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業在教育  ——寧夏教育事業40年回顧與展望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伴隨著自治區社會主義建設的步伐,寧夏教育走過了40年的風雨歷程。在我們歡慶自治區40華誕,即將步入新世紀之際,回首過去,總結教育戰線的經驗教訓,對于我們進一步明確“必須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深化教育改革,自覺實施科教興寧戰略,以教育振興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寧夏的社會經濟發展,迎接21世紀新的挑戰,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在持續探索中不斷前進的寧夏教育
  教育是人類社會神圣而永恒的事業。在寧夏這樣一個地理環境較為封閉、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內陸地區,教育的發展歷來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關懷。在自治區歷屆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自治區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工作,寧夏的教育事業也和自治區其他事業一樣,40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顯著成就,在自治區的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從數字變化看發展。
  作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主體民族,回族是一個融漢文化和伊斯蘭文化為一體的少數民族,是祖國大家庭的重要成員。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回族人民以其勤勞勇敢和特別能吃苦的精神,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文明的昌盛做出過杰出的貢獻。解放后,特別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以后,寧夏的各項事業都獲得了健康發展,寧夏的教育事業也進入迅猛發展的新時期。經過40年的發展,現已形成了適應寧夏區情和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具有一定規模的高等教育、基礎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和民族教育等多渠道、多層次協調健康發展的體系。
  1.高等教育穩步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高。
  伴隨著自治區成立而誕生的寧夏高等教育,從小到大,勵精圖治,不斷探索,不斷前進。從最補創辦寧夏師范學校等3所大學開始起步,到1988年全區高校發展到7所,在校生由1958年的329人增長到1988年的7673人。最近10年來寧夏高等教育事業快速發展,最大的變化是明確了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思路。1997年,寧夏大學等4所高校合并成立的新寧夏大學正式掛牌,標志著寧夏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使寧夏高校長期存在的平均辦學、規模偏小、專業設置重復、教育資源浪費、效益較差的突出問題得以改變,走上了以內涵發展為主的新路子。現今寧夏有普通高校5所,在校生11058人,在校學生數比1958年增長33.61倍,比1988年增長1.44倍,每萬人口普通高校在校大學生由1988年的1.7人增至20.6人。寧夏高等教育担負著培養各類高級專業人才,促進科學技術進步,推動本地區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重任。為適應寧夏經濟建設發展對實用型、復合型專業人才的需求,高校專業結構近年來得到調整,增設了20多個應用性和技術性的專業,確定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重點學科,高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得以加強,基本形成了以工、農、醫、師四大部類為主的辦學體系,在寧夏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2.基礎教育蓬勃發展,義務教育成果累累。
  基礎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自治區成立后,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寧夏的基礎教育得到切實加強,“普九”工作進展順利,人口文化素質明顯提高,文肓率大幅度下降。1997年全自治區共有小學3838所,在校學生64.6萬人,分別比自治區成立前的1957年1617所和140638人增長1.37倍和3.59倍。現有初中334所,在校生22.9萬人;普通高中108所,在校生5.4萬人。普通中學在校生分別比建國前的1006人增長233倍,比自治區成立前的10317人增長22.72倍。近來,自治區黨委、政府積極采取有力措施,落實“兩基”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結合寧夏實際提出了“調整規劃、重點突破、分步實施、分級負責”的工作方針,依法建立了各級政府普及義務教育目標責任制,加強了依法治教的力度,強化了政府行為,加大了投入,有力地推動了義務教育的發展。截止到1997年全自治區已有11個縣市(區)實現了“普九”目標,覆蓋人口182.29萬人,占全自治區總人口的35%,已完成“普九”規劃的50.86%。全自治區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6.7%,初中階段入學率達到60%以上。隨著投入力度的加大和“普九”步伐的加快,全自治區基礎教育的整體實力大大增強,辦學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幼兒教育和特殊教育也從無到有,有的較大的發展。
  3.職業教育快速發展,中等教育結構趨于合理。
