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之文集 全球化與全球價值——李慎之同志在《知識經濟與全球化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全球化與全球價值
——李慎之同志在《知識經濟與全球化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
1998年9月14日
  用開學術討論會的形式紀念一個人或一個機構,是中國百年來很好的傳統,我到現在還記得商務印書館的創辦人張濟深60歲時,便有60周年紀念論文集,這個論文集在當時都是第一流的。這在舊中國很多,現在反而很少了。剛才主持人介紹我是專家學者,使我很慚愧。我既不是專家,也不是學者,我的經歷唯一可以自豪的是當過22年右派。這迫使我思考了很多問題,用孟子的話說是“忍心增性,增益其所不能”,但我損失的時間無法彌補。全球化的問題我思考了很多年,而且寫了文章。我今天的講話也要寫成文章,但要等到明年再寫。因為我認為對于“全球化”問題,不經過3、5年的時間,提不出過硬的觀點。我的老師陳寅恪先生曾告誡他的學生,一本書寫好后,不要急著出版,要等10年后再出版,這在今天的中國恐怕是大煞風景。大家都急著要稿費,要出名,等10年豈不是浪費時間嗎?但我仍然贊成這個觀點。關于“全球化”問題我思考了很久,講得也比較早,明年我到美國去,研究的題目就是“全球化”,而且叫“全球化的悖論”,“全球化”不是一“化”了之,也有反全球化的,而且不是反一年兩年,也許要反一百年二百年。這根據過去“全球化”的歷史就可以看出來。現在我就開始關于“全球化”的漫談,題目就暫且定為“全球化與全球價值”。
  我雖然不是研究員,但我算是一名“學官”,我經常勸搞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同志,有幾個問題必須經常注意。我說“注意”,不是“研究”,研究是研究不了的。第一個問題:宇宙的起源;第二個問題:地球的起源。關于宇宙起源的問題現在有兩個說法。比較公認的說法是“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的歷史有150億年或200億年。這個理論間接地增加了唯心論和有神論的傾向。(但也并不絕對)。也就是“無中生有”吧。我們的江主席經常請社科院的及科大的講法學知識,克林頓今年三月也請來一批學者到白宮去,他請的是霍金。霍金的理論我不懂,但有一條,他講一百年后的21世紀,人必定與現在不同。按通常的觀點,人類進化到現在是不會再有大的改變了。我不知這是否自然科學界公認的觀點,但有人說他是愛因斯坦之后最偉大的科學家。(我們歷來把學術與廣告和宣傳混為一體,我則力圖將它們分開。)(這是我們搞學術的一個很大的責任。)地球,據說有46億年的歷史。另一個問題是生命的起源,有400萬年的歷史,所謂“非洲老太太”。這個問題我曾請教過生物學家:人類是否同源。這個問題現在還不清楚。但生物學上有一個例子:驢和馬交配,后代是騾子。而人,無論是黑人白人,都能結合生下后代,且代代相傳。這是“同種”的概念。所以,無論黑人、紅人、黃人、白人,都是同一個來源。結論是:說到底,人類可能是由同一對夫妻繁衍而來,以至今天的50億人口。還有“文明的起源”。這些問題我們都應該關心,它為全球化的概念準備了一個起碼的基礎。國際上最早提“全球化”是在80年代,70年代“羅馬俱樂部”曾提到一些全球問題,但是還沒提到全球化。在中國,可能是我,最早在1991年提出“全球化”概念。我在《世界知識》和《科技導報》上撰文提倡“全球化”,可當時響應寥寥。但事情不過5年,全球化之言盈大天下可偏偏與我當初講的“全球化”不一樣。現在到處講“全球一體化”,(不僅僅是經濟),也不分經濟和政治。我最反對這種籠而統之的提法,什么叫“化”?毛主席有一個提法,叫“徹里徹外,徹頭徹尾”。“全球一體化”應是題中應有之義。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1991年距哥倫布1492年發現“新大陸”剛好500周年。1892年,全世界都認為哥倫布是英雄;到1992年,全世界都認為他是“壞蛋”。為什么?因為他把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帶到全世界。