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電視美學研究概述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對于電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當時西歐與北美的一些學者已經開始關注這個新的媒體形式。由于電視在當時是一種新的傳播媒體與技術,人們對于它的了解尚在摸索之中,這樣一般的學者時常把它同電影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研究,或者更為簡單的就是以現成的電影理論來套用在電視研究上面。這種態度和方法就是在當時也引起了一些爭論,因為在60年代中期,電影作為藝術已經進入它的完美階段:電影藝術更成熟、更完美、更富有表現能力,特別是由于眾多的優秀電影藝術家的努力,電影的風格、類型、內容等等也更為豐富與復雜。人們稱這個時期為電影藝術的黃金時代,同時電影理論研究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電影理論研究更成熟、更完美、也更系統。電影理論研究出現了繁榮階段,學者們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與領域來研究電影,于是就出現了“電影美學”、“電影社會學”、“電影符號學”、“結構主義電影理論”、“電影史學”、“女權主義電影批評”等一系列新的概念、觀念與理論。一時之間在美國的大專院校內,電影理論或電影研究成為最時髦的課程,當時選修這樣的課程不僅是電影專業的學生,還有文學、歷史社會學、心理學、藝術乃至很多理工科的學生們。電影研究的興旺也促進了其他人文學科的發展,出現了不少跨學科的比較研究。由于電視相比來講是比較新鮮的事物,也由于人們對于它的藝術表現能力和對社會的影響能力了解尚不很多,所以很多學者一般把它列為電影的衍生物或發展而進行觀察和研究。也有一些學者把它列到大眾傳播媒體之中,作為傳播學的分支進行研究。這就造成了美國大學內部對于電視專業劃分的混亂:有的大學把電視(特別是電視制作)劃分到電影系,同屬于藝術院系;有的把電視專業劃分到大眾傳播學之內,屬于新聞學院領導。還有一些小的院校由于沒有電視專業,所以把電視和電視研究劃分在英語系或文學系,作為文學研究的一個部分。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80年代初期。
  1983年美國語言傳播學會(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的一些學者們決定創建一個名為《大眾傳播的批評研究》 (Critical/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的專業學術刊物;同年還出版了《大眾傳播的研究新動向》(New Trend and ldeas in Mass Communication Studies)專集。在這個專集中首先提出,應該把電視作為新的研究對象而進行綜合性的全面研究,文章還提出了有關電視研究的幾個可能性和課題。這個專集出版后得到了很多傳播學研究工作者的歡迎,但是也引起一些爭論。電視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熟而且越來越重要——無論是作為宣傳、教育、傳播還是作為文化、娛樂。特別是在衛星傳播已經建立起來之后,電視更是成為了國際性的傳播媒體。與此同時,新技術的發展、新的視覺媒體比如Video、DVD、VCD、以及后來居上的計算機網絡傳播等已經形成一種對于大眾與社會有著強大影響力的視覺媒體群;這些新的東西加上已經存在的傳統的視覺藝術形式,比如美術、電影(有人認為還要加上戲劇、舞蹈音樂等表演藝術)等相互影響、互相滲入,形成了被一些學者稱之為視覺文化藝術娛樂業(Visual Culture-Art-Entertainment Industry)的產物。
  電影藝術也在發展,進入了后現代主義時期(Post-modernist age)所謂的那些“現代/當代電影理論”已經落后于電影創作實踐;一些電影理論存在著概念不明、繁瑣、空泛、過于抽象等問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電影理論研究范圍越來越小,最后某些理論研究或討論成了少數“專家、學者或理論家”咬文嚼字的小范圍爭斗。從80年代中期開始,選修電影理論課程的大學生越來越少,有些學校甚至取消了這些課程,代之而起的是文化研究課程。
