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 如何快速高效的進入新的知識領域

>>>  創業先鋒 眾人拾柴火焰高  >>> 簡體     傳統

本文來自:左岸讀書

作者:斑點狗


過去的一個學期讀了很多關于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之類的書。感覺有很大的啟發,以至于總覺得要寫一點東西來總結一下。整篇文章在闡述一個問題:如何快速高效的進入一門新領域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文章的結構體系分為三個層次:①大局觀思維和元認知思維;②具體可行的方法論;③專注力與學習強度。


1:大局觀思維和元認知思維


1)上面是一幅圖:我們的目的是要進去X區域找到A,B,C,D,E這五座山。現在有兩種方式可以達到我們的目的。方式A:有箭頭A進入X區尋找五座山。方式B:從空中俯瞰找到這五座山。你覺得那種方式能更快更高效的達到目的呢?很明顯是方式B。那方式B從高處看就是我們所說的大局觀思維嗎?當然這只是一個最簡單形象的比喻。很多人會想,方式B豬都能想的來,前提是木有飛機之類的條件,我如何俯瞰X區?當然我相信方式B所有人都會想到,飛機也是外在的一個制約因素。但是物理上的制約因素這樣那樣,但是思維上總該沒有吧。那為什么生活中我們認識新的事物以及領域,總喜歡一維線性的思考方式去認知從而忽略掉更好的方式呢?也許從遠古進化而來的大腦,更喜歡這種簡單直接的思維認知方式吧!事實上X區就是我們要學習以及進入的新的知識領,A,B,C,D,E,這些山代表這個領域的知識體系。而我們在學習和認知新的事物的時候,總喜歡按照方式A去思考,往往是“不識廬山真面目,自緣身在此山中”!


接下來通過幾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大局觀思維和元認知思維在學習新領域中的作用體現。就拿我們學英語來說,大多數人初中,高中,大學學了近十年的英語,但似乎總是覺得沒學好,總感覺自己說或者寫出來的英語感覺沒味道。除了學習密度占很大的原因之外,更可能是我們一開始就是按照方式A來進入英語這個學習領域的,到現在依然是站在“廬山”中看不清楚它本來的面目。也許給我們上第一節英語課的老師一開始講的不是英語的起源(備注1),以及英語文化和漢語文化的差別導致人思維的差別從而導致語言表述的差別最終導致句子說出來和漢語表述不同的差別!以至于以后的每一節課我們都覺得英語跟我們的漢語差別好大,但是就是不知道為什么有這樣的差別,考試不考,老師不講,我們也不關心。最后,我們站在山腳下看著這一座座的英語大山,感慨一句,英語好難啊!或許我們人生中的第一個英文老師第一節課講的是“I am a student——我是一個學生”。I表示“我”的意思,is表示的是“是”的意思(當然is做系動詞的時候是“是”的意思,這里暗指這種只看一點不能縱觀全面的學習和思考方式)a是“一個”的意思。看啊!英語就這樣簡單,他的26個字母就是我們漢子拼音下的蛋,同學們這不難吧!好好學習啊!”。于是我們就You are a pig.你是一只豬,There is a pig.這兒是一只豬,我們就這樣“是”了很多年。四級考了幾次過不了,寫作文,說口語總覺得不對勁。最后得出結論英語一點兒也不好學,老師是個大騙紙!不是英語不好學,也不是老師騙人,關鍵是我們一開始就沒有站在一個高度上去看待英語這門語言。老師講什么,我們就是什么,從來不去問為什么!為什么英國人一見面就問“What is the weather like”而中國人一見面就說“吃飯了嗎?”為什么英國人總是喜歡說重點說在前面,我們卻喜歡把重點說在后面?(there is a pig in the libeary. 圖書館的桌子上有一只豬. 英文先說pig 再說圖書館,我們恰好相反。)如果英語課開始老師給我們講的是1.大腦的語言思維2.英語文化的起源3.語言的哲學思維4.點,線,面語言和元語言和原思維5.東西方思維的同于不同…… 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從方式B來學英語,我想我們會學的更輕松更透徹。以至于我們就會很容易理解土地文化和海盜文化所導致的——英國人見面就說“What is the weather like”而中國人見面就問“吃飯了嗎?”(備注2.0)也會知道為什么——為什么英國人總是喜歡把重點說在前面,我們卻喜歡把重點說在后面。(備注2.01)擁有這樣的元認知的思維方式,我們很容易學英語把英語說的像他們自己人。可惜的是,我們一開始就是按照方式A來學英語,首先單詞,句子,語法,聽力……學了好多年依然不能理解其精髓,或者學到一定程度就遇到了瓶頸不知如何進步。其實是我們一開始就選擇了一種簡單的線性的思維方式,導致了一個很不美好的結果。


