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米利都學派的創始人泰勒斯(Thales)是一位最早的有據可查的希臘哲學家,也是西歐哲學史上的第一個有據可查的哲學家。他是第一個從世界本身探討世界的統一性的人。
同許多古希臘哲學家一樣,泰勒斯也只給我們“留下”了很少的非常零碎的思想片斷。這固然給我們系統地把握、理解泰勒斯的哲學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但也給我們提供了從多種角度進行解釋、加以發揮的廣闊的可能性,這也許正是泰勒斯哲學的持久魅力之所在。
一、泰勒斯哲學的體系
1.三范疇
被泰勒斯用來統一地說明所知的一切的因素實際上有三個,這就是生命、靈魂、水。
生命 也許是受原始宗教的影響,泰勒斯認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謂有生命實際上指具有能動性、可變性,即生命在于能動、可變動。
靈魂 生命的變動的一個特點是自動,即動因、動力在有生命者自身,或者說是否變動與如何變動都由變動者自身決定。這種生命者自身所具有的動因、動力被古希臘人稱作靈魂。
也許正是因為生命是自動,而靈魂就是自動因,所以泰勒斯不僅認為一切都有生命,而且認為一切都有靈魂,使一切成為有生命的東西的是靈魂。不過現有資料表明,泰勒斯的靈魂只管變動,而不管如何變動。管如何變動的動因是后來阿那克薩戈拉提出的“奴斯”。
在變中保持自身 生命是一種并不取消變動者的變動,即生命這種變動的另一個特點是,變動者能在變中保持自身,或者說具有靈活性。
兩種保持自身 事物保持自身可分為兩種情況或類型:一是靜態地保持自身,二是動態地保持自身。前者只以一種方式存在,只以一咱方式保持自身,即沒有靈活性。一旦發生變動,便喪失自己的存在,便不再是自身。因而,要么不變,要么不再作為自身而存在。后者可以多種方式存在,可以多種方式保持自身。即不會因為發生變動而失去自身的存在,反而在變動中實現自己的多方面的豐富的存在,即每一種變動的方式都是一種生存方式。
前一種保持自身是僵死的、僵硬的保持,是沒有生命活力的保持;后一種是活生生的保持。
水 也許因為水的流動性最能體現在變動中保持自身的靈活性,即水無定形,故能以無限多的形狀存在:無論采取什么形狀,都不失其為水,所以,泰勒斯認為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由水產生、由水構成,或形成于水。這就是所謂的“水是萬物的始基”。當然泰勒斯的水乃泛指一切流體,即泛指無定形、可流動、可變形的東西。
生命在于流動 有生命的東西都由可流動的水構成,因而,生命在于流動,在于變形。流動的程度與方式決定著生命的程度與方式:流動性越強、越高,可允許、可容納的流動方式越多、越豐富,或可塑性越強,生命力就越強、越豐富。
如果說靈魂作為動因決定有生命的東西變不變、如何變的話,那么有生命的東西由什么構成,則決定了能否變以及能否怎樣變。例如,在身體的韌性允許的情況下,可彎腰而不彎或彎成什么樣子是由靈魂決定的;而由于年老,身體失去韌性,想彎腰而彎不下去則是由構成身體的物質的狀態決定的。
生命在于交流 “水是萬物的始基”、生命在于流動,還包含有生命在于交流的意思,即有生命的東西靠流動的物質來傳遞運動、作用,實現能動性,實現生命,并靠流動來交換物質,維持生命。
2.三范疇之間的引申
根據以上分析,如果把生命理解為一切事物所共有的規定,那么靈魂和水就都是從生命引出來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生命在于能動、可動;而事物之所以能動,一是因為有靈魂,二是因為由水產生、由水構成。當然,如果從一切都有靈魂出發,也能引出生命和水;從一切都由水產生、構成出發,也能引出生命和靈魂。
所知的一切的模型 通過相互引申,生命、靈魂、水就統一起來構成所知的一切的共同模型,就成為能用來統一說明所知的一切的根據或中介。
用現代人的眼光看,泰勒斯是用特殊的規定或特殊的現象——生命、靈魂、水——來表述我們所知的一切共同規定。但是,如上所述,在當時,水、靈魂、生命并不只是為某些事物所特有的。
