格開始下跌,很多地方的中心地區的商鋪價格下跌了30%左右,交易價格下跌了一半左右。今年在座的朋友們如果手上有商鋪的話,其實最好的拋售時間是在2011年到2012年。現在就比較困難。

大家看到這個洗衣店的老板叫張榮耀,1995年開始洗衣店,暗無天日不賺錢,結果兩年多年前他跟下面一個人講,想想看我們這個洗衣店跟互聯網有什么關系,沒有關系的話我們會死掉的。他下面的年輕人就開始想破腦袋,終于想出一個關系點,開發了一個產品,去年這個產品估值為2個億,騰訊去年7月份投了兩千萬,騰訊投融倉的時候,整個金融界都覺得很神奇,怎么投一個洗衣店。12月份第二輪估值為6個億,一個洗衣店。這個洗衣店兩年前開始了一個產品,叫一帶洗,開發了一手機端的產品,一袋洗,如果住在這個店的附近,可以到上面去提出需求,說我要有衣服要洗,這個店的店員跑到你家里來,給你一個布袋子,就你能塞多少,你可以塞進足夠的東西,把帶子系起來,99塊錢,48小時之內給你洗好,弄好,送到你家里來。風險投資兩輪完成了。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做這樣產品的一些企業和服務。右邊看到是一個北京的小伙子做的,做美甲的,現在很多女孩子到了中午、下午的時候睡著了,沒事干,上這個APP可以搜附近的美甲師,他就會拿著一個箱子,跑到你面前給你修指甲,說一些討好你的話,你長的多白、多好看,拿80塊錢就走掉了。他就做了一個美甲的平臺叫河貍家。

中間這個案例是一個90后南京小姑娘的案例,李克強講創業,她是盱眙人,臺旁邊做了一個賣小龍蝦的服務號,臺說我家祖祖輩輩做小龍蝦,特別好吃,我們去調研的時她一天可以賣掉一千份,她的東西確實不錯,口碑好,這是在服務業發生的變化,都是做的一些小事,但是完成了一些商業模式的再造。第一是重度垂直,未來的百貨業、零售業是縱度化的東西,第二他跟社區形成了場景性的關系,第三是O2O,線上線下結合。

去年四季度的時候,杭州大廈周邊還有幾個大樓,銀泰、杭州百貨,也之中國最反華的一個百貨區,去年四季度的時候,這個區叫下陳區,用400多萬WIFI都覆蓋掉了,在全國請了幾個做電子商務的專家,有5個人在阿里巴巴開會,當一個商業區被WIFI覆蓋掉以后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第一個重大的變化,當WIFI把這個區覆蓋完以后,商鋪的價格會被重估,今天來很多女生,可能都有商鋪,我們原來認為好的商鋪是什么?就是轉角或者地鐵口的,或者商場進門的地方,比黃金還貴。當被WIFI覆蓋以后,任何一個年輕人跑到這個區域,得到的第一個信息是什么呢?你愿不愿意想用這一代的免費WIFI,當你愿意以后你的桌面就被控制住了,當被控制以后,突然有一天第八幢樓的807房間,或者某一三樓的商鋪有一個促銷活動,或者說范冰冰來了,你愿不愿意參加活動,你就直接繞開所有的商鋪,直接去了。你的消費動機就被徹底控制住了,隨之帶來品牌,品牌在整個區域中怎么傳播?

比如說下午兩點你想看電影,有兩張電影票,你花一分錢就可以買到兩張電影票,你就一個人,可以在WIFI社區里找有沒有人愿意拼,跟我一起買電影票。還有很多預約服務,這是信息革命對傳統零售業所帶來的一些新的變化。

然后在這些變化的過程中,2014、2015年在消費領域還發生了很大的一件事,就是發生了消費世代的突變。我是作為一個消費者突然感知的這個事情。我有一次碰到胡潤,胡潤在1997年開始在中國做富豪榜,我也幫他出過書。我就問他,我說你們研究員回去算一個賬,1978年到今天,30多年的活著的中中國里面,在這一輪改革開放中,最大的獲益人群是哪一個年齡段的,他回去幫我查一下,大概說1962年到1975年之間出生的人。今天在座的很大一部分是這個年齡段,這是一輪改革開放最大的獲益者。仔細想想也差不多,這一波人沒有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對我們來講是一個記憶,我們高中畢業就經歷了嚴格四年大學教育,大學畢業以后因為我們懂互聯網、懂計算機、懂英語,懂很多新的技術工具,很快就把老一輩給干掉了,我們二三十歲的時候,這個國家的產業經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GDP保持每年9%以上的增長,確實我們這一代人享受了這一輪改革上半場幾乎所有的福利。然后我們就用我們的審美和我們的價值觀制造了中國當今的商業世界。所以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的商業行為,商業消費,哪怕是一些建筑格局、建筑審美都是由60后到75年這一波人所決定的,我們現在最有錢,我們無比的有錢。