2)第二個例子我想通過一本書來說明主題觀點——《極簡歐洲史》。顧名思義這是一本講歐洲史的書,不同其他的編年體,紀傳體,事件體史書一樣,他的寫作過程不是線性的時間事件敘述,而是總書分8個章節,前2個章節通過高度概括的語言講述從古典時期——中世紀——近代這樣的歐洲文明的發展史,后六章又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闡述歷史為什么會這樣發展。

(兩幅圖就構建了整個歐洲文明的發展史)備注3.0


在佩服作者對整個歐洲史研究極高的造詣的同時,更讓人欣賞的這本書整個大局觀體系的構建。構建了整個歐洲史的體系框架再在里面添磚加瓦讓讀者理解和記憶的更深刻。大多數人雖然了解很多歐洲歷史,只知道一些零碎的時間,人物事件等,卻并不知道具體的的時間,事件和人物在大的時代背景中為什么會那樣的發展。其次,我們學習歷史知道有羅馬和希臘,有君王和教皇,羅馬遭到蠻族入侵滅亡了,但是教會卻保留了下來,君權神授國王權利強大卻一度沒人想當皇帝……我們貌似了解很多,但卻總是對這些東西理不清楚頭緒,也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想去弄清楚又不想面對動輒數千頁充滿細枝末節的史書。這時候大局觀思維和原認知思維就起了重要的作用了,它們很容易讓我們在一個混亂的知識體系里理清思路。


3)最后用一個具體的社會現象來說明元認知思維的思考問題的方式:為什么國外的那些富豪都樂意把自己的財產捐出去?而中國的富豪卻喜歡留給子女呢?一般人都是分析什么他們的價值觀開放,思想前衛,高尚之類的,元認知思維注重事物發展的本質,一個國家的民性和他的環境,文化,宗教……是分不開的。不是國外那些富人道德有多么高尚,思想多么前衛,看一下解釋(備注3)你會發現他們這么做很正常,無關高尚。如果你很了解我們的國民民性,你也很容易理解為什么我們都喜歡把財產留給下一代,也就不去抬高他國的富人貶低本國的“土豪”。這樣用元認知的思維去看待事物,往往更能讓我們看清楚事物的本質。


2.具體的“方法論”


有了“思維觀”,我們還需要可操作性的“方法論”。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我們如何快速高效的了解這個領域呢?下面是一些可行的操作方法:


在學習陌生的知識之前,我們往往需要這個知識領域中的權威或者專家大師領路,從而避免多走彎路。專家是昂貴不易得的,但是專家的書是便宜的,專家推薦的人也許是便宜的,專家推薦的網站也可能是免費的,找到一個對的東西就等于找對了一大堆的資源。其它的就不說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資源獲取的技巧和渠道。善于整理總結和思考,每個人都可以利用好自己所掌握的一切資源。接下來和大家分析一個學習技巧和信息過剩時代的思考。


1)“啤酒廠”學習法


這個方法主要讓你如何快速大體的了解一個新領域。簡單可操作性強,但是需要長時間的專注力。情景模擬:給自己一個下午大概4—6個小時的時間專注一個主題例如“如何建造一家啤酒廠”同時利用互聯網等各種資源來找到你想要的答案,我想在西安建造一家啤酒廠,那么問題來了。如今,啤酒的制作方法已經全部在網上公開了,例如:1.在哪里選址,哪里的地理位置和低價是最優的。哪里的啤酒制造機械優良?啤酒花從哪里采購?價格是多少?哪里產的大麥質量好?哪個顧問公司對啤酒銷售最有經驗?——這些信息全部可以在網上免費獲取。然后你可以根據日本啤酒廠的分布圖來尋找尚且沒有啤酒廠的地區,并且在其中搜索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將這里作為創業的理想地點。然后你可以寫出事業計劃書,包括“市場狀況如何”、“競爭狀況如何”、“技術障礙在哪里”、“怎樣解決這個技術障礙”等內容。5個小時一定能做完這些工作。(備注4)


2) 對“互聯網信息過剩”的反思


不可否認互聯網在我們日常年生活信息資源的獲取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是也面臨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過度信息化的互聯網和我們該怎么平衡。用極其易得的知識,去樹立極其易立的觀點。在互聯網時代,網上的大多數知識是極其廉價的,以搜索引擎為首的技術手段,極大降低了常常上網的人嚴謹求知的積極心態,極大縮減了從起意到求證到立證到反思到再立證的過程,極大的損耗了人的記憶力——反正知識實在太好獲得了。這種情況在微博和微信時代愈演愈烈,因為到了微博尤其是微信時代,信息成了純被供給的狀態,大家成了純被喂養的人,連搜索這一步都給直接省了。我們整天抱著微信,加各種群,訂閱各種公眾號,追求所謂的干貨,還心安理得的以為自己在學習和進步。每天看到的各種評論,各種預測,各種概念興起和泡沫。樂此不疲,無比舒服的躺在學習的“舒適區”(備注5)實則浪費了很多時間。 這些時間具體應該干什么,該如何利用,相信每個人反思后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3. 專注力與學習強度