  職業技術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勞動者素質,培養適用人才,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職業教育創辦于1958年,到1965年農業中學、職業中學發展到106所,在校生達到5526人。隨后停辦長達15年之久。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各級教育部門逐步端正辦學思想,從寧夏實際和社會發展需要出發,調整了中等教育結構,全面推進以初中后為重點的不同階段的教育分流,并采取有力措施,從資金、政策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持,抓緊建設了一批骨干示范性職業技術學校,使得寧夏的職業教育發展迅猛,基本改變了中等教育結構長期以來不甚合理的局面,初步形成了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與其他教育相溝通,協調發展,具有寧夏特色的職業教育體系。1997年全區有普通中專學校75所,職業中學32所,各類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數和在校生數分別為1.5萬人和4.1萬人,占高中階段招生數和在校生數的48%和43.5%,比1995年分別增長6.4和3.5個百分點,同時在寧夏大學開辦了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試點班。
  在政府的指導下,全區各類職業學校積極探索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辦學新體制、新形式,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主動為寧夏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這樣不僅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具有各種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專業人才,也為擴大社會就業、進行職業技術培訓做出了貢獻。據統計,僅1997年全區接受職業技術培訓人數就達數萬人次。
  4.成人教育方興未艾,勞動者素質不斷提高。
  建國前,寧夏教育事業十分落后,文盲率高達90%以上,民智低下。建國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群眾教育的掃盲工作。通過50年代大規模的群眾掃盲運動,寧夏有17萬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1964年人口普查,全區12周歲以上人口文盲率降至70.1%。改革開放使本地區成人教育迎來了健康發展的新局面。首先是農村成人教育有了新發展。為全面提高寧夏農村從業人員的文化、技術素質,培養和造就一代新型農民,自治區黨委、政府實施了“231工程”這一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戰略性工程,把文化教育和科學技術教育結合起來。1990年至1996年全區共掃除青壯年文盲27.09萬人,青壯年文盲率已由第4次人口普查時的22.1%下降為10.5%,特別是寧夏南部山區青壯年文盲率有較大幅度的降低。到1997年全區20個縣市(區)達到高標準或基本掃除文肓單位標準。1996年寧夏榮獲聯合國國際掃盲表揚獎。“八五”以來,寧夏共舉辦各類培訓班63327期,推廣農村適用技術128項,培訓農民370多萬人次,全自治區農民的整體文化科技素質明顯提高。其次是成人學歷教育不斷完善和發展。從1978年陸續創辦職工高等學校、教育學院、廣播電視大學以來,寧夏現有成人高校5所,成人中專28所,在校生達到20441人,比1992年增長83.5%。為鼓勵自學成才,寧夏從1985年開辦自學考試,現已開考57個專業,1997年參加考試學習達32700人。10多年來共有17212名學生順利通過國家考試,圓滿畢業,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干力量和專業人才。寧夏電視教育也有較快的發展,建立了聯網自辦節目的教育電視臺,電視教育覆蓋面達72%。成人教育呈現出多層次、全方位發展的良好態勢。
  5.民族教育健康發展,回族兒童入學率逐年提高。
  發展民族教育,培養回族等各少數民族人才,提高各民族科學文化素質,是實現各民族平等、共同繁榮發展的基本手段和標志。自治區成立以來,寧夏民族教育不斷發展,回族在校學生數逐年提高。從1958年到1978年,全區少數民族在校大學生數由45人增加到380人,中學生由2257人增加到39586人,小學生由71498人增加到155199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隨著黨的民族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和自治區社會經濟環境的改善,全自治區的民族教育有了較快的發展。到1988年,全自治區共建成回民中學16所,回民小學100所,并在銀川創辦了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在各級各類學校學習的少數民族學生達到276654人,占全區在校學生總數的26.5%。最近10年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采取更為有力的特殊措施和優惠政策,積極推進民族教育的健康發展。如在全區舉辦了寄宿制回民中小學;設置了大中專學校少數民族預科部;在回族聚居的貧困山區因地制宜,實行了早午班、復式班等多種教學模式;設立強化班積極選拔回族女教師;會同自治區內外高校、科研機構積極開發女童教育科研實驗;對回族學生實行了減免學雜費和獎學金制度;成立了貧困地區女童教育促進會,對投考大中專院校的少數民族學生實行降低分數段錄取的辦法,加快了回族專門人才的培養。這一系列的特殊措施和優惠政策,有力地促進了民族教育的蓬勃發展。目前全區共有寄宿制回民中學7所,小學77所,回族在校生占在校生總數的比例,小學達到34%,中學達到21.3%,大專院校達到19.82%,回族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2%。
  40年,彈指一揮間。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寧夏的民族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取得了可喜的巨大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為寧夏40年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也為今后寧夏的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從觀念轉變看發展。
  40年寧夏教育的發展,不只是數字的變化和發展,更是思想觀念的轉變和發展。縱觀寧夏教育40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寧夏人的辦學思想在變,觀念在變,由熱情到理智,由盲目到自覺,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具體表現為:
  1.教育思想上的變化。
  我國歷代統治階級都十分重視學校教育政治功能的發揮,而為社會政治服務也就一直居于學校的中心地位,成為我國學校教育的傳統。建國后,我們興辦學校,發展教育,自覺不自覺地受著這一傳統的深刻影響,這在民族落后地區更是如此。從1958年自治區成立,寧夏教育戰線的政治運動就接連不斷,以至發展到10年動亂對寧夏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巨大沖擊和嚴重破壞。就連大規模的群眾掃盲運動,也主要是從政治的需要出發,按政治任務來部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隨著人們思想的大解放和社會經濟發展對教育的緊迫需求,我們的教育思想有了變化,對教育社會功能的認識逐漸全面而深刻。從“231工程”到“科教興寧”戰略的提出和全面實施,表明我們已經自覺意識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振興,基礎在教育。像寧夏這樣一個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省區,唯有把發展科學技術和教育放在首位才有希望。只有教育上去了,勞動者的素質提高了,才會有寧夏經濟的振興,才有可能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逐步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的科學技術文化素質的軌道上來,這就是教育思想上的變化。有了這一轉變,教育不再只依附于政治,不再是只為政治服務,而是人類自身成長發展所必需,人類社會延續和發展所必需。據此必須全面發揮教育的整體社會功能。正因為如此,教育在寧夏的社會經濟發展中才處于重要的戰略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關注教育、參與教育、重視人才、走科教興寧之路,已逐漸成為寧夏人民的共識和自覺行動,這是最為可喜的變化和發展。
  2.教育目標上的變化。
  教育作為培養人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從本質上講是一種主體性活動,是教育者將特定的教育內容以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傳遞給教育對象的過程。這就決定了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促進新一代的身心發展,提高人的素質。在辦學指導思想上,我們在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明確地提出了由應該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新思路,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注重學生智能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人才,迎接21世紀的挑戰。在教育體制上,改革辦學體制,逐步改變政府包攬辦學的格局,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充分調動社會各方積極性,社會各界共同辦學的新機制,并積極推進農村教育、城市教育的綜合改革,促進教育同經濟、科技的密切結合。按照經濟建設的需求和人才培養的長遠目標,寧夏教育行政部門及時調整了教育結構和專業結構,全區教育結構、專業設置趨于合理,把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做為教育目標的基本點,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和較強的應變能力、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
  3.教育措施上的變化。
  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為使這種活動有序化、科學化,就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導下,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干預和實施。從自治區成立到1978年這20年間,辦教育、建學校,完全是計劃經濟的模式,靠國家行政命令辦事,因此一度大起大落、結構失衡。曾幾次受“左”的思想影響,熱衷于普通學校數量和在校生數的增長而停辦職業教育,致使教育結構失調,忽視教育的經濟效益,忽視寧夏的實際,完全照搬外地的辦學模式;在人才培養質量標準上,忽視智育,沒能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
  改革開放帶來了寧夏教育工作的新氣象。在教育措施上,堅持從寧夏的區情出發堅持按教育規律辦事。針對寧夏文化教育相對落后、文盲率較高、社會發育水平較低的實際情況,自治區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落實“兩基”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近5年來,全自治區用于基礎教育的投資達2.59億元,新建校舍50多萬平方米。為保障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自治區出臺了一系列增加教育投入的政策措施,初步建立起了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機制。1996年全區教育經費總支出7.68億元,比1993年增長73.29%,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6.64億元,比1993年增長66.95%;城鄉教育費附加征收5157.9萬元,比1993年增長247.66%。經過努力,1994至1997年,先后爭取到世行“貧困Ⅱ”、“貧困Ⅳ”項目貸款650萬美元,爭取到外援和教育對口支援的投資總額達2300多萬元。為了改善辦學條件和教師待遇,自治區組織實施了教師安居工程,從1994年至1997年,共投資1.51億元,興建教師住宅29.6萬平方米,共有4126戶教師喬遷新居,全區城鎮教師家庭人均居住面積達到8.1平方米。5年來自治區投資1000萬元,市縣配套2616.9萬元,實施中小學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工程,使全區466所中小學實現辦學條件標準化。為了提高教育質量,自治區采取有力措施,抓了師資隊伍建設,現已基本完成了教師資格過渡工作,完成了中小學校長的培訓工作,建立了優秀教師表彰獎勵制度,1995年和1996年共解決了3180名民辦教師的“民轉公”問題,到本世紀末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的目標已基本實現。現今全自治區小學、初中和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分別達到93.6%、86.66%和65.52%,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和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一代新人,自治區采取措施,加強了中小學和大學的德育工作。從各方面優化育人的環境,并全面推廣實施素質教育。