這一代人里面居然有三個人在30歲的時候成為中國首富,很難想象,財富在我們這一代的人的聚集和爆發。

但是問題是當我們這一代人成為最大主力的時候,我們突然發現流行消費跟我們沒有關系了,這是這兩年發生很大的一件事,這里給大家看兩部電影,一部叫《歸來》,我看完以后覺得很好看,這是張藝謀出了三槍三笑以外,很好看的片子,票房只有一億多,我完90后為什么不看這個電影呢?他們說看不懂。一個女的舉了一個牌子火車站門口,天下男人都死光了。戀愛觀、審美觀很難以接受。他說吳老師,你看海報我們就不認識,90后不認識繁體字。所以我跟很多拍電影的朋友說,你們打廣告的時候不要寫繁體字了。右邊一部電影叫《小時代3》,我被我女兒拖著去看的,我被我女兒拖著去看《小時代2》,我覺得挺好看的就看《小時代3》,我實在很難忍受這種片子。因為陪著女兒,就不好意思走,就玩手機,電影看完了,手機沒電了,但是它賣了6個多億。

這兩部電影看完以后在2014年我終于知道一個很殘酷的事實,就是一部商業電影暢銷不暢銷已經跟我沒有關系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審美和商業電影已經完全脫鉤了。最近馮小剛也在罵,《爸爸去哪兒3》,賺了6個多億。我覺得最近最能跟德尚時尚的是周潤發,看《澳門風云2》,我們當年那么喜歡的人,現在糟蹋朝這個地步。也不化妝,年齡也不大,才60歲,我60歲肯定沒有他那么老,但是票房9個多億,說明他很能趕得上時尚。這個世界需要一種自黑精神。

右邊這兩個小孩,也是我去年很受刺激的兩個小孩。我有一次問我女兒你最喜歡的男歌星是誰?她跟我講陸寒。我都沒聽說過這個人。我寫文章寫到他,我還專門托人去見他,就是長的很普通的一個干干凈凈的北京小男生,一米七幾。很天真,你只要一講,他就這樣看著你。我女兒跟我講我不知道他。然后我從網上去查他。我們都有微博,我是怎么吃驚的呢?查了兩個人的對比微博,微博有一個女的叫姚晨,是微博女王,有六千萬還是七千萬的粉絲。去年件事她前夫說她出軌,到她微博里面去查,新聞發生的時候微博下面有很多的跟貼,有多少條?40萬條。去年11月之前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北京小男生,去年發了一個微博,“我回來了,我回來了”,四個字,1362萬條跟貼。我們今天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這個人,1362萬條。他有一個貼吧,貼吧里面百度給我講,我讓百度給我調數據,我不相信。百度給我調了一系列的數據,他也是百度去年跑出來的第一名。百度也一個貼吧,現在每天小男生、小女生每天跑到貼吧里面報個道,“我來了“,有多少人?20萬人,每天有20萬人無聊到跑到他的貼吧“我來了”。昨天伊利股票大漲什么原因?因為伊利宣布他當代言人了。昨天的事。

右邊那個更神奇,是個網絡作家,這個世界已經隔離到什么的地步?去年有一個網站,全國請了四個閱讀大師,我是其中一個,另外一個是中國作協主席鐵寧,還有一個是湖南衛視的主持人何炅,蓋有一個小孩,我們在臺上站上去,站好以后,鐵主席最后一個到,跑到臺上說你叫何炅吧,大家都在笑,鐵主席不看湖南衛視。這個小男孩就臉紅了,他是1989年生的,他說我不叫何炅,我姓天,叫天殘土豆,不知道沒有聽說過。這個人是2013年盛大文學排名第一的網絡作家,他去年拿了3000多萬的版稅,小說點擊量是6個億。鐵主席現在如果出一本小說,我把腦袋擱在桌上,能夠賣掉三萬冊了不起了。他們那一代作家里面現在賣的最多的是余華和書童,大概在五萬冊左右。我講這句話不是瞎說的,我問過人民出版社的。那個小孩賣一本書可以賣一百萬冊,但是我們不知道他,在座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吧。