二、泰勒斯的上述哲學遺留的問題及其思辨考察
1.缺乏邏輯證明
在以上考察的泰勒斯的思想中,我們還看不到嚴格的邏輯證明。
證明的關鍵 按照上述理論的邏輯,一切都是有生命的,而之所以有生命又是因為有靈魂、由水構成。因而上述理論能否成立的關鍵取決于“一切都有靈魂、都由水構成”能否成立,而這實際上又取決于是否一切都有自動因,都能自動,是否一切都具有流動性、都能變形。
反例 但是,至少經驗告訴我們,并非一切都能進行可直接觀察到的自動,都有可觀察到的決定自動的靈魂,也并非一切都有可直接觀察到的流動性。因而“一切都有生命”是需要證明的。
連續性原則 要使“一切都有生命”這一理論成立,至少應該像后來有的哲學家(如萊布尼茨)那樣引入“連續性”原則。連續性原則認為,我們所知的一切是連續不中斷的。這種連續表現為縱橫兩個方面,即連續性分為縱向的與橫向的。
縱向連續性主要對性能而言。從縱向連續性來看,我們所知的任何事物以及從中識別出的任何性能都不可能從無到有。即不能在絕對沒有某事物、某性能的情況下,產生出某事物、某性能。如果產生,也只是從程度低到程度高,從一種形式到另一種形式,或從潛在狀態到現實狀態。
從橫向連續性來看,并存的一切事物、一切規定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總是可找到某種或某些共同點,總是可以通過相應的共同點統一起來、貫通起來,作為同一種東西、同一種規定來看;因而可以看作是用一種東西、同一種規定的分割或分化,從而其一有的,其他原則上也有。在這一意義上,只要能實際上在某事物那里識別出某性能,那就可以設想在看不出某性能的一切事物那里或多或少以某種形式或方式有或潛在地有某性能,即某性質在一切事物中只有程度的不同,或現實狀態與潛在狀態的不同,而沒有“有與無”的不同。
按照連續性原則,只要有一個事物有靈魂、有流動性,那么一切事物就都有靈魂,都有流動性,只是實現的程度有所不同罷了;即任何事物都至少有潛在的或最低限底的自動性、流動性。
2.沒有說明作為什么保持自身以及怎樣才算保持自身
一般地講,有生命的東西能在變動中保持自身,但任何保持自身的東西總是在某層次上以某角色保持自身。因而“作為在變動中保持自身的兩個方面”的自主性與靈活性也總是同相應的層次、角色聯系在一起的,即總是有個“作為什么”具有自主性、靈活性的問題。因此,自主性、靈活性包括某層次某角色內的自主性、靈活性,即作為某層次上的某角色能自主地、靈活地決定自己的存在方式、活動方式和層次之間、角色之間的自主性、靈活性——即能自主地、靈活地進行層次、角色轉換。某層次內、某角色內的自主性、靈活性與層次之間、角色之間的自主性、靈活性是不同的。能在某層次上以某角色自主地、靈活地變動的,不一定能自主地、靈活地從事層次之間、角色之間的轉換,反之亦然。
原則上,任何東西都能在一定的層次上以一定的角色保持自身,不可能不以任何角色保持自身,不可能不在任何層次上保持自身,因為任何東西都不可能被完全改變,最多只能變掉某一層次、某一角色的自身。
怎么才算保持自身 所謂在變動中保持自身總是指保持某角色的整體的連續性或整體結構的連續性,即整體中的各部分全部連續不間斷;而不能在變動中保持自身則是指,作為某角色失去了整體的連續性,各部分不都是連續不間斷的整體。
3.并非只有生物才在變中保持自身
如果對“保持自身”作廣義的理解——不考慮在哪一層次上,具體以哪一種身份保持自身——,那么包括不顯示生命的所謂無機物在內的一切都能在一定意義上、一定程度上的變中保持自身。因此,生命作為在變中保持自身只是指以一種“連續、主動的變化”為自身,即自身不是在變化之外,不是相對于變化而言的。
4.生命也有被動性,非生命也有主動性
嚴格說來,生命作為一種主動的變化,并不排斥被動性,即并不排斥生命體之外的因素對變化的作用或影響。實際上外界作用不僅會影響生命活動的方式,而且也會激發生命體的活動。所謂“生命活動是主動的”是指驅動者、推動者在生命體內部。
而如果說沒有純粹主動的運動的話,那也照樣可以說沒有純粹被動的運動。一切現實的運動都以特定的方式進行,而每一種被動物自身都至少參與決定運動方式,因而每一運動都有主動的一面、自決的一面。