  電視自身的發展也成為一個重要的事實,電視已經成為每個家庭的必需品。因此,不僅僅是電視工作者,包括電視藝術家、工作人員和技術人員、電視商人、學者,就是普通的觀眾都迫切需要對電視這個媒體進行深入的或專門化的研究。
  值得提出的是在80年代中期出現了一個新的時髦詞匯即“后現代主義”(Post-Modernist)。人們雖然對這個詞的具體內涵知道得不夠清楚——實際上就是在理論界內部對這個概念也是爭論不休或解釋不清,但它畢竟涉及到了當今社會中文化的窘迫境地。因為它從某種程度上解釋了在當今這個高科技時代的商品社會中特殊的文化現象。雖然,作為一種專門化的理論或具體的研究方法,“后現代主義”理論顯得似乎太空泛、太松懈、太模糊了,但還是有些學者把一些“后現代主義”的概念引入到當代電視與視覺文化研究之中。我們下面將介紹一些這種研究與概念。
  由于電視以及后來出現的新的視覺媒體,比如Video、DVD等現代高科技的產物自身也是高科學技術,所以對它們的研究也包括科學技術的研究。我們可以從近年來一些大學所提出的科學技術研究成果來看這種研究的重要性。目前時髦的課題,比如《高精度高速度的網絡傳播電視技術》、《數碼電視的色彩與高清晰度分析》、《DVD的光盤新材料與解碼能力》、《網絡電視與軟件設計》等等,都吸引很多科技工作者進行研究。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這種研究過于集中在科學技術上面,而忽略了“人”。“人”是作為傳播媒體的電視的服務對象,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電視研究開始把中心集中在“人”的身上,而且越來越多的學者以新的多學科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來進行電視研究。更可貴的是這種多學科跨學科的研究開始把人文學科同科技學科結合在一起,而且有一些科技人員也參與其中,這樣就使得這種研究具有了更大程度的科學性。有些學者以“文化批評理論”(The Critical/Culture Theory or Approach)來命名這種研究。
  美國聯邦政府人文學科國家基金會前主任、一位保守主義學者威廉·班尼特(William J Bennett)曾經批評美國當代的文化。他指出:
  如果我們相信好的藝術、好的音樂和好的文學書籍能夠提高我們的口味并能改善年輕一代的接受能力的話——我們知道會這樣的——那么我們必須相信壞的藝術、壞的音樂和壞的文學書籍也能損害他們的接受能力!作為一個社會、社區以及政策制定人,我們必須站起來申訴真理!
  現在我們進行的這場文化戰爭已經超越了藝術、音樂、詩歌、攝影、文學、電影、電視與戲劇的范圍了。這樣廣泛的問題要求我們向美國人說明在過去的20多年間,我們美國人民的傳統價值觀念正在冒著槍炮的攻擊——在我們當今世界中,美國人正在受到侮辱和騷擾而變得沒有能力去向我們的孩子們解釋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什么是希望與什么是破壞、什么是積極向上與什么是消極消沉等等。我們傳統的支持美國人前進的價值觀念——特別是家庭觀念——如今正在被腐蝕、污染與破壞!
  班尼特先生站在美國政府的立場上批評美國的左翼、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們,應該對當前美國文化的問題負責。而“左派”的激進的學者們則批評美國政府無能,比如阿伯特就批評說:
  從歷史的角度來講,在經濟利益、通俗的口味與廣大公眾的受益之間總是存在著不協調的關系。那些制定政治上自由言論的人們——是他們制定出第一部憲法——未必會預見到由于電視機的發明而引來的一系列問題。電視正在把他們精心制定的平衡秩序打得混亂不堪。現在盡管有一些電視批評學者討論了這個媒介所能引起的危險,但是還沒有人提出美國的民主、商業電視、自由經濟與大眾文化等之間的關系。電視在美國社會的統治地位正在強化。每天24小時,每周7天,通過電視網絡每天把一切“裁決”播放給美國公民,現在還發展到國際大眾。實際上,最近發展的電視傳播技術已經有可能使更大范圍的觀眾在觀看電視中不由自主地失掉自己的判斷信心與能力而盲目服從電視的意圖。——這樣的技術也使政治家們有能力在幾分鐘之間根據電視觀眾的反饋而不斷改變自己的政治主張而多拉到選票。我們廣大的電視觀眾成了被他人掌控的玩具。電視使我們迷信于短暫的表面上的感情,而忽略了認真的學習與探討。
  從這樣的角度來講,電視成了破壞傳統的美國道德觀念、信仰、知識和文化的罪魁禍首!
  有趣的是,無論左派和右派、激進派和保守派,現在都提出了當代美國文化的問題,而且都在批評包括當代美國電視在內的美國文化的“墮落”!而更有一些學者對于美國電視在國際上的影響表示担心和批評。這就說明了美國當代電視的問題已經夠嚴重的了!