所以,第三世界聯合通過決議,不許講“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正式的官方的提法是“美洲與舊大陸的匯合”。在座的同志可能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如果你碰到一個第三世界的學者,和他講“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則你就是受了帝國主義思想的影響。但我還是要講“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這好比歷史時代的劃分,總要尋找一個有代表性的點,比如,西洋人大規模到中國來是在1840年之前,但我們仍然講1840年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毛主席在天安門紀念碑上也題詞:“由此上溯至1840……”,這我是贊成的。你總要找一個明確的點。當然,這個點的中心是明確的,但周圍又可能是模糊的,這是歷史學的常識。歷史本是一個截不斷的流,但研究歷史要分階段,這就要找出一個點來。我把1492年看成“全球化”的開端。以后是殖民主義遍天下,帝國主義統治全世界。然后是兩次世界大戰,我認為這就是“全球化”的題中應有之義。正如鴉片戰爭,帝國主義使中國蒙受災難,但現在超出這一點來看,卻是中國全球化的開端。沒有鴉片戰爭,中國肯定“化”不到今天這樣。過去500年的“全球化”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今后500年的“全球化”是不是一個一帆風順的過程呢?就現在的國際問題研究領域來看,似乎世界大戰的可能性不大,但不能排除今后幾百年內世界大戰的可能性。我認為,“全球化”理論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是我們的老祖宗馬克思。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里講得非常明確。西方許多學者也把馬克思《共產黨宣言》中的話作為最完整的全球化理論。有些論斷現在看來有些過時,但基本框架仍然有效。說“二十世紀”似乎有點“全盤西化”,我們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十年”。毛澤東在1949年宣布我們采用和世界多數國家共同的紀元。美國有兩個年號一個是“我主降生”1998年,一個是美利堅合眾國成立大約是200多年。美國總統簽署的最正式的文件都有兩個年號。日本不采用公元紀年,但日本是相當西化的。中國開國年號采用公元1949就是一個小小的全球化的標志。臺灣到現在還講“中華民國”多少年。這表明在一百多年的全球化過程中,我們比國民黨更“全球化”一點了。
  再講后500年。后500年有沒有大的沖突的可能性呢?不知道。現在至少有些理論已有點“全球化”的味道。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我曾寫過一篇評論文章。他在這本書的一開頭就說“西方價值觀不是唯一的”,西方不能影響世界。罵亨廷頓是“西方中心主義”的人,恐怕連亨廷頓的書都沒讀過。但往更深處看,他仍然是西方中心主義的。亨廷頓是美國貴族的后代。所謂“美國貴族”,就是最初坐“五月花”號到美洲,經過獨立戰爭的“望族”。塞繆爾·亨廷頓一家是美國著名的世族。我們知道,美國文化的中心是“whites”(白人),盎格魯撒克遜人,新教徒。后來又包括進歐洲人、西班牙人等等。美國對“白人”的統計比中國精確得多。到2050年,美國所有的“白人”加在一起,將成為美國民族的少數。他們陷入極度的恐懼,卻又不敢明言。因為美國是自由主義的國度,不能違反“PC”(政治上正確),尤其對于美國有身份的中產階級。我也曾問過中國人,請他們摸摸良心講:“你對黑人有沒有歧視?”中國大學里的種族沖突都是同黑人的沖突。黑人說“只有到了中國才知道什么叫種族歧視”。中國女學生和白人談戀愛,大家反感的似乎不多;而若她們與黑人戀愛,大家便覺得是侮辱了中國人一樣。我們搞人文社會科學的人一定要看到人性的最深處,說出最真實的東西來,而不要講套話、廢話,這樣不能真正地發展科學。現在有一種與馬克思的理論比較相似的理論,就是托夫勒的理論。