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內容簡介:張岱是公認的明代散文大家,其傳世名著《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堪稱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年衣食無憂,性喜游山玩水,深諳園林布置之法。但四十九歲那年,清兵入關,張岱的人生遭逢重大轉折。他帶著幸存的家人逸隱于紹興龍山,務農為生,余生力修明史,八十八歲方成,是為《石匱書》,書成后不久亡故。
個人歷史與家國歷史相互映照、無法切割。面對擋不住的歷史洪流,還歸龍山是張岱的一個選擇,能自主畫下的一條人生界線。不論是懷志一生纂修的《石匱書》,還是《陶庵夢憶》里一幅幅簡約、多情善感的前朝舊事,鑲框著家族軼事與大時代的層層跌宕與悲喜交錯──張岱一生的浮華與蒼涼,在夢與憶的交錯擺蕩之間,隱隱浮現。
史景遷認為張岱不僅是史家,也是熱愛歷史的文人。他書寫張岱的一生、內心轉折及過往追憶的同時,更深層探討張岱身為知識分子,是如何借由回憶以及修史確立自身的存在價值。在得與失之間,唯有捕捉消逝的回憶,以書寫對抗遺忘,才能坦然面對、甚或抵抗世事的變遷與生命的無常;這一點,無疑反映了歷史與書寫的本質與關系。

作者:(美國)史景遷 譯者:溫洽溢

史景遷(Jonathan D,Spence),世界著名漢學家,現任美國歷史學會主席。1936年生于英國。曾受教于溫切斯特大學和劍橋大學。1965年獲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學位,現為耶魯大學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國歷史見長,他以獨特的視角觀察悠久的中國歷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講故事”的方式向讀者介紹他的觀察與研究結果。他的作品敏銳、深邃、獨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為蜚聲國際的漢學家的同時,也成為學術暢銷書的寫作高手。 史景遷作品: 《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太平天國》《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王氏之死:大歷史背后的小人物命運》《胡若望的疑問》《利瑪竇的記憶宮殿》《曹寅與康熙:一個皇室寵臣的生涯揭秘》《中國縱橫:一個漢學家的學術探索之旅》《改變中國:在中國的西方顧問》《天安門:知識分子與中國革命》《追尋現代中國:1600-1912年的中國歷史》
《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內容簡介:張岱是公認的明代散文大家,其傳世名著《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堪稱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他出身仕宦家庭,早年衣食無憂,性喜游山玩水,深諳園林布置之法。但四十九歲那年,清兵入關,張岱的人生遭逢重大轉折。他帶著幸存的家人逸隱于紹興龍山,務農為生,余生力修明史,八十八歲方成,是為《石匱書》,書成后不久亡故。
個人歷史與家國歷史相互映照、無法切割。面對擋不住的歷史洪流,還歸龍山是張岱的一個選擇,能自主畫下的一條人生界線。不論是懷志一生纂修的《石匱書》,還是《陶庵夢憶》里一幅幅簡約、多情善感的前朝舊事,鑲框著家族軼事與大時代的層層跌宕與悲喜交錯──張岱一生的浮華與蒼涼,在夢與憶的交錯擺蕩之間,隱隱浮現。
史景遷認為張岱不僅是史家,也是熱愛歷史的文人。他書寫張岱的一生、內心轉折及過往追憶的同時,更深層探討張岱身為知識分子,是如何借由回憶以及修史確立自身的存在價值。在得與失之間,唯有捕捉消逝的回憶,以書寫對抗遺忘,才能坦然面對、甚或抵抗世事的變遷與生命的無常;這一點,無疑反映了歷史與書寫的本質與關系。
總序 妙筆生花史景遷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 人生之樂樂無窮
第二章 科舉功名一場空
第三章 書香門第說從頭
第四章 浪跡天涯絕塵寰
第五章 亂世熱血獨愴然
第六章 王朝傾頹亂象生
第七章 散盡家產留忠心
第八章 繁華靡麗皆成空
第九章 寄諸石匱傳后世
參考書目     

 


史景遷 2013-08-22 21:11:14

[新一篇] 龍應臺《野火集》傳遞這把火

[舊一篇] 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 前 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