  1999年,在美國全美美學協會(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Aesthetics)召開的年會上,美學研究者對于自己的研究首先提出了疑問:“當代美學研究的意義究竟是什么?什么是當代美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實際上,這些問題已經不知道提出過多少次了,而且盡管學者們爭論不休,但是從來都得不到什么明確的答案。這次年會的討論似乎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這次會議將決定這個協會——在美國學術界被認為是一個很保守的學術團體——在21世紀的命運。
  美學家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而且對于當前的文化藝術現象進行了分析研究。大家發現所謂當代美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實際上很簡單,對于當前高科技時代中的文化藝術的現狀的認識!而基本的問題就是對待現代科學技術的態度和認識,我們又發現這依然是一個“老問題”。
  早在1827年面對西方社會的工業革命,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就提出了科技革命會對文化藝術帶來一些重大影響。此后,每一次科技進步或出現新的成就時,學者們——特別是哲學家與美學家們——都會重復黑格爾的老調。現在,我們不過又一次重新認識一下他老人家的觀點,只不過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高科技時代。
  正如一些學者指出的那樣,雖然我們討論的是對現代科學技術的認識,實際上還是在哲學研究上爭論已久的兩種世界觀的對立。只不過現在我們在竭力把這兩種對立的看法融合在一起,以便從這種融匯中得到一些折衷的或公允的理論——起碼在我們看來是一些客觀的、公允的觀點。
  讓我們先從分歧入手,看看一些基本上對立的認識。對待當前的高新科技進步,以及這個革命對當代社會的貢獻,有兩種不同的看法:積極的稱贊與鼓吹的態度,批評的消極的態度。
  科學技術工作者們特別是在新型科學技術例如計算機工程、網絡通訊、生物化學、人工智能、傳播技術等進行研究的科學家們,堅信自己的努力是為了人類的前進,而新的科技不斷地豐富著人類的知識并且為人類創造出更多的發展機會。對于文化藝術的發展更是一個促進,不斷提供很多新的媒體,增加更多的創作可能,而且使得人們對于藝術的本質有了更清楚或更新的觀念。
  一些持保守主義的人文與社會科學的學者們包括一些文化批評學者們提出:目前出現的盲目崇拜高新技術的趨勢,已經在人們中間形成了“拜物主義與拜金主義”——特別是所謂的“科技就是金錢”的口號的影響。人們逐漸忘記了在宇宙之中,人類得以生存的關鍵是人的自身的價值 (The Value of Human being),而這個自身的價值只有靠人類不斷加深對自己、對宇宙的深入認識才能得以完善。科學技術的進步雖然會促進人類與社會的發展,但是代替不了人對自身價值的探索和認識。而這一探索和認識必須要由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研究發展才能完成。目前出現的“高新科技熱”以及在全球范圍內出現的“商業化” (Commercialization),已經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現在是讓這個“熱”冷卻的時候,人們應該冷靜地思索了。
  很多藝術家們特別是一些使用新的媒體進行工作的藝術家與以后現代主義自居的年輕一代的藝術家們竭力采取一種“和稀泥”的態度,努力把上述不同的觀點融合起來。他們保持著一種基本上積極的態度,認為新的科學技術是可貴的而且提供了全新的創作工具與技術,關鍵是如何利用科學技術來建設一個新型的文化形式。從哲學的角度來看,他們堅持從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盛行的新亞里士多德主義(New-Aristotelism),認為通過新的工具與技術,他們就可以更好地獲得新的知識,從而更全面地把握世界。對于藝術家來講就有可能使用這些新的媒體、技術、工具、途徑、知識來進行新形式的創作——去做一些他們過去從未做過、也不可能去做的事情。而一些新型的年輕一代的藝術家更認為,當代社會是一個全新的社會,以往的有關藝術與美學的理論已經不能解釋當前的文化藝術現象,因此不但藝術創作,就是藝術的根本原理與概念都應該有所改變。
  以上三種不同的態度表現在當代美學研究上面就出現了不同的美學觀點。美國哲學美學家吉恩·布洛克(Gene Blocker)提出,目前美學理論起碼有三種觀點,即“反美學理論”(The Anti-Aesthetics)、“泛美學理論”(The Pan-Aesthetics)、“衍美學理論”(The ransaesthetics)。反美學理論:這一派學者主要是一些傳統的或者保守主義的哲學家美學家們,他們對當代的、所謂后現代主義的文化藝術現象基本上是采取一種批評的態度。在對一些當代文化藝術界討論的熱門題目:比如“科學技術與文藝創作的關系”、“后現代主義與藝術的商業化”“大眾傳統與藝術的關系”等,這派學者的態度十分鮮明,即回歸到康德(Return to Kant)。目前在美國知識界中的“新文藝復興運動”(The Rerenaissance Movement)就是這派學者們所提倡的。