為什么說與馬克思的理論相似呢?托夫勒的理論看起來淺薄,我們聽起來是否感覺與馬克思的理論有點相似?他把文明劃分為三次浪潮: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信息文明。關于信息文明有多種說法:“信息經濟”、“知識經濟”、“智能經濟”……他的書當然不是說“深刻”,但看上去有點常識的道理。(現在我們的三次產業說也來源于托夫勒:采集產業、加工產業、服務產業,現在也有加上第四產業——知識產業的)依我看,托夫勒整本書真正只有一句話:第三次文明可能與第二次或第一次文明的代表之間發生流血的大沖突。當然現在研究現實的國際問題還看不出這種跡象,但再過一百年、二百年、三百年……呢,我看就很難料,我覺得托夫勒的思想可能與亨廷頓是一樣的,也是種族偏見所致。人口到本世紀末將達到55億,本世紀初我們剛出生時,中國是4萬萬人口,占全世界人口1/4,也就是說,人類經過400萬年的發展才積累下16億人口,然后經過100年,到2000年要到55億或60億,這個數字是可怕的,因為地球上的能源是有限的。(有時中國人把能量和能源分不清楚。)這是用后500年的眼光來看全球化。如果用1000年的眼光來看呢?如果我們相信人類是由同一對夫妻生出來的,那么什么時候開始分白人黑人?最近《參考消息》說是在3~5萬年以前。我們當然不能想像各人種的差別完全消失,但各種文化通過摩擦、沖突,最后達到大體的融合,卻是一定的。這才叫全球化。那時的“全球化”才能稱為“一體化”。現在到處講“全球一體化”其英文字是Integration,臺灣翻譯為“整合”,又比“一體化”語氣輕一些。“一體化”是“全球化”的題中應有之意,但須分階段,現在談“一體化”,未免言之過早,且形成誤導。現在真正能談“一體化”的只有歐洲。歐洲是在經歷了人類兩次最殘酷的世界大戰之后,1950年提出煤鋼鎳聯營的舒曼,也沒有提出“一體化”。“一體化”只是最近二十年的事,而且只限于西歐,慢慢才納入北歐和東歐。歐洲是世界上彼此文化最接近的地方,但天主教和東正教的文化差異是巨大的。土耳其至今擠不進歐洲共同體,正是文化和種族的原因。所以,要想“全球一體化”,至少要到文化和種族的差別不被認為很嚴重的時候,甚至膚色的差異也不被認為很嚴重,這一點,我雖自認為開明派,也很難想象。所以,500年不算長,也不要認為500年完全不可能來一場大戰。中國處于工業化尚未完成的階段,但托夫勒把中國列入第二浪潮,即工業文明的國家。至于工業化已經完成的國家,則是美國和西歐。南斯拉夫屬于“邊緣地區”。這是粗略劃分。
  第二,講講全球價值觀的問題
  在我剛剛提出“全球化”概念時,中國的個別雜志認為,“全球化”是美國殖民全世界的陰謀,響應它,就是甘當美國殖民地。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就拿我們現在的日常物品來說,沒有一樣東西是我們老爺爺時代留下來的,我父親現在130歲,依他來看,他不承認現在的任何一樣東西是中國的,包括你們的眼鏡和襯衣。也許現在還有人穿布鞋,這是中國的,但你們腳上的襪子是西方的。有人講中國有四大發明。其實西方也有很多發明,比如玻璃就是,針織也是。我非常反對中國的沙文主義,開口就是中國五千年文化。這“五千年”是哪里來的?民國時章太炎《大漢魂》中有四句詩:光祖宗之咸林,振大漢之先聲,抒懷想之經驗,發思古之幽情。文章出自《班固燕然山碑漢有大將軍竇憲北伐匈奴,有班固詩記功》。下面的皇帝紀年是四千幾百年。現在又有人說中華六千年或七千年文明。真正有六千年文明的是埃及和蘇美爾。我十三年前到過埃及,曾參觀過埃及博物館,埃及博物館在考古學上是舉世無雙的。當時有些臺灣人問我:“我們中國文化比它要悠久多了吧?”我毫不客氣地說:“我們根本不能和人家比!”中國的甲骨文比埃及石頭上的文字,歷史顯然短得多。當然,中國有一點是可以驕傲的,就是青銅器。青銅器大概只有巴比倫文化有。埃及人沒有,但埃及有金器。中國當時還沒有提煉出金器來。所以我明確宣布,我是反對“大國沙文主義”的。要想“全球化”,首先必須有全球化的眼光和氣度。能和別的文化相處。對于高于我們的西方文化,不要有自卑心理,全球文化終歸要融合;對低于我們的,如非洲文化,也不要有自大心理。做到這一點非常不容易。