這說明什么呢?這兩年發生的事在突變,第一個80后和90后,開始主導了中國的消費潮流,原來都是我們干的事,我們說喜歡什么樣車的款式,這個車就包賣,我們說喜歡什么樣的電影、什么樣的歌星,都包賣,現在我們說了不算了,我們的孩子們說的算,他們花著我們的錢,搶走我們的話語權。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這個世界出現了圈層,我們為什么不知道陸寒,鐵主席為什么不知道天殘土豆,因為出現了圈層消費,我們都是活在圈,我喜歡高爾夫,在高爾夫圈層,我喜歡旅游、喜歡攝影、喜歡理財,都有各自的全層,我活在八圈層里面,圈層里面有一些神奇的任務、大格局的人物,在另外一個圈層里面都是默默無聞的人,都不知道的人。未來的大眾明星、大眾品牌就不存在。小虎隊有沒有,造型、模型和陸寒非常像,但是小虎隊的傳播模型和陸寒完全不一樣的,他不做大眾傳播,在幾百萬的粉絲里面已經非常有名了,他是4月份的生日,去年4月份生日的時候有人花了60萬塊錢在北京三里屯租了一個大的廣告柱祝賀他的生意,你都不知道是誰。他在粉絲里面造成一種傳播以后,反向造成公眾傳播,公眾傳播是被動的傳播他,就像我今天在這里被動的傳播陸寒一樣的。我當時見陸寒同時見的是中國區《巴莎》的總編,《巴莎》是建刊以來從來沒有男人上封面的,因為是女人的產物,拒絕放男人。為什么放呢?他說因為我們都愛小鮮肉,所以他是一個消費品,不是一個男人。

所以這是一個消費領域里面正在發生的一個事情,80后90后掌握消費的主導權。

問題是今天來很多的企業家朋友、管理者朋友,當終端消費的話語權被逐漸突變型轉移的市我們有沒有可能理解這些80后、90后呢?我在看完小時代3的時候,我很長時間思考一個問題,我能理解我的女兒嗎?當我想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一件事,我有沒有理解過我的父親呢?我次生沒有理解過我的父親,所以我此生大概不能理解我的女兒。怎么辦?我還要跟她共同活在這個地球上。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把世界交給他們。

所以我最近在一些場合和企業家交流的時候,我有一個剛性的數據供他們作為參考,我說回到你的公司里面,把你的中高管朋友們召集在一起,你一二三四五點點看,80后的比例有多少,低于30%的你就是一個老企業,無論你是做IT的,做網游的,做鞋子,做襪子的,超過50%的你是一個跟上這個拾掇的企業,所以我率先在我的藍獅子出版中心就開始改造,現在的副總是1985年出身的小姑娘,我去年做了一個自媒體,有一些朋友用我的自媒體。自媒體造的時候,現在跟著我做自媒體的有7個小孩。最大年紀1987年,最小的1991年,三個應屆畢業生,學什么不專業,你熱不熱愛這個事情。我跟他們有巨大的代溝。這個代溝不可消迷。我有一個890一個木偶,他們跟我進的一個規矩,這個木偶講的每一句話我不能修改的。剛剛開始做的時候就發生了兩件事,這個890小孩講了一句話,花澤淚。我說這是誰呀?是一朵花還是品牌?還有一句話“吳老師你造嗎”,我市當總編輯出生的人,就怕了,說“吳老師你造嗎?后來去查百度,就知道了“你造嗎?就是你知道嗎?所以890所有的話,所有的文章跟我都沒有關系,完全不理解那些事,我是搞財經的。但是如果沒有那個東西的話,我們的點擊率就不會那么高。現在我的公號用戶里面60%是80后,怎么辦呢?我們就在妥協。所以未來在座的60后、70后朋友們,跟你們公司的80、90后一定有一次痛苦的妥協。

去年在我的頻道里做過一次專題,銀行去哪兒呢?很多銀行界朋友都說我胡說八道,不懂銀行,危言聳聽,我在那次節目里面,我說銀行是由哪些業務構成的,負債業務、終端業務、網點業務、銀聯等等,我用25分鐘的時間告訴大家說,這些東西在未來幾年會被一一消解掉,庖丁會解牛。今天大概很多朋友相信這句話了,金融業正在面臨巨大的變化,中國的金融行業在未來是一個充滿著黃金般機遇的行業,同時也是面臨著一個重大的變化。一方面銀行的市場化革命開始了。去年四家民資銀行已經審批過關了,這次兩會,銀監會主席說,民資銀行的數量不予限制。那就是未來的市場化力量會進入到銀行系統來。我們的利率和匯率的改革會大幅度的推進,這次周小川兩會上也講了,今年很可能利率上限部分會取消。第二是互聯網力量對傳統銀行模式的沖擊現在已經是革命性的。隨著我爸爸70多歲的人都是用手機發紅包的時候,你想想看支付已經發生革命性轉移了。