  教育思想觀念上的轉變,措施政策上的落實,推動、促進了寧夏教育40年的蓬勃發展,奠定了自治區今后社會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
      二、寧夏教育面臨的困境和任務
  寧夏教育40年,是開拓進取、不斷探索、不斷發展的40年。但在看到成績的同時,還要清醒地看到,寧夏教育在總體上還比較落后,不能適應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教育的戰略地位在實際工作中還沒有完全落實;教育投入不足的情況仍很嚴重,本世紀實現“兩基”目標形勢不容樂觀。寧夏教育事業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矛盾,急需加以解決。
  (一)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尚需進一步落實。
  寧夏地處內陸,農業人口比重大,城鎮化、工業化水平低,經濟基礎薄弱,人均收入低,貧困人口比重大,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較低層次。為了改變這一落后的狀態,自治區黨委、政府曾經多次提出寧夏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和思路,反映了對寧夏區情認識的不斷深化,表達了寧夏人民決心改變劣勢,發展生產力,振興寧夏經濟的迫切愿望。但一切必須從抓教育入手,真正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寧夏經濟的振興才有希望。這是寧夏40年社會經濟發展的經驗總結,也是迎接21世紀挑戰的必然選擇。唯有教育的優先發展和寧夏勞動者素質的全面提高,形成與現代化建設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個性品質及工作能力,才能改變寧夏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的落后狀態。為此,越是貧困落后的地區越要重視教育,不能把發展經濟同搞好教育對立起來。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引進,但人的素質只能靠自身堅持不懈地抓教育來優化。當前,寧夏的文化教育還相對落后,各類教育的辦學條件都亟待改善,文盲率仍高于全國平均比例,社會人文發展水平居后,科技成果轉化率較低,這都要求我們不僅在口頭上,更要在實際行動上真正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
  (二)“普九”工作形勢嚴峻,任務繁重。
  義務教育,是一種普遍的、全民的教育。它是由法律規定的國家對所有適齡兒童和青少年所施行的一定程度的國民教育。義務教育是關系著民族素質的提高和國家興旺發達的一件大事,為現代化社會生活所必需,是現代文明的一個標志。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到80年代中期全世界已有168個國家和地區宣布實行義務教育。我國于1986年正式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并根據我國幅員廣大,經濟文化發展很不平衡的實際情況,規定了“三類地區,分三步走”的實施方針。寧夏屬于落后地區,“普九”任務十分繁重。據第四次人口普查,寧夏15歲以上人口中,文盲人數達102.7萬人,占總人口的22.1%,高出全國6.2個百分點。貧困人口比例較大的固原地區,文盲人數與1982年相比,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6.4萬人,達到52.7萬人。同時在寧夏文盲人口中,66.4%是肩負養育新一代重任的女性,達68萬多人。經過10年的艱苦努力,寧夏的“普九”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暴露的問題也亟待解決。
  (1)有些市縣還沒有建立起一個比較完善的義務教育執法機制,在實施義務教育過程中存在著力度不夠、工作不到位、投入不足、缺乏全社會都來關心和參與的問題。(2)山、川普及義務教育差距較大,發展不平衡,邊遠貧困山區普及義務教育舉步維艱。由于生存條件的惡劣,貧困地區不僅存在著無處上學、上不起學的問題,也存在著不愿上學的問題。(3)貧困地區女童,尤其是回族女童教育仍然是我區普及義務教育的難點和薄弱環節,女童入學率低、流失率高仍是很突出的問題。
  (三)職業教育依然薄弱,教育結構還需調整。
  寧夏有農業、能源這兩大優勢,但并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長期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與寧夏的基礎教育、職業教育落后有關。目前全自治區每年高中畢業生2萬多人,約23%的人升入高等學校學習;每年初中畢業生約7萬多人,升學率為42%左右,這樣,全自治區每年有5.5萬初中后、高中后學生在未接受任何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的狀況下進入社會,經濟建設所需的中、初級人才得不到滿足,勞動者素質得不到提高,進而直接影響到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當前,急需把全自治區經濟的重點轉移到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把調整中等教育結構放在重要位置上,有目的地引導職業教育向著符合寧夏區情、適應寧夏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方向健康發展。要端正辦學思想,更新觀念,加大投入,采取措施,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使寧夏的勞動者素質得以快速全面地提高。
  (四)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力度。