  現在講全球價值觀。有兩個名詞在學界挺流行:一個叫“普遍主義”,一個叫“多元文化主義”。現在“多元文化主義”這股風挺厲害,起源應該在美國,現在美國各大學都在改變課程。前幾天有人打電話向我請教一個詞:illiberaleducation。我說我不懂。原來有一個詞是:Liberaleducation可譯為“通才教育”,這個illiberaleducation是什么呢?從字面上看是“反通才教育”的,難道是“專才教育”嗎?比如文學史,在西方就專講西方文學史。而西方人到中國來,學的也是“中國”文學史,從《詩經》講起,根本不分什么東方文學、西方文學。每一個古老的文明都把自己看成就是天下,就是天下之中心。巴比倫、埃及、希臘、羅馬、中國均是如此,沒有例外。現在中國人應該學會謙虛一點,天外有天,不要自認為了不起,而且我們落后于別人。我特別贊賞韓家湘同志的一句話,在一次大約是關于新儒家的討論會上,他拍案而起:“中國落后于世界起碼500年,不要吹牛。”500年前什么時候?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這似乎暫時與中國沒有關系。但立即導致達·伽馬的世界大航行,菲律賓就是達·伽馬發現的。地理大發現和商業航行,自1492年,可以明確地講。西方文化開始主宰全世界。我說:“西方中心論”是可以篡奪的。中國干得好,再過100年,也許就是“炎黃文化中心論”。現在“西方中心論”是一個事實,你批是批不倒的。就象過去批“反動學術權威”,如果真是“權威”,就批不倒。但“文革”的陰影在許多中國人的心中仍大量存在。我有一篇文章在《東方》雜志上發表,叫“全球價值與亞洲價值”。李光耀有一本厚厚的書講亞洲價值和全球文化。李光耀是亞洲價值的最高代表,但嗓門最大的,恰恰是被李光耀排斥在外的馬哈蒂爾。因為馬哈蒂爾與日本的石原慎太郎聯合寫過一本書,書名叫《亞洲可以說“不”》。但馬哈蒂爾挑選的副手安瓦爾背叛了他,安瓦爾說:“如果我們不想被沙文主義掐死,就要向世界文明學習”我把他的話引用在我的一篇文章里,中國也有兩種觀點。一派人贊賞安瓦爾,另一派人則認為亞洲價值前途無量。什么叫“亞洲價值”?李光耀認為有兩點:第一,孝敬父母;第二,好學真理。中國的農民只要有錢,一定要讓自己的子女上學讀書。而馬來人則明顯缺乏此觀點。我參加過亞非會議,華僑對總理的熱情簡直可說是無以復加。但他們之間有一辯論。總理說:你們應該尊重當地人。華僑則說:我們剛來時只有一條小褲衩,可我們拼命干。而印尼人地里只要有一點收獲,便去喝酒、斗雞。公然表示瞧不起印尼人。那次討論沒有結果。于是簽訂了“雙重國籍法”。這個問題現在也變成了大問題。現在在美國的華僑,有的拿了綠卡,比如有些臺灣人,回臺灣后照樣做官。雙重國籍己成為現代化概念。因為美國人不在乎你,你還能在我這里造反嗎?但印尼人怕你,你3%的人口操縱了它60%~70%的經濟實力。所以這次就要鬧事,就要燒你、殺你、強奸你。如果倒退500年,即中國華僑剛去的時候,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大家都是上古之民,渾渾噩噩,你不討厭我,我不討厭你,和平相處。但“民族主義”的概念、“主權國家”的概念,“愛國主義”的概念(不要以為愛國主義就是愛民族),同時又是一個全球化的概念,在這一點上,又是歐洲先行了200年,比如50年代,蘇聯專家在中國講課,說中華民族是在鴉片戰爭以后形成的。那時中國的老教授拂袖而去,并告狀到教委。但按照歐洲概念確實如此:只有外敵來臨然后才能形成民族概念。蘇聯就是把歐洲概念移植到中國來。而蘇聯還與歐洲不同,自認為正統的馬克思主義,有一種強加于人的口氣。我們去參加日內瓦會議時,請了一個蘇聯專家講國際法。他很神氣,好像我們什么都不懂。依我個人看法,“價值”就是人之所欲,所好、所樂。孔子云: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欲,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也。食色,性也。因為太普通化,我們這里不談,但更進一步,比如,穿西裝,如苗族婦女的纓冠,這些就體現了價值標準。牛仔褲就有點全球價值的味道。連襠褲才是真正的中國民族形式。是土耳其人最先穿上小褲衩,他們最初傳到歐洲時,歐洲人認為婦女在裙子里面穿小褲權是淫蕩的表現。古人以前也穿裙子。上衣下裳,這里的“裳”是裙子,不是褲子。人本來是同祖的,但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下,經過幾百萬年,形成不同的文化。