十多年前的時候我跟一些銀行界的朋友討論過一個事,說外資銀行、民資銀行對我們這些人中農工建五大行的沖擊,哪個點上發生這個戰爭?大家當時討論比較多的是網點服務、私人銀行業務,信托產品,混業經營。討論比較多的是每一個點大家都像打仗一樣這些點上,然后在這些點上形成一些防御體系,我們中農工建交五大行的收益、江山就千秋萬代了。但是問題是這個世界上發生的事,未來消滅你的人永遠不在你現在的名單上,誰也沒有想到短短幾年時間里面,當年就根本不在名單上的這些互聯網公司,那么小的P2P企業,通過支付這個環節開始切入。誰也沒有想到。

我記得去年3月份的時候,招行和阿里、騰訊三家聯合宣布推出虛擬信用卡。48小時以后宣布暫停。如果當年不宣布暫停的話,很可能今天我們坐在這里演講的時候,在國家會計學院演講的時候,我們的口袋已經沒有信用卡了。但是虛擬信用卡在中國遲早會推進,銀聯自己虛擬信用卡體系已經做完了。所以這是一個金融業正在發生的變化。就是整個金融業一方面遭到了市場化力量的重大沖擊,第二方面市場化和互聯網兩頭夾擊中國的金融業,銀行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混業經營改革。中產階級消費能力開始大規模的爆發,消費信托、消費信貸等等這些業務在發生,去年以來P2P是很蓬勃的景象。我有一個直覺,在2014年各位很多都是來自于金融系統,我們的金融監管部門對P2P大概采取了一個放任自由的狀態,幾乎沒有任何的監管。直接造成了一個民間金融蓬勃發展,這一輪發展應該是1993年朱熔基金融業整頓以后20來年以后最大的一次民間泛濫,今年會有很多人跑路。這大概也是一個野蠻生長的過程。

在這幾年內金融行業會發生很大的轉型。由三個,第一網絡銀行、第二在線支付,第三大數據管理。網絡銀行、在線支付現在都已經變成事實,接著看大數據管理在多大程度上沖擊我們的傳統業務。去年6月份的時候阿里聯合了去年6家銀行,它的P2P部門,推出過一個業務,阿里現在有兩塊,一塊是B2B,前面講的1999年創業的時候阿里就是B2B業務,上市是在2007年,我記得是13.9元。上市以后Madechina很奇怪但是命真的非常好。2003年做了一個淘寶和支付寶,成為阿里的主要業務。所以今天去杭州參觀阿里巴巴,他會問你參觀那一塊,一個是在網易的邊上,這個部門過去所有人是只出不進的,慢慢萎縮。杭州的東面有一個淘寶城,是他的新興業務,現在杭州最堵地方就在那里。今年5月份就要解禁了,上海的兄弟們會淘寶兄弟買掉一大堆。對面有一幢樓,原來杭州叫海外人才創業園,阿里一上市以后,海外人才創業園就改名了,叫互聯網創業園。現在一千多個人從阿里巴巴逃出來在那里創業。很好玩。

那個部門大量還在進口人,現在講的這個業務是只出不進,正在衰落的B2B部門推出的業務,去年推出了一個跟六家銀行聯合發起的無抵押貸款業務,宣布給所有在阿里平臺上做B2B業務的朋友們,你做一美元的外貿生意,可以給你一塊錢人民幣的貸款,最高限額在一千萬人民幣。這個貸款業務在去年的銀行業系統引起了很大的遞增。這是第一次大數據在銀行業務中得到了體現。你不需要任何的貸款。為什么不需要任何貸款呢?因為你所有的外貿生意在我這個平臺上已經跑了5年、10年了,不需要看你有多少廠房、多少設備、多少員工、多少存款,只要看你做多大的生意,這就是所謂的大數據生意。這個大數據生意僅僅在外貿企業進行,如果以后內貿企業、在淘寶的用戶,最終每一個用過支付寶、財富的業務中進行過的人,都可以應用。你們銀行的貸款業務、資產業務還可以做嗎?所以這是金融業發生非常大的變化。其實這個影響不但影響到金融行業,接著就影響到每一個企業的融資業務、融資成本和融資思路,也影響到每一個個人、每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的資產配置和資產流通狀態。所以金融現在很多基礎的知識和基礎的邏輯都可能要被重寫,這是所謂的新金融。