5.生命也在不變中保持自身
雖然生命活動的主要特征是在變中保持自身,但這并不排斥生命活動也有在不變中保持自身的一面。這是因為每一活動都以一定的身份、角色進行,每一生命都是相應的角色或身份的生命;所謂保持自身也總是指保持相應的角色或身份。而每一身份、角色都有自己特有的變形的限度,即超出某一角色所允許或所能承受的限度的變形會結束相應角色或身份的生命。換言之,對于某角色所不能允許或承受的變形來說,該角色的生命在于在不變中保持自身。在這一意義上,生命的強度與方式取決于不變性的強度——堅強、堅固、堅硬——與方式、形式。
在現實生活中,“在不變中保持自身”的生命特征表現為相應的角色所不能違背的各種原則。所謂既要有原則的堅定性,又要有方法的靈活性,就分別對應著“超出某角色的限度、從而為某角色不允許的變形”與“在某角色的范圍之內的變形”。
同理,不顯示生命的無機物在不變中保持自身也不意味著不發生任何變化,只不過是以不變應萬變。只要起作用就會發生變化,至少有外在關系的變化。
6.沒有說明流變的環境
流動、變形預設了相應的空間環境。如果周圍是固定不變的充實空間,則無法變形。例如,一只被夾在墻縫中的手是無法彎動的。因而,由流體構成的有生命的東西要能實現流動、變形,就要求所處的空間環境要么是無任何抵抗性的虛空,要么本身就是一種流體。
7.沒有區分、說明兩種流動
兩種流動 除了流體的變形運動,還有固體的位移運動。如果把后者也看作流動的活,那實際上是一種與前者不同的流動,即前者是自身的形狀或結構的連續變動,而后者則是在環境或背景中流動,或者說是自身與環境之間的結構的連續變動;前者本身是流體,后者本身可以是固體,只要求環境是流體或是虛空——就虛空本身無定形來說,也可被看作一種流體。
兩種流動的還原及其問題 當然也可以把某流體本身看作一個相對獨立的環境。在這一環境中,有一個由若干固體粒子組成的、可在這一環境中流動的粒子集團——就像是裝在一布袋中的一堆小彈球;所謂流體的變形就是粒子集團以這樣的方式在該環境中即在該流體中流動:這種流動以一種連續改變的數率改變這一集團中的諸粒子的相對位置。通過這樣理解流體,就把第一種流動還原為第二種流動,即第一種流動只是一組第二種流動的集合的總體外觀;而所謂生命在于流動就不僅指由集團中的粒子的流動造成的變形,而包括某粒子集團中的粒子的流進流出。現出的問題是:離散的、不連續的固體粒子怎么能形成一個統一的粒子集團,怎么可能有把一個粒子集團裝起來的布袋或網絡。
當然還可以把第二種流動還原為第一種流動。這就要求把整個世界看作一塊統一的流體(這種世界就像一個唯一的統一的大海),世界中發生的一切都是這統一的流體的變形的花樣(這就好像大海中的浪花)。這種理解類似于理論物理學中的一種觀點,即整個物質世界是一連續、統一的場,而粒子及由粒子構成的實物只是場的一種激發態。如果把第二種流動還原為第一種流動,那么世界中的位移運動實際上也就只是離開世界整體單獨來看的世界中的一部分的流動,就好像從遠處看到的一朵浪花的流動。然而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整個世界是一連續的流體,又怎么會有不同事物之間的界限,或者說怎么會有彼此有界限的不同事物。
對兩種還原中的問題的嘗試性處理 也許可以通過兩種不可還原的物質的相互滲透、分割、組合來給以上兩種還原性解釋中所含的問題作一個統一的說明。如果我們所知的一切、世界中的一切都由至少兩種不可還原的物質組合而成,那就可以導出以下幾種情況:
A.兩種物質互為界限;
B.兩種物質可以通過相互滲透、相互分割,使每一物質內部出現界限,即每一種物質都可進入另一種物質,成為另一種物質內部的界限,從而把另一物質分割成有界限的不同部分。例如,虛空把充實者分割成各個不同的充實者;
C.各種物質因為被分割成不同的部分而可以再進行多級、多層、多種組合,形成各種有界限的不同事物——由此解決第二種還原性解釋中的問題;
D.每一種物質即使被另一種物質分割也仍然保持著統一性、連續性。因此,各部分,如粒子能形成具有連續性的統一的集團——由此解決第一種還原性解釋中的問題;