  泛美學理論:這一派學者大多是所謂的新派人物,包括一些新潮的文化批評者,他們一般是后現代主義的擁護者。這一派人的基本觀點是傳統的美學研究日益趨向于“學院式的研究” (a kind of academic study)而成為少數學究咬文嚼字的“自我陶醉”(self indulgence)。當代美學研究只有廣泛地擴展才能繼續存在,而且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這是當代美學存在的基礎。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目前學院式的美學專業化的研究發展為多學科和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究,這樣就可以把婦女問題、文化問題、大眾傳播、當代藝術、全球化理論、多元文化理論等等都引進到美學研究之中。
  衍美學理論:實際上這一派學者同前一派是一伙人,都是新派或新潮人物,而且基本觀點與態度也是一致。只不過這派學者使用了一個新詞即“衍美學”(The Transaesthetics),更強調要超越傳統的美學(在英語中trans有“超越”、“跨越”“衍生”等意思)。按照這一派的論點,科學技術是當代社會發展的根本,就藝術創作而言,所有的新媒體都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因此它們是科技化的媒體。我們必須要超越傳統的美學研究與理論,建立新的美學觀,即在新的科學技術下的美學與文學藝術理論。目前我們時常看到的一些熱門文章,比如《數碼技術時代中的電影與電視藝術》等就是這派學者所關注的研究課題。
  雖然,目前在美國學術界的當代美學研究中大概有上面三種不同的學派和理論,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一些基本的爭論來討論一些當代美國電視與美學研究。
  藝術的定義與藝術的未來:電視作為藝術的新確定
  我們前面已經提到從工業革命以后,每一次重大的歷史階段特別是涉及到科學技術的發展時刻,總會有人提出“文學藝術面臨死亡”這一悲觀的看法。然而,人類歷史也證明文學藝術不但沒有死亡,反而跟隨著歷史發展而不斷前進。我們還看到對于什么是“文學藝術”這個問題被不斷地提出,而且不斷地獲得新的、不同的答案與定義。實際上有關什么是文學藝術的定義是不斷隨著歷史與科學技術的進步而改變的。藝術與時代是緊密相聯系的:藝術是在每一個特定的歷史環境中產生的,因此藝術是歷史現實的一面鏡子;而另外一方面每個歷史時期都會有不同的“時代精神”或“主流的世界觀”,藝術從某方面講在一定程度上會反映這個“時代精神”或“起主導作用的世界觀”。在當代社會中占據主導地位的社會政治力量與新的科學技術形成了一股強大的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量,這種力量同時也推動了文化藝術的發展與變化。美國學者邁克爾·紐曼(Michael Newman)在其《修正現代主義,描繪后現代主義:視覺藝術的批評論壇》(Revising Modernism, Representing Postmodernism: Critical Discourse of the Visual Arts)論文中說:
  “在現代性這個口號下有可能分離出兩個不同的趨勢來回答‘什么是藝術’這個問題。一個回答是:‘藝術就是藝術’。這個回答趨向于藝術的獨立自主性(The autonomy),‘藝術為藝術自己’(Art for Art's Sake)。另外一個回答是:‘藝術是非藝術’(Art is Not-Art),”這種回答即把藝術歸類于社會與政治學科的理論與實踐中。如果,我們把任何事物都列入在后現代主義的范疇內,那么上面的這兩種答案都不適合,因為在當今,藝術只有在與其他東西共存的條件下才能獲得自己的獨立自主,而且只有這樣,藝術才能有別于其他的東西。另外藝術家們反復地摧殘藝術,竭力使之脫離藝術圈子、條約規章等限制,而在與其他東西的共存中來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即“以求同來存異”。
  紐曼的解釋正說明當前藝術要發展,首先就要處理好同其他東西的關系。在一個社會中,藝術自身的獨立性不會變化,但是要變化的是對于藝術的認識與規則。在當今社會中,高新精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一個堅定的事實,也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新的科學技術不但為人類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提供了新的技術、工具、器械,而且產生出了新的藝術媒體與形式。在這種條件下,對于“什么是藝術”這個原始問題就會產生新的回答。我們需要從多方面來討論藝術的價值問題,因為在不同的場合與不同的環境中藝術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念:例如藝術的使用價值、藝術的交換價值、藝術品作為商品的商業價值、藝術品的展示價值、藝術的美學價值、藝術品的原料與材料價值、藝術品作為文化遺產的價值、藝術家在創作藝術作品中所花費的勞動價值、藝術品在國際拍賣市場上的價值、藝術品作為宣傳品的價值等等。我們會看到有些“價值”觀念是我們從來沒有討論過的。這些價值觀念實際上是屬于“后現代主義”這個范疇之內的。以當代電視為例:當我們討論一個電視節目作為一個藝術品時,我們不僅要涉及到它的藝術價值、美學價值、作品內容的社會批評意義、這個節目與現實的聯系或是如何反映現實的、節目的風格與藝術表現手段等一系列傳統的文化批評理論;而且會更為集中地討論拍攝這個電視節目所花費的成本、在電視臺播放時所花費的資金、該節目播放后的收視率是多少,究竟賺了多少錢、是否有可能租到別的電視臺去播放、誰是導演與由誰參加演出、使用了什么新的拍攝技術、是否有希望再拍續集等等。但是誰又能夠說這些問題與“藝術問題”毫不相干呢?