愛因斯坦說:“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賦”;愛因斯坦也說:“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矛盾嗎?一點也不矛盾,前者說給小孩子聽,小孩子需要勵志,后者說給大孩子聽,大孩子需要看清現實。我們來看看世界十大天才智商以及成就排名(自己百度去)就知道天賦太重要了。但畢竟天才是少數人,或許這也是雞湯和成功學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吧。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天才,那么如何在一個領域做的成功,甚至是成為專家大師呢?除了機遇,背景和其它等等一些天生的不可控因素外,更可能促使你優秀的是你投入的時間和專注力。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我們都不是數據控,但是這也說明了一個事實,有了“思維觀”有了“方法論”我們當然需要努力去刻意練習!


接下來介紹刻意練習法:


1) 只在“學習區”練習

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分為層層嵌套的三個圓形區域:最內一層是“舒適區”,是我們已經熟練掌握的各種技能;最外一層是“恐慌區”,是我們暫時無法學會的技能,二者中間則是“學習區”。只有在學習區里面練習,一個人才可能進步。有效的練習任務必須精確的在受訓者的“學習區”內進行,具有高度的針對性。一旦已經學會了某個東西,就不應該繼續在上面花時間,應該立即轉入下一個難度。長期使用這種方法訓練必然事半功倍。


2) 大量重復訓練

從不會到會,秘訣是重復。在“學習區”大量的重復練習,不管你是要學代碼還是搞營銷一樣如此。


3) 持續獲得有效的反饋

獲得反饋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給自己當教練。高手工作的時候會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觀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體的小目標,對自己的錯誤極其敏感,并不斷尋求改進。


4) 精神高度集中也就是專注力

認真和專注,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以至于現在我們都不屑于這樣的優秀品質。更為奇怪的是你在認真做一件事的時候還會被人嘲笑呆木,更有甚者:“一旦認真你就輸了”這是什么狗屁道理。那些專注于一件事情的孩紙,比那些一會玩QQ一會刷微信的孩子酷多了(話是這么說,我在圖書館經常忍不住玩手機)。不管從任何方面來說,認真和專注都是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可或缺的品質。


后記:五一小長假,室友們都出去玩了,宿舍就剩下我一個,這樣的假期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很多東西要學習和整理,根本沒有心情玩。這篇文章我一個星期以前都構建好了思維導圖,但是具體寫的時候也不是那么的輕松,很多觀點需要重新審視和表達,文章中很多的觀點和思維方式都是我過去一個學期的閱讀總結,其中引用許多書中的觀點,以及資料來源后面都有備注。第一次這么認真的寫文章(以前只是寫作文),早上九點半開始一直到晚上的2015-5-1 18:06:02,中途上了一次廁所,今天還沒有吃飯,也是佩服自己在電腦前面坐了這么久。這或許也是一種專注吧。書寫是為了更好的思考,寫完后我看了整篇文章,覺得還是寫作功底太差了,語言拖泥帶水,很多觀點也需要更好的表述方式。第一次,希望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希望這個學期能完成自己所有目標。


備注:

備注1:《英語思維》《英語思維是這樣煉成的》兩本很好的講述英語思維的書,前者注重理論后者注重實際。

備注2.0:為什么中國人一見面就問:你吃了嗎? 英國人一見面就問:天氣怎么樣?

首先,咱們中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活了五千多年。我們中國人靠什么生活了五千年之久?靠種地!!!也就是說五千多年來,我們都是靠種地為生,咱們中國人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農民種地需要土地肥沃,需要氣候條件好,這樣糧食才會多。中國土地肥沃嗎?不肥沃。氣候條件好嗎?也不好。因此收的糧食自然也就不多。糧食一不多,就導致中國人最關心的事就是“吃飽”,所以一見面就問“你吃了嗎?”。從這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地理環境決定了中國人在這塊土地上干嘛?——種地。種地就決定了糧食不夠吃。糧食不夠吃,就決定了中國人的語言特點,第一句話就是——“你吃了嗎?”,因此,中國的地理環境就決定了中國人的語言。