E.兩種物質在相互滲透狀態中的不平衡分布還可解釋每一種物質的不同濃度,或具有每一物質的特性的程度。
對于“既然一切都由水、由流體構成,又為什么會有固體、會有界限”這個問題,還可能采取與萊布尼茨的單子論相似的解釋:構成一切的流體是連續統一的,而靈魂是獨立的、眾多的;眾多的獨立的靈魂把統一的流體分割為不同層次的、有界限的不同的事物;而物體或事物是否流動或實際上是否顯示出流動性也取決于其中的靈魂是否起作用;各事物或事物中的各部分是否協調行動或如何協調行動也取決于其中的靈魂之間的關系,包括是否有一統一的靈魂,以及這一統一的靈魂對相應的各級、各部分的靈魂的支配程度。
泰勒斯哲學的另一種解釋 根據上述說明,我們還可以對泰勒斯的思想作另一種解釋:我們所知的一切都由兩種不可還原的物質構成,一是流體,即水或靈魂,二是固體——這一點泰勒斯沒有專門指出;兩種物質相互滲透,導致兩種物質的不同分割與不同組合,以及相應的界限;事物根據所含兩種物質的不同比例而顯示出不同程度的生命性、流動性;根據兩種物質的不同的組合方式或結構而顯示出不同的流動性質、生命形式或生活方式。
8.沒有說明整體與部分的生命
一個由若干部分、若干層次構成的連續整體中有兩種自主性、靈活性,一是整體本身的,二是整體中的各部分、各層次的。這兩種自主性、靈活性類似于一個生活共同體中的通過該同共體的領導的自主性、靈活性來實現的整個共同體的自主性、靈活性與各個成員的自主性、靈活性。失掉或弱化總體的自主性、靈活性,總體就失去了連續性,就不再有總體的生命;此時,總體要么瓦解,要么是一不顯示生命的無機物——無機物的各分子是不連續的。失去了各部分、各層次的自主性、靈活性,只有總體的自主性、靈活性,總體的生命就顯得單調、貧乏、無生氣。只有兩種自主性、靈活性全都充分協調發揮,才會有有聲有色的內容豐富的生命。
三、泰勒斯哲學的合理性及其引申
盡管我們所看到的泰勒斯的哲學存在以上種種問題,但無論如何,把生命同自動性、自主性與流動性、靈活性聯系起來是合理的。因此,如果可以提高生命的質量,提高生命的深度與廣度的話,那就應該從自動性、自主性與流動性、靈活性來提高,而且自主性的提高與靈活性的提高是聯系在一起的,是對應一致的。自主性越具有靈活性,即能把自主性貫徹于其中的靈活性越多,生命力就越強、越豐富;靈活性越具有自主性,即靈活性越是自主地作出的,生物就越能在靈活性中保持自身,就越具有生命力。隨波逐流、沒有自主性的靈活性,例如頻繁地、盲目地轉換興趣或注意力,所對應的是一種軟弱的生命;缺乏靈活性的自主性是固執、僵化、缺乏生氣的表現,是一種貧乏、單調的生命,例如鉆牛角尖、固執己見、寧折不彎,這種僵化會在不得不變的情況下,因為既無法變,又不得不變而過早地結束生命。
另外,生命可以從物質與精神兩方面來看,而且這兩方面往往也是對應一致的,即肉體與精神都有個是否有活力的問題,而且這兩方面的省略往往也是對應一致的。因而,生命應從物質與精神兩方面來提高、來鍛煉。
武陵學刊:社科版常德21~24B6外國哲學劉永富19981998根據已知的資料,可以把泰勒斯的哲學看作從生命的角度說明一切以及從哲學的角度說明生命的生命哲學。生命、靈魂、水是泰勒斯哲學的基本范疇,三者的聯系統一構成了已知的泰勒斯哲學的體系。泰勒斯“留下”的思想資料的殘缺不全給我們提供了進一步引申、發揮的多種可能性,這些引申、發揮有助于豐富、發展生命哲學的內容。哲學史/泰勒斯/生命/靈魂/運動/自主性/靈活性劉永富:博士、西安交通大學哲學研究所所長、教授,郵編:710049 作者:武陵學刊:社科版常德21~24B6外國哲學劉永富19981998根據已知的資料,可以把泰勒斯的哲學看作從生命的角度說明一切以及從哲學的角度說明生命的生命哲學。生命、靈魂、水是泰勒斯哲學的基本范疇,三者的聯系統一構成了已知的泰勒斯哲學的體系。泰勒斯“留下”的思想資料的殘缺不全給我們提供了進一步引申、發揮的多種可能性,這些引申、發揮有助于豐富、發展生命哲學的內容。哲學史/泰勒斯/生命/靈魂/運動/自主性/靈活性
網載 2013-09-10 20: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