  當前任何人企圖為藝術作出一個較為明確的定義都是很困難的。所以一些新潮的美學理論家或藝術家就提出沒有必要對什么是藝術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關鍵問題不是藝術的定義,而是如何解決藝術同現代科學技術的關系問題,因為現代化的科學技術促進了當代藝術的發展,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現代化科學技術還產生了新的藝術形式。
  藝術家應該同科學技術人才一樣,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為自己的藝術創作服務。
  科學技術與藝術:電視作為媒體與工具的理代科技與技術美學
  在任何的藝術創作中,都要涉及到“藝術媒體”(The Medium)與“藝術形式”(The Art Form)。藝術媒體(The Medium or Media)就是藝術家在進行創作時所使用的物質材料,比如油畫的媒體就是油畫顏料、畫布與油畫筆等等。藝術形式(The Art Form)簡言之就是完整的組織(The Whole Organization)或結構系統(The Structural System)。在傳統的視覺藝術中,每種藝術,例如油畫、雕塑等作為一種形式都需要把基本要素,比如線條、色彩、光影等按照一定的原則組織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作品,我們把這種完整的組織稱為形式。這就對藝術家提出了一些要求:首先他要了解每個藝術形式的成分與要素是些什么;其次,他要有一些對于藝術設計原則的知識;第三,他要有一定技術而且會使用一定的工具來進行組織即進行藝術創作。
  在當代藝術創作中,特別是使用新媒體進行創作時,我們發現盡管上述的定義依然適用,但是“媒體”自身的意義已經改變了。那么有一些什么突出的變化呢?
  首先,這些新媒體(The New Media)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例如電視、錄像、電腦圖像等,這樣新媒體有著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緊密聯系。第二,新媒體本身的工作方式不同于傳統的藝術媒體,所有的新媒體都需要依賴機器或儀器——絕大部分是電器——來進行工作。沒有電視機就不可能接受電視圖像,沒有電腦更不可能上網絡去接收網站發出的影像。第三,新媒體自身就是新型工具(New Tools),比如電視既是媒體又是工具,計算機也如此。這樣新媒體就起到了身兼兩職的作用。第四,新媒體自身又可以被理解為新技術(The New Technology)。也就是講,藝術家在使用這些新媒體進行創作時必須把握住一定的技術,否則就不能把握新的媒體。第五,我們還要強調的是所有這些新媒體都是大眾傳播媒體(The Mass Media),這樣在大眾傳播交流中媒體起到的作用有時會遠遠超過它的藝術功能。
  當代科學技術的另一個貢獻就是把媒體與形式合二為一。在傳統的視覺藝術中,媒體與形式是被嚴格區分的。在傳統的美學理論中這又是兩個不同的藝術概念。在過去很長時間內似乎沒有人對此提出異議,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當新媒體接連不斷地出現之后,人們越來越感覺到這些新出現的媒體自身就是新的形式。比如電視——它既是新的藝術媒體與大眾傳播媒體,又是一種新型的藝術形式。
  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為當代文學藝術創作提供了新型的技術與更多的機會。比如在文學創作中,計算機技術不但使作家不再用筆去書寫書稿,而且改變了修改稿件的程序與方法——作家可以使用電腦隨時隨地地修改自己的稿件。更為了不起的是,計算機網絡通訊為作家提供了“一個新型的出版機會”,于是就形成了“網絡文學”這個新形式。從這個意義上講,現代化科學技術又使得媒體、形式、技術等綜合在一起而形成了當前這種新的文化藝術現象。
  由于現代化科學技術的成就與貢獻,當代藝術家在創作時就可以把傳統用于手工進行的創作方式同使用電器儀器進行創作的方式結合在一起。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藝術家——特別是年輕一代——認識到了這些電器比如計算機、電視攝像機、數碼攝影機等在藝術創作中的巨大威力或潛力。這就改變了傳統的藝術作品的生產方式,藝術作品不再是單一的、獨一無二的了(the only, indibidual unit one),而可以是一批或很多的了,因為現代科學技術足可以大批地成批地生產作品。
