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 簡體 傳統 |
你必須把自己變成一位“極客” 作者:天使已被謀殺 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未來世界可能是屬于極客的。也就是說,很可能屬于那些技術宅、黑客、創客、死理性派、游戲大咖,甚至機器人,又或是一個由數據充當全身細胞的虛擬人。 假如你不屬于其中任何一種,也許會覺得這是危言聳聽。事實上,科技的飛速發展正令這個大膽的猜想慢慢向現實轉化,構成傳統社會的一切事物正加速崩潰。 尼克·比爾頓很早就發現了這個趨勢,他選擇用各種各樣的技術裝備自己,享受生活在未來的快感,并在《翻轉世界》一書里寫下了自己對于技術摧毀傳統生活方式的觀察與思考。 關鍵就是技術把世界變平了,中心不止一個,而是多個,甚至無數人。 在科技的幫助之下,人人都可能變成世界的中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輻射他人,但不一定是全世界——你接收到的信息或商品都是個性化定制出來的,或來自社交網絡中的朋友分享,或由軟件分析了你的網絡大數據之后推薦的;反過來,你所傳播出去的一切也都只被特定受眾接收,隨后他們圍繞你設定的主題和你互動;實體世界也是如此,各種智能硬件會洞悉你的意圖、理解你的指令,替你管理好房子、車、辦公室以及娛樂空間。 至此,你的生活方式就完成了從一個“原始人”到“極客式”的轉變。早在1996年,尼葛洛龐帝就在其經典著作《數字化生存》中描述了這樣的生活方式,比特重建世界、媒介再革命、虛擬現實等。他和比爾頓一樣對由技術創造的新世界持樂觀態度。近二十年之后,你不應該再為此而感到恐慌了,免得被技術所制約而不是駕馭它們。 除了傳統中心的消失之外,由技術主導的世界還帶來了另一個問題:碎片化。的確,上述生活方式都是碎片化的、注意力分散的,連工作也是多重并進的,這與人類文化中一貫推崇的“專注”背道而馳。 比爾頓并非盲目吹捧這種生活方式,他認真地去求證了大腦神經網絡方面的研究,最后得出結論:大腦的學習能力很強,通過訓練可以令其與技術一同“進化”。事實上,將來人們都不得不訓練自己的大腦適應多重任務,學習計算機的多任務處理方式,因為技術一定會將“碎片化”變成一種常態,就好像大數據在網絡中的分布狀態一樣。其實在Web1.0時代,社交媒體和社交網絡的概念橫空出世之前,以圖文互聯網為代表的技術產品已經把“碎片化”帶到了公眾面前,主要表現為網頁滾動新聞、論壇消息等形式。人們專一的注意力被大量支離破碎的信息沖擊,迷惑與担憂隨之而來。差不多過了十年,你也不應該再將其視作洪水猛獸了,而應該納為己用。 如今,層出不窮的新技術產品一定會令你眼花繚亂,但我們總愿意做一個謹慎的技術樂觀主義者,看未來人類借助技術是否可以達到1+1>2的效果。畢竟是技術在推動世界前進——工業革命之后,再到信息革命之后,人類社會的各方面都是呈現指數級發展的,與古代社會不可同日而語。但人并非天生就能接受變革,反而往往對變革感到恐懼、排斥,究其原因,應該主要是對新事物的不了解和不會利用。 比爾頓也發現了一些長久以來都存在的例子:漫畫,在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成為了一種大眾文化形式,蝙蝠俠、超人等形象都誕生于那時候的漫畫,其中包含暴力、犯罪等元素。那個年代的人們確信漫畫會戕害年輕人,一些社會學領域的專家也深信不疑。 是不是感覺有點似曾相識?沒錯,現在這些言論轉移到后來的電子游戲和網絡游戲上了,大眾媒體幾乎眾口一詞。但是,深究起來,被改變的不是內容,而是形式、媒介,也就是技術。 通俗地說,技術和金錢一樣,本身無所謂善惡,只有人懷著不同的目的對其進行利用時,它們才會表現出或良善美好或十惡不赦的外在特征。而我們往往容易放大負面效應以吸引人注意,誤以為技術本身就是壞的。比爾頓還舉了游戲的例子:假如你堅信游戲在毒害青少年的身心的話,那么更要仔細看看它的另一面——現在外科醫生們正在考慮將游戲納入未來外科醫生教育的一環,因為研究人員發現,某些游戲會提高醫生們的手眼協調能力,讓他們拿手術刀的動作更靈活,從而降低手術失敗率。 利用技術去提高人自身的能力,正是極客的方式,也與著名的傳播學家麥克盧漢“人的延伸”理論不謀而合。 那么,未來每個人都要成為極客了。而極客的生活方式核心是“人能駕馭技術”,而非“技術決定論”。用比爾頓的說法就是,面對這些洶涌而來的技術大潮,“在你變得恐慌之前,請相信最重要的一點:我們一定會一起墜下這座懸崖”,傳統的東西“不會回來了”。是的,他不是唯一這樣想的人。 轉引自:鈦媒體 羅胖曰: 我們這代人必須隨時做好準備,以承受技術和社會革命的沖擊。 既悲催又幸運,既兇險又刺激。 200年工業社會積累起的經驗價值不斷在貶值。 我們微末的生命也來不及自我進化。 能指望的不過是以下幾樣東西—— 1,強行自我適應。 2,勇敢駕馭技術。 3,充分連接協作。
羅輯思維 2015-08-23 08:37:5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