所以從1978年到現在中國革命視角來看,中國現在發生了三次大的產業層面上的轉型,第一次從1978年到1998年從短缺經濟向過剩經濟轉型的過程,在這二十年里面,幾乎所有的生意都在內貿完成。內貿有關的最大的三個生意是吃穿用,所以產業是輕型化,這是第一次大的產業轉型,我們終于告別毛澤東花了20年的時間,變成了一個初步的商品經濟國家。第二個階段是1998—2004年由輕型化到重型化的轉移,隨著房地產不斷的發展。2015年到未來產業由重型化向消費和金融化轉型,現在再進入到房地產還有機會嗎?幾乎沒有機會了,在上海拍賣每一塊地幾乎已經看不到意外的競拍人了,昨天拍了70億出來,所有人的面孔都很熟悉,拍賣之前先吃頓午餐,基本上已經內壟斷的方式。

現在再去做外貿還來得及嗎?來不及,現在跟政府一起去做城市化建設還來得及嗎?來不及。重型化生意已經沒得做了。接下來我認為就是消費和金融化的問題。新的消費時代,新的產業變革時代,已經真正的到來。所以如果我們從產業層面來看的話,我認為這個國家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國家,有很多很多的機會。中國現在大概所有的問題都發生在政府身上,以及政府與民間的關系問題上。幾乎所有的問題都發生在這里。這也是我們對習李政權的期望所在,希望在他們身上能夠帶來新的變化。

第四是城鎮化。這里有一張表格,對比的是現在全球兩個最活躍的金融中心,一個是曼哈頓、陸家嘴,他們高樓的高度和建造的時間段很有趣。曼哈頓最高的樓是倒掉的世貿大廈,541米,建造的時間是在1909年到1972年。也就是說從曼哈頓的高樓來看,整個美國基本上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石油危機之前的這一階段。完成了所有的大樓建設。陸家嘴的大樓基本上是在1999年到現在,到最新的上海中心。說明什么?說明陸家嘴真的屬于20世紀的金融中心。而1999年到今天中國那么多大樓的建設并不是一個單一的陸家嘴景象,中國幾乎所有的城市面貌改革都發生在1999年以后,一直到今天我們每個月的國家統計局公布說中國商品房價格的波動,統計的是什么呢?是全國前70大城市的商品房價格的交易量。說明過去的15年時間里,中國大規模的財富、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大規模的城市化建設是發生在以前70大城市為中心的區域經濟格局里面。所以叫城市化過程,大量的人口聚集。

上海市在過去的10年里面人口增加了60%。新加坡增加了24%,香港增加了13%,1997年以后的數據。十年大概算來只有40%左右。城市規模不斷的擴大。現在在虹橋地區十年以后肯定也不是今天這個格局。這是一個過去十幾年了城市化過程。但是在未來我認為會發生很多不確定的情況。第一個是未來的城市化中心一定不再上海。一定不的北京、也不在杭州、不在這些區域,而在全國前核心集鎮和縣城,我想這個也是李克強提出城鎮化主要的宗旨,人口不能再聚集,未來十年上海人口再增加40%的話,你想想看還得了,現在已經2400多萬了,再增加太恐懼了。所以人口要下移。產業要下沉,一些制造業要西遷、要北移。

在未來十年新城鎮化過程中,我認為一定會出現“死城”,出現“空城”,出現失敗的城鎮化建設。這個跟過去有很大的區別,過去十幾年里面在全國七70大城市,閉著眼睛買任何的房子、任何的地只要資金鏈不斷,是不可能虧錢的,一定是最大的獲益者,一定十幾年真的不一定,一個縣城、一個核心集鎮能不能生根發芽,能不能長成一個真正的集鎮就跟公配有關,跟人口的聚集有關,跟消費有關,跟產業結構有關,跟水土環境有關,跟很多的東西都有關系。所以未來十年城鎮成化的風險比過去15年大很多。

這是我今天跟大家做的分析。中國改革史的2015,一方面分析了36年來改革的長波段,從中央決策、政策變化和產業變化角度來看,長波段四個周期性的階段。第二具體從產業層面、每一次演講還是不要讓大家離開這個蒙古包的時候是灰臉土氣的,今天上海天氣這么好、陽光這么好,還是要講一些講未來有關的、一些充滿變化和創新的東西,實際上我們在產業層面上看到了很多危機,同時也看到很多新的動力,在實業經濟里面發生很多轉型的變革,在消費領域里發生變化,新的金融、新的城鎮化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新的發展機遇。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來講,中國仍然是一個最有機會的經濟體。