  現代化的科學技術還改變了藝術家的角色以及藝術創作觀念。現在有不少藝術家不但考慮自己的藝術創作風格、內容,還要考慮使用什么媒體以及如何使用,考慮新的技術、新的視覺效果、要投入多大的成本、要雇用多少工人——因為現代藝術創作不再是單一的,而是需要一批人一起進行工作。更有一批年輕的藝術家早已經進入了“數碼時代”的藝術創作階段,他們尋求的是如何使用計算機作為媒體,以及如何選擇或設計新型的軟件,來創造出更為神奇的、截然不同于傳統藝術的、新型的“虛擬現實”(The Virtual Reality)。當代藝術家的創作,特別是使用新型媒體進行創作和在特定的圈子內進行工作——比如影視圈等——越來越需要把握新的技術,這就需要至少學習一些基本的技術與科學理論。在未來的創作中,藝術家的較量不但表現在他的藝術創作思想上,而且——甚至在更多程度上——表現在他對于新技術的把握與開發上。
  此外,由于這些媒介又是大眾傳播媒介而被廣泛地普及,特別是現在類似電視機、電視攝像機、錄像機、電腦、DVD放像機、復印機、數碼電傳機等等設備不斷出現而且被廣泛使用,現在人人都有可能成為藝術家。這樣原先存在于“高等藝術”與“流行藝術”、“精英文化”或“高雅文藝”與“低俗文化”或“流行文化”之間的區別,就會變得越來越模糊,甚至沒有什么區別。作為大眾傳播媒體,這些新的形式又使得“視覺形象傳播” (The Graphic Communication)更為普及和便于理解,于是又進一步推動了大眾傳播的國際化潮流,同時形成了一個新的、被某些學者與藝術家稱為“視覺文化”(The lmage-Culture or the Visual Culture)的文化環境。在這種新型的文化環境中,視覺形象——包括各類形式的圖像、圖形、影像、畫面、圖像符號等東西鋪天蓋地而來,從而形成了“視覺潮流”(The Visual Current)或“圖像潮流”(The stream of Images),超過過去的以文字符號為主的大眾傳播規律與模式。這樣從某種意義上講:大眾傳播媒體=藝術!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馬戈特·洛夫喬伊(Margot Lovejoy)在她的《后現代主義潮流:電子媒體時代的藝術與藝術家》(Postmodern Currents: Art and Artists in the Age of Electronic Media)一書中就指出:
  新東西“因為它們有能力作為新型的精巧的圖像設計并且在通常的文化圈子內外廣泛地流傳,一個新潮的、流行的以圖像為主的循環就得以無視傳統的‘高雅文化’而形成。這種流行圖像影像的循環式的流通可以依靠郵政和電傳通訊、電視、計算機網絡、電子信箱以及其他的新的技術途徑。這種文化的‘大白話現象’(The Vernacular Phenomenon)被一些學者稱為由‘硅谷’誕生出來的技術類型化的民間的藝術形式,用以區別于傳統的造型與再現型的藝術形式。在當今這個科學技術時代中,科技被越來越靈便地、平常地、更為深入地運用在文化創作中,從而形成了一種與以往不同的藝術制作。現在,所謂的數碼‘玩意兒’或‘程控軟件’成為時髦的輔助設備,而且創作出大量的作品且不斷地提出新的挑戰。它們(這里指新技術——筆者注)的新美學觀念是建立于簡單的視覺圖像的應用以及平民化的想象能力上面的。這正如在新一代人中間所流行的通俗雜志和流行歌曲一樣;‘硅谷’所創作的科學技術產品也如此有能力去觸及到大眾的神經。”[1]
  洛夫喬伊教授的這段話正好說明了在當前社會形勢下,科學技術對于藝術創作的重大影響,而且正是科學技術使得傳播得以同藝術融合而對大眾產生極大的影響。我們前面曾經提到過目前在美國美學界中的“泛美學”與“衍美學”觀點,洛夫喬伊教授的這番話正是代表了這種新的美學觀念。
  新時期的藝術家:電視藝術家的角色,地位與作用
  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高科技時代,而且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與普及,使得人類的生產活動、社會活動以及精神文化活動都產生了極為重大的變化。現代科學技術所帶來的豐富的物質產品、靈活輕便的通訊和交通設施、更為舒適的居住與生活條件、甚至新型的食品,從衣食住行幾個方面徹底地使人類得以“享受自己”(to enjoy yourself)。現代科技也滲入到文化藝術領域之中,而且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們前面已經討論到這種影響,在討論中人們不禁要問:在這樣的新時期內藝術家的角色與作用又是什么呢?