世界各國都有分合的過程。“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真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不僅混入了印第安人,由于地理大發現和商業革命,也使舊大陸內部的摩擦、沖突、磨合增多。價值各有所好,但至少有三種價值:鄉土價值、民族價值和全球價值。現在美國強調“多元文化主義”。其實就是鄉土價值,當然在美國不能叫“鄉土”,應該叫“民族”。拉美人是各種民族混合而成。我們看拉美人,認為是白人,但美國人對拉美人心中很鄙視。現在美國的多元文化主義到了這樣一個程度:連哈佛大學都要改變課程。講文學史就不能只講莎士比亞,還要講拉美和非洲。現在保守派處于少數。而多數派是“少數民族”。所以,亨廷頓很害怕。中國人要講李白和杜甫,又講不了,這樣就站到拉美人和黑人的統一戰線上去了。我是反對莎士比亞獨霸天下的。這個問題現在爭論很激烈。最近美國有一本書,說雅典希臘人是黑人,希臘文化來自于非洲,所以黑人很了不起。而且發明這個理論的是白人。這很荒唐。
  第二是民族價值,中國上下五千年,天人合一,孔孟之道,東方神秘主義在西方很吃香,相對論受中國道家的影響,萊布尼茲看了八卦才發明二進位制,等等,這些都是民族價值。我要強調的是,全球價值在這幾百年已經一天一天滲入到全世界人的日常生活中,這絕對不能否認,而且越來越實際上占有主流地位。但我們樂于否認這一點,因為否認于臉有光。最重要的是體制問題。反右派時說右派反對社會主義制度,從此大家然噤若寒蟬,不敢用“制度”這個詞。其實,“體制”和“制度”根本沒有分別。System在中國本來有三種翻譯:制度、體制、體系。今后,整個從文化上看,一個民族在世界上最大的光榮,就是一個民族在未來的全球價值體系中增加自己的貢獻,這是一個民族真正的光榮。將來不僅應該有牛頓定律、愛因斯坦定律,也應該有中國人的貢獻。我愿借用費孝通的一句話:全球從“一體多元”正轉向“多元一體”。這個道路,為保險起見,我推測起碼500年。100年內不排除有發生大戰的可能性。布熱津斯基有一本書,叫《大失控》。這本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國際形勢,并無多大創見,第二部分講人類問題,就有些觸目驚心了。比如克隆,中國人似乎反對的不多,而白洋人反對的為多數。有一本書叫《美麗新世界》,作者是赫胥黎的侄孫,他就認為人類根本不可能統一。他把人分為五等。他實際上是講人的本性本來就不可能一樣,最后還要發生沖突。剛才講“全球價值”,我認為中國的成份還是很少。1895年,對中國是很重要的一年。當時中國和日本都向西洋學習,中國船的噸位在全世界都是很高的,但東海一戰,全軍覆沒。這對中國人的刺激很大。后來嚴復寫了一篇文章,認為西洋之所以發達,中國之所以落后,“自由不自由異爾”中國全部文化的弱點,應在于“不自由”上。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特點,就是“專制主義”。自由主義是中國唯一的出路。知識經濟為什么在美國興起?根本問題就是自由,我們缺少的恰恰是這個東西。
  
  金吾倫附言:
  慎之同志是在全民抗“非典”病毒傳播的特殊時期,因可惡的典性肺炎奪去生命的。我與許多同事一樣,至今仍沉侵在悲痛之中。
  在翻撿慎之同志給我材料時,翻到了他的一個講話錄音整理稿,是他在我們幾個單位主辦的一次《知識經濟與全球化學術研討會》上講的,主要內容是全球化。他在講話中說,對于全球化問題需要有3、5年時間,才能有過硬的觀點。去年他已在《太平洋學報》上發表了過硬觀點的論述全球價值的文章,而事實上他在這次98年講話中的許多觀點,已經過硬了。我作為這次會議的主持人,事后請我的博士生謝愛華整理出這個講話稿,未經慎之同志親自審閱過。現在又重新打印并發于網上,以饗讀者,也寄托對慎之同志的深切哀念。
  2003年5月20日
  


李慎之 2013-08-22 14:31:26

[新一篇] 李慎之文集 數量優勢下的恐懼

[舊一篇] 李慎之文集 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及其價值認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