這兩年我有很多朋友移民,移到國外,我女兒在溫哥華讀了一年的高中,有很多朋友在溫哥華。有一次我見到一個朋友,女的是一個律師,男的是一個老板,在那里。我去看他們,買了很大的房子,我說你們在干什么?我們生活的很好。怎么好法呢?早上起來送孩子去讀書,讀書回來除草,他們家原子很大,中午休息,下午除后院的草。除完看看前面的草還沒有長出來,說溫哥華太討厭了,三天才除一次草,一個禮拜才洗一次汽車。女的就到一個小鎮的一個溫州人開的超市里面,每個禮拜當兩點的收銀員。為什么要當收銀員,要找人聊天,見到一個中國人就笑的跟花一樣。溫哥華很有禮貌,你見到熟人聊5分鐘,他們也不著急,反正也沒有事干。打開電視機也跟你沒有關系。

他們到歐洲去旅行,發現沒有一個在建城,也沒有一個腳手架,時間都已經停滯掉了。我就想起弗朗西斯四寫的,歷史的終結,最后的人。跑到中國來呢?亂哄哄的,PM2.5,首先就感冒,然后就不斷的有人跟你談生意,不斷的有朋友被抓進去。這是最近一年發生的事情,實在受不了,就回去了,回去以后又天天除草,打高爾夫。

所以現在是很多中國的精英分子、有產階級面對這個國家很矛盾的心態。很多在國外住了很多年的朋友,在中國地區又覺得很朋友,三年前我的出版社請了一個華裔年輕人,一個70后的年輕人,寫一本對沖基金的書,我們當時覺得中國人都不懂對沖,我們就請這個朋友黃輝美國的一個博士,他在華爾街很有名,因為他設計了一個模型,他自己做了一個模型,然后去做對沖,賺了很多的錢,我們當時請他寫書,寫了一本對沖的書,網上可以買到,國內第三本關于對沖的普及類的讀物。兩年前回到上海,現在住在上海。他發覺國內游機會。各位知道,做對沖的朋友最關心的是什么呢?是大勢。前兩天碰到我,說曉波我還是回去算了,中國國內確實有很多對沖的機會,但是politics看不懂。但是另外一方面看十八屆三中全會又都是一系列的改革。這個未來到底會怎么樣。我請他吃飯,我說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是蛔蟲,也不在中南海,我最多不講假話,不做假賬。中國確實在產業經濟層面,從經濟成長層面確實有很多的機會,肆意我們仍然是一種以觀察的心態來看面對改革史上的2015,中國改革遠遠沒有走到終點,而且中國改革的時間長度,有可能要超出我們這一代人的想象。

第二2003年整個中國的精英分子和民營企業家信心爆膨的時候,在2000年前后,加入WTO談判的時候,率先從亞洲金融危機中脫離出來的時候,當時的吳敬璉說我們這些人都是天真的市場主義者,我們認為自己的市場體制改革已經完成了,只要跟國際接軌就可以馬上變成一個完全的市場經濟國家。西方的法律制度、市場經濟跟我們進行一次銜接,通過龐大的人口紅利和市場空間就迅速的能改革完成,市場經濟會自己從天上掉下來的。

2010年他跟我講的時候這兩個都是錯覺。市場一定經濟不會掉下來,需要人民去爭取,第二市場經濟是有好的市場經濟和壞的市場經濟,壞的市場經濟就是沒有法治的市場經濟,沒有人權的市場經濟,會是壞的市場經濟。所以我2010年幫吳先生寫這本書的時候,作為老一輩經濟學家的教訓,我想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盡量不要誕生、再重演,我們一定要相信權利最終是掌握在人民手上,不掌握在某一個救世主上。改革靠誰?靠我們每一個人,可我們自己才能改革。這個前提下我們對改革要有充分的耐心。它的長度、時間長度、難度、曲折性、未來的不確定性,可能會超出我們每一個人的想象。

第二才產業經濟層面來看,今天所發生的變化,所面臨的種種困難,我認為都是值得的,就是現在做的每一件事,所遭的每一個難都是報應,都是過去所破壞、野蠻成長所帶來的成長。同時現在所遭的每一個難,對未來來講都是成果所在。無論是賣浴缸的、賣鞋子的,賣小龍蝦的,賣家居的,都會發現這是非常傳統的行業,但是在今天、在新的技術革命推動下,正在發生變化。腦子轉不過來的人都會被淘汰掉,都會離開這個會場,活下來的都擁抱未來的,面對年輕的積極性,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沒有傳統行業、沒有夕陽行業。我們用一句庸俗的話,2015年的中國仍然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李扣慶:在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里面,能看的出來大家非常享受,有一句比較調皮的話是怎么說的呢?對不起,我忘掉了。意思是說,大家注意力集中的連上洗手間都不舍得去。網絡語言是怎么說的?全程無尿點。