  這又涉及到傳統美學研究的一個基本問題,因為當我們討論藝術與藝術世界時,我們首先把藝術家作為中心以及藝術世界的主人。我們確信藝術家是有創作能力的、有才華的個人,他們通過自己的創作與藝術作品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現實、人類與宇宙世界的認識和感情。當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當代藝術家依然堅持這個地位與角色,但是在本質上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首先是對科學技術的態度上:
  藝術創作受到科技的影響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情了。早在20世紀初期,“達達主義”(The Dada)流派的現代藝術家已經使用科技為自己的創作服務。但是,現代派藝術家們并沒有喪失自己的獨立性或個性。達達主義藝術家們特別強調自己的個人風格與獨特技巧,對于他們,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根本即“個人主義”(The Individualism)依然是其意識形態的基礎。但是,現在的情況發生變化了!現代化的科學技術使得傳統的藝術形式徹底地改變,同時使得大眾傳播與文化藝術相融合,從而擴大了藝術傳播的范圍、加快了藝術流傳的速度、豐富了藝術的表現能力,使文化藝術更為趨向于大眾性的消費與商業化。在這種形勢下,科學技術不僅僅是技術手段,它是媒體、是內容、是文化藝術!而藝術家則在這種形勢下逐漸失去了自己的“個性”,包括“個人風格”、“藝術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藝術家已經不是在進行個人創作,而是有一組人、一批人共同制作一個作品。藝術家已經不再是“具有創作力的個人或個體”,他已經淹沒在一個群體之中,成為受制于這個群體的一個分子和成員。有的時候,一位藝術家要担任領導者,比如電影導演,但是這并不意味一部電影作品就是一位導演獨自創作的作品,現在越來越多的電影作品成為了集體的共同創作物。
  新型的科技設備,例如電視攝像機、計算機等把傳統美術作品的創作與現在文化藝術品的成批生產融合在一起。這樣我們所提到的“高雅文化”與“大眾文化”之間的差異也開始減少。當然還有一些藝術家堅守在傳統美術創作的陣地——依然使用舊的藝術形式,例如繪畫、雕塑等進行創作,而且不顧當代文化新潮的沖擊。但是更多的藝術家們則希望使用這些新型的媒體,例如電影、電視、計算機等進行創作,而且會得到更多觀眾的欣賞。
  進入數碼時代之后,圖像影像更為數碼化了。這種圖像影像不再是存在于現實之中,而是存在于計算機的“世界環境”中或“虛擬空間” (The Cyberspace)之中。這就使一些保守美學家提出疑問:當藝術家們不再使用傳統的工具,例如畫筆、雕塑刀等進行手工形式的藝術創作,而是在電腦面前按照一個已經根據數碼程序設計好的軟件規則,去編寫(to compose)一個虛擬的同樣由數碼組成的圖像影像時,他和一般的電腦觀眾有多少區別?當一個圖像影像不再是有實際的線條、色彩、光影等在畫布或紙張上顯示出來,而是依靠軟件語言程序根據操縱者的鍵盤與鼠標的控制在電腦的屏幕上出現的虛幻的“光影”時,這又能算是“視覺藝術”嗎?視覺藝術是需要欣賞的,而現在由這種新的CD-ROM數碼技術制造的、在計算機世界環境中運動的圖像影像是僅供閱讀的(to read),這能算作“藝術作品特別是美術作品”嗎(The Works of Fine Arts)?
  還有一些保守派學者對計算機網絡提出懷疑,沃特·斯圖華特(Worter Stewart)就一針見血地批評:
  “我們還需要提一下所謂計算機網絡作為藝術媒體的作用。無疑計算機網絡是新型的大眾傳播媒體,人們可以通過它來達到交流與通訊目的。但是當觀眾不僅作為觀賞者而作為參與者和交流者,而且還有能力去改變計算機屏幕上出現的圖像或影像,這樣藝術的作用就徹底地改變了。最可怕的是藝術家的創作行活動的丟失!記得當年沃爾特·本杰明(Walter Benjamin)在電影出現時,提出當媒體與技術融合時會對于傳統藝術的再現方式進行摧殘。直到現在,將近一個世紀過去之后,我們才真正明白了他老人家的担心。現在在新的科技發展特別是數碼技術發展時刻,我們已經淹沒在一個徹底改變過去的、傳統的對于現實再現的方式與方法,崇拜技術的洪流之中。”[2]
  “虛擬現實主義”理論及其批判
  早在20世紀50年代,西方的電影研究者們就提出了電影影像的照相本性的概念,盡管從電影理論來講有過蒙太奇學派強調電影的表現能力的形式主義美學,與長鏡頭流派強調電影再現能力的現實主義美學之間的爭論,但是有一點是共識的,即電影是一種“照相現實主義”的藝術形式。從電影的創作過程來看,攝影機需要對被攝物進行記錄性的拍攝,將影像記錄在膠片上。但是,現在由于出現新型的技術特別是數碼技術,人們不需要使用攝影機去拍攝記錄,而是使用計算機按照一定的數碼程序去“制造”圖像或影像。合成攝影技術——數碼攝影技術——不需要藝術家們去反復地調動攝影機的角度與方位去尋找更合適或風格化的影像。你只需要端坐在計算機面前,按照軟件的規定與語言程序,就可以編造一個“影像”。