咱們再來看英國人的語言。英國人一見面就說“今天天氣怎么樣?”。咱們把英國人為什么問“今天天氣怎么樣”這個問題弄明白,學英語的問題就全解決了。從上面的英國地圖,我們可以看到英國人是住在一個島上,四周都是大海。既然是一個住在島上的民族,他們用得著像我們中國人一樣種地嗎?咱們中國人種地春天播種,秋天收獲,忙一年才收獲那么兩三次,多累呀!!所以他們犯不著跟我們中國人一樣種地,打漁就好啦,吃現成的。三百六十五天,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打,自然也就不缺吃的。既然英國人不缺吃的,那他們在什么情況下才會挨餓? 要是天氣刮風下雨他們還能出海打漁嗎?不能吧?所以只要一刮風下雨,他們就沒法出海了,不出海就打不到魚,自然也就挨餓。所以英國人最關心的是天氣,見面必問“今天天氣怎么樣?”。英國的地理環境決定了英國的語言,這個島國就決定了英國人的思維方式,也決定了它的語言特點。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你只要聽這個民族的第一句話,就知道這個民族的特點

備注2.01:為什么我們中國人把不重要的放前面?因為我們是農民。農民為什么有這種毛病?農民是春天播種,秋天收獲。他收了糧食以后,這個農民是先吃好的還是先吃次的?先吃次的。好糧食可以存,一直存到第二年的秋天。次糧食是不能存的,所以它一直先吃次的,吃吃吃吃,吃到好的,吃到第二年秋天。要不然我們這個民族就餓死了。而漁民是怎么樣的?漁民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能打到魚。打到魚他先吃好的還是先吃次的?先吃好的。為什么?這魚不能放啊,第二天它臭了,晚上就臭了。所以它先吃好的,把壞的扔了。所以它的思維,你看它總是把好東西放哪?放前面,重要的總是放前面。它的生活習慣決定了它的思維方式。包括我們中國人的餃子。吃過餃子吧?哪里好吃?餡!!餡在里面呢,它把好東西包里面。吃過包子嗎?吃過餡餅嗎?吃過月餅嗎?吃過湯圓嗎?吃過餛飩嗎?你們看,中國人都把好東西干嘛?包里面了。它的習俗和我們的思維模式一模一樣。你們看英國人吃什么? 吃過批薩嗎?餡在哪?表面!!吃過蛋糕嗎?奶油在哪?表面!!一個民族的地理環境,就決定了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就決定了它的語言特點。

備注3.0:圖文來自《極簡歐洲史》圖片是用word畫的

備注3:首先談一談這一種源自于西方的企業家精神,或者說源自于西方的這種現代型的企業,它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在這種文化之下會產生這種想法,而我們卻是不同的想法?我們先回顧一下過去的歷史。

在公元10世紀,西方孕育了第一批企業家,因為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那個時候成立的。當時的天主教皇給大家灌輸這么一個信念——你死后怕不怕下地獄?民眾們當然怕了,那要怎樣才能夠不下地獄呢?答案就是把你的財產捐給教會,顯示出你對上帝的忠誠,就可以不下地獄。所以很多有錢人在死掉之前,就把財產捐給了教會,這樣到了公元10世紀中葉,英國的土地有60%是屬于教會的。

可是教會神職人員自己是不能夠經營企業的,他們又沒有合法的子女,不能傳承,怎么辦?所以他們創立了現代化的股份有限公司,那就是聘請職業經理人來經營這些教會企業,這些職業經理人是管理者,而這些企業的所有者是誰呢?是教會。管理權跟所有權分開的第一步,就是這時候來的。我這里并不是說這個制度有多好,而是在教會的企業之下,這個制度的形成是必然的。

這些經營企業的人是職業經理人,當時在英文中叫做“Profess”,就是“專業人才”的意思(這里提醒讀者一下,教授的英文“Professor”與這個單詞就是同一個詞根)。在公元10世紀的時候,就是用“Profess”這個詞來稱呼當時經營教會企業的那一批職業經理人。那么,他們當了職業經理人之后,會有什么信念?他們努力經營企業的目標是什么?那就是為了上帝所熱愛的子民,理解我的意思

他們心中有這樣一個強烈的責任感,他們都是教徒,都是教會所指派的最精英的Profess(Profess沒有“or”,所以不是教授“Professor”),他們是純粹的技術人才、專業人才,要把公司經營好來榮耀他們的上帝,因為他們一直講的話就是神愛世人。所以到最后我們會發現,這些“Profess”當了企業的職業經理人之后,所想的就是如何負起這樣一個責任,也就是“信托責任”,怎樣才能夠造福上帝所愛的子民。這就是股份有限公司產生的前提。——資料來源《郎咸平經濟學全集》

備注4:參考大前研一《創業圣經》

備注5:參考萬維剛《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看世界



進步主義 2015-08-23 08:52:00

[新一篇] 盤點那些被過度誤解的互聯網熱詞

[舊一篇] 正在被消滅的中產階級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