前面吳老師也說了,我們這個社會、這個時代是一個最壞時代,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落腳到最后歸根到底還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個“好”就在于這個社會快速的技術進步,以及中國社會的轉型會為我們創造很多的機會,但是我們得到都知道,這個技術在快速的進步,社會在轉型,這里面有很多機會,但是重要的是面臨紛繁復雜的社會轉變,我們真的不知道,機會在哪里,我們非常容易迷失,這時候非常重要的我想就是我們需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需要從一個比較長的時間緯度,需要從整個社會全局的角度去認識我們自身的社會,我想今天上午吳老師就幫我們解決了這樣一個問題,首先幫我們回顧了30多年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最后得出來的結論,用中央領導的話來說,改革沒有完成時。改革確實沒有完成時。就是需要不斷的去突破,不斷的去試水,這是一個大概念。

在這個大概念的框架下,吳老師從四個方面,給我們探討了推動我們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告訴了我們新的機會在什么地方,從過去的消費驅動,到后面經濟重型化,再回到一個新的消費驅動時代,新實業、新金融、新城鎮化,我想非常重要的可能大家需要認知的是,這個四個新的概念,和我們自身的產業、行業所發生的關聯,他需要我們為了把握這些新的機會,所要采取的行動,我相信吳老師今天的演講對大家的影響一定不是短暫的。剛剛聽的過程當中,我覺得就有一個非常深刻的影響,對我將來怎么管理好這個學院,怎么推動這個學校的發展,認真的把權力交給80后。否則這個學校就不會有更好的未來。

還有一點時間,機會非常難得。

提問:吳老師你好,我非常喜歡您的作品,我注意到您從《激蕩三十年》,《到跌蕩一百年》到《浩蕩兩千年》,雖然書越來越薄,但是觀點越來越明晰,很多理論越來越清晰,我注意到有一點,您認為企業和企業家的命運和與政府的關系,或者說與政府官員的關系,非常密切,很多時候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您覺得這種現象在2015年,我覺得多少還是存在的,存在的程度如何,我們有沒有可能走出這個怪圈,另外現在有一個商人的身份,您認為中國的企業家在未來的十年,比如說到2025年應該如何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處理和政府的關系?謝謝。

吳曉波:很長時間里研究政商關系是我工作的主題,中國從70年管仲以后政府就開始控制一些重要的資源。其實中國的統治者是全世界統治者里面最早有智慧,最早思考經濟和政權穩定性的關系的國家。所以長期以來中國是一個國家主義至上的國家,包括集智資本,長期以來是一個集智資本的思想。

今天其實中國的企業家,包括您提問題的本身,就是說明中國的企業家階層已經發現這個問題了,怎么能夠斷掉兩千多年的臍帶,在中國建立一個正常的政商的關系。

有很多年輕人會跟你講我得到的財富都是陽光財富,這就是對前輩們的背離,就是背離原來的官商關系、或者說政策勾兌的模式。在新生代企業家的身上,已經看到了拒絕通過官商勾結來完成財富積累的傳統。所以新的商人階級已經出現了。

最終說企業家階層怎么真正的擺脫政府對我們的欺壓和沖擊,其實從我的經驗值來看,從民國時期的經驗值來看,中國的民營企業家中誕生一些非常優秀的金融家。金融行業的解放和民間資本在金融領域中的話語能力是民營企業家在政商關系中一個最重要的籌碼。講這句話才剛剛開始。曾經有一年我寫過一篇專欄,題目叫千開放、萬開放,不如讓我辦銀行。我在想我們這一代人應該是可以等的到那一天的。謝謝大家。

提問:感謝院長把話筒交給80后,感謝吳老師,我是您忠實的粉絲,也是讀者,也是觀眾。其實您在吳曉波頻道上有一篇文章是講馬桶蓋,非常火,但是有一篇文章是寫我從來不炒股,但是現在的2015年其實是一個資本市場非常火爆的趨勢。可能我們在座的很多老師在這一波行情中已經賺了一點小錢。資本市場政府是想讓它服務于實體經濟,現在資本市場這么火爆的大背景下,我們的上市公司是不是真的把我們的投資給他們的錢用在提高生產力,改變他們的生產效率方面。還有一個小問題,吳老師您寫的騰訊傳,什么時候可以發售。

吳曉波:

為什么不炒股,因為我覺得中國資本市場一直到今天不是一個特別健康的市場,我在資本市場上,我對中國資本市場是一個挺矛盾的心情,比如說自己有一家出版公司叫藍獅子,去年年底被萬鑫傳媒收購了,今年會做股票,今年年底他們要求在新三板上市,我自己的公司跟中國的資本市場、公開市場做交易。但是對于我個人來講沒有把我的一分錢拿去買二級市場的股票,我認為中國的資本市場,大部分的公司價值和股價波動沒有多大的關系。前天問上我剛剛親身經歷過的一件事,我來杭州之前最后見一個朋友,是誰呢?一家上市公司停牌了,愁眉苦臉跟我講,一個禮拜以后就要解牌了,但是并購方案破解掉了,并購沒有談成。我說怎么辦,講了一堆苦惱以后,最終跟我講,如果我們復牌以后并購失敗,股票還會是漲的,為什么?因為利好被釋放會漲,利壞被釋放也會漲。我就覺得很神奇,買他們并購失敗的股民們怎么想的,如果中國資本市場上還是這種題材股的話,讓我辛辛苦苦賺稿費的錢,怎么敢放到資本市場上里面去。如果這種投機、這種題材仍然是這個資本市場的主流,其實我仍然不會去買一只中國的股票,這是我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看法。

騰訊傳我今年一定會交了,謝謝大家,因為這個企業太復雜了,實在還沒有最后寫完。謝謝。

提問:吳老師好問一個問題,我來自與財政部會計領軍班的企業77班,來自新加坡的。您在國有企業當中講到很多轉型成功的案例都是中小企業,國有企業在2015年會面臨很多的困局,雖然國家對國有企業領導限薪,導致干活的人很少,或者不敢干,怕今后有審計、有巡視,有一些麻煩。所以未來國有企業的出路在哪里?現在有三種說法,有一種認為,現在國家的措施是完全處于非戰略性,而策略性的微權統治的需要。第二種說法說現在的現狀是未來企業更深一步改革的過渡等待期。第三種說法,說國家的這種措施有意在擠壓國有企業和政府公務員中,有能力的人擠壓到民營經濟部門去,我不知道您認為哪一種選擇比較好?

吳曉波:

這種說法很多都是“陰謀論”。中國的經濟學界對國有企業的看法大概有兩個比較極端的,有一批自由知識分子和自由經濟學家認為,國有企業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謬的事。至少在我認為在現有政體保持的前提下,國有企業這種情況不可能發生的。我甚至認為現有政體對統一的需求是國有經濟長期在中國存在,中國是國有企業的故鄉。從漢朝的時候就有國有鐵廠。這個狀態可能在我有生之年,在我和李院長的有生之年都看不到國有企業在這個舞臺上消失。所以極端的認為我不太認同,我認為國有企業不是有和沒有的問題,而是如何存在的問題。如果存在的話就會涉及到您講的很多一個問題,比如說第一國有企業該怎么治理,國內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甚至李總理和他的老師看法也不太一樣。

現在有幾個情況大概是很困難的。第一國有企業的自我改革,靜態改革我認為幾乎不可能成功,甚至包括我對去年富裕成做的中石化混合經濟改革,我認為幾乎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我如果私營企業的老板,藍獅子有特別好的資產我拿出來說跟外面做合作,董事會第一就會問我什么呢?你干嘛要跟他合作。你自己能賺的錢為什么給他呢?如果我把藍獅子最大的資產給別人,不是騙別人、騙馬化騰嗎。所以靜態的改革不可能存在。所以國有企業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一系列的問題,不僅把人抓進去。涉及到幾個很原則性的問題,第一個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第二國有企業和國民財富的關系,第三是國有企業自身治理問題,該怎么解決?其實這些問題到今天我不知道為什么沒有認真的拿出來進行一一的討論,未來是繼續走朱熔基的路徑,還是溫家寶路徑,還是走淡馬錫的路徑,上海也在搞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的試驗,我覺得應該認真的研究這些問題。國有企業改革從1979年改革開放以后的第一個中央文件就是關于國有企業放權讓利的改革,到今天國有企業的改革仍然沒有被破題,倫理上沒有被破題,模式上沒有破題,改革也沒有破題,甚至改革都沒有找到一個突破口,這是國有企業的一個現狀。這樣的前提下你前面提的問題都是陰謀論,我們以后可以認真專題討論國有企業的問題,所以跟我也沒什么關系。


網載 2015-08-23 08:46:57

[新一篇] 究竟是誰將官員生生逼成了“演員”

[舊一篇] 錢理群:一個物理學家的“改造”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