  很多新潮派的藝術家們認為:這種新型的合成——數碼技術攝影使得創作者有更大的“空間活動自由”、自由選擇速度、光影的能力以及創作任何希望看到的或只能在腦子中如幻象一般出現的圖像影像,因此藝術家可以有能力去創作出他們希望的、想象中的人和圖像或影像,甚至于現實中根本不存在的物體的影像。他們舉出很多優秀的電影作品,比如《泰坦尼克號》、《阿甘正傳》、《玩具總動員》等作為計算機——數碼合成技術的成功實例,來說明這種新型技術的偉大。
  而保守的學者們則批評這種潮流的危險性:現實這個社會本質上就是推崇虛假的社會,在其中真實與虛擬的關系被顛倒成本末倒置。
  人們相信虛擬的要遠遠超過對真實的信任。藝術創作也造成混亂:原始的美學即藝術就是模仿——對于現實的模仿(The Imitation),變成了藝術創作對‘幻象’的模仿,甚至反過來人們偏偏要模仿虛擬的幻象。電影、電視、網絡上面出現的就是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虛擬的幻象。在新型的模擬作用下,原始并不存在,產生的只是新的虛擬圖像。這樣現實也就缺乏了真實性與原始存在,因此符號的意義就失去了實際的意義。 MTV就是一個證明:虛擬現實(The Hyperreal)比現實(The Reality)更為真實!
  對“虛擬現實主義”提出的批評還包括這種虛擬影像在大眾中間產生的認知錯誤。英國學者約翰·伯格就批評:在傳統文化中是人去接近圖像;而在當代文化環境中是圖像在逼近人。[3]這就造成面對著泛濫的圖像流,觀眾成為一個個傻瓜。
  觀眾的認知謬誤還在于對這些虛擬影像的輕信上面。電視熒屏上充斥著胡說八道、歪曲歷史的電視劇,而觀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寧可相信這些“戲說”也不相信老師的講課以及經典的著作。人們懶惰了!
  傳統的學習方式即閱讀與思考不再流行了,替代的是被動式地觀看:看看有多少人坐在電視機面前,手握著遙控器不停地調換頻道去觀看自己喜歡的影像,來不及思考,來不及理解,一個個陷入了迷狂狀態。
  結果,人們對電視上的種種虛擬信以為真,把自己的生活反而貶得一文不值。
  正如不少學者指出那樣:目前有關電視與大中型傳播的研究已經出版的理論著作實在不少:但是理論研究上也出現了前面在所講的虛擬現象——就是你抄我,我抄你,出現了很多的模擬本。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眾多的理論著作中,對于大眾媒體的“罪惡與錯誤,批評的居多,但很少有涉及到西方大眾媒體所造成的危害的根本原因。著名的學者溫別爾托艾柯早在1986年就指出:”
  大眾傳播的邪惡,很久以前就無人不曉了,但是操縱它的后面的黑手卻一直逍遙法外。此后,正義之聲風起云涌,開始有人對于這些始作俑者口誅筆伐;同時,當藝術還沒有被披戴上大眾傳播的枷鎖時,有些劫后余生的人找到了另外的出路。現在,一切都仿佛云消霧散。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從頭開始,把事情調查一個水落石出。
  實際上目前西方不少有理性的學者已經開始批評西方大眾傳播的危害的禍根;即后期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經濟體系的。近年來,不少嚴肅的學者就指出:美國和西方大眾傳播的問題的根源與究竟就在于美國現在的政治制度,以及由這樣的政治制度所保護的后期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美國的大眾傳播特別是但是實際上就受控于這些政治和經濟的“大款和大腕”。
電影評介貴陽77~80J8影視藝術王甫/鮑玉珩/孫柏楠20082008
后現代主義/科技與人文/新媒體/虛擬現實
電視作為一種獨特的媒體,在當代社會具有特殊的影響和美學意義。自上世紀60年代起,西方開始對電視進行專業性的學術研究,隨著后現代理論的發展,在當代的電視美學研究范疇內,逐漸形成了“反美學理論”、“泛美學理論”和“衍美學理論”等幾大流派,他們針對科學技術與藝術的關系發表了不同的見解,并且對當代電視對人類的文化影響以及電視的美學意義等進行了多方面的闡釋。
作者:電影評介貴陽77~80J8影視藝術王甫/鮑玉珩/孫柏楠20082008
后現代主義/科技與人文/新媒體/虛擬現實

網載 2013-09-10 20:59:02

[新一篇] 當代電視劇批評模式的斷想

[舊一篇] 當代知識分子的宿命與選擇  ——從人文精神說開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