  目前,寧夏高等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仍很突出。全自治區每年有6000多名大中專畢業生,由于學科專業與人才需求脫節,學非所用,造成畢業分配難的現象日益嚴重。同時由于寧夏高校數量多而規模小,專業布點分散,單班教學普遍,辦學效益低下,難以形成學科優勢和學科梯隊,缺乏在全國有影響的學科帶頭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學校辦社會”的局面,導致機構臃腫、人浮于事,使有限的教育經費難以發揮最佳的效益。為此,應當以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為重點,堅持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統一協調發展的方針,建立起與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學校資源優化和有效配置,變“學校辦社會”為“社會辦學校”,在“科教興寧”發展戰略實施過程中,充分發揮自治區高校的重要作用。
      三、面向新世紀的思考與抉擇
  人類即將告別20世紀,把一個什么樣的寧夏教育帶入21世紀就是我們在歡慶自治區成立40周年之時深切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從自治區成立至今,寧夏教育經歷了40年曲折的發展歷程,為自治區今后的教育改革和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第一,教育是寧夏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寧夏經濟要振興,社會要發展,必須要走“科教興寧”之路。由此必須堅持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當前及今后全自治區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關鍵和基礎。第二,必須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自覺地服從和服務于全自治區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這是寧夏教育事業得以發展的根本,是教育改革的目標和落腳點。第三,必須堅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在改革中尋找教育發展的動力。在開放中促進教育面向世界,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的一切文明成果,以不斷改革和完善寧夏的教育體制、教育結構、教育內容和方法,并積極擴大教育交流,爭取對口支援,加強寧夏教育事業發展的實力。第四,必須從寧夏的實際和區情出發,正確處理山、川教育發展不平衡的矛盾,重視解決好教育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和薄弱環節,大力發展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要根據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才需求“門類多、用量少、轉向快”的特點,采取靈活的辦學形式,著力培養受社會歡迎的應用性、實用性的大中專各類人才。第五,要努力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投入體制,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社會各方面和人民群眾的辦學積極性,形成全社會關心,全民參與,齊心協力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第六,教育事業的發展必須依靠廣大教師。要積極采取措施,努力改善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使他們安心教育工作,樂于奉獻。要堅持不懈地抓好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育管理者和廣大教師的業務素質,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面向21世紀,有以下教育理論和實踐問題亟需解決:
  首先,為適應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上的兩個根本轉變,要加緊推進寧夏教育體制的改革并完善有關的規章制度,這是當前我區教育戰線上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也是一項重大的教育理論和實踐問題。其次,為適應未來現代化建設對各級各類人才的需要,要盡快優化寧夏的教育結構,改革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妥善地解決好這一問題,對于提高教育質量,培養跨世紀需要的人才,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科技、文化及教育事業本身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深遠的影響。再次,實施“科教興寧”的戰略,各級各類學校教育都要抓好素質教育。這是因為21世紀將是一個科技迅猛發展,社會更加進步,充滿競爭和挑戰的世紀。我們既面臨綜合國力的競爭與較量,又面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爭奪與滲透,這些對培養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要樹立素質教育觀,下功夫抓好學生的素質教育,以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江澤民總書記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能否抓住機遇,歷來是關系革命和建設興衰成敗的大問題。過去我們抓住了重要歷史機遇,也喪失過某些機遇。現在全黨一定要高度自覺,牢牢抓住世紀之交的歷史機遇,邁出新的步伐。”為此,今后一定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學習和貫徹十五大精神,進一步深化寧夏教育改革,加快教育事業的發展步伐,堅定不移地貫徹科教興寧戰略,切實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努力探索并建立適應寧夏經濟建設和社會全面進步,符合教育發展規律的教育體制和運行機制。
寧夏社會科學銀川33~39A849民族研究徐建國/陳毓秦19981998徐建國 寧夏大學基礎部 副教授 銀川 750021 陳毓秦 銀川一中 特級教師 銀川 750001 作者:寧夏社會科學銀川33~39A849民族研究徐建國/陳毓秦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56:07

[新一篇] 千年“絕學”的偉大“復興”  ——墨學研究的百年回顧與前瞻

[舊一篇] 協調高考歷史試題與中學歷史教材矛盾之我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