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瀆“重要戰略機遇期”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我國已開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21世紀的頭20年,“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為什么21世紀頭20年是“重要戰略機遇期”?怎樣抓住這個“重要戰略機遇期”?
    國際形勢與我國經濟建設的“有利期”
  中國的國際問題專家判斷,今后一二十年,和平與發展仍將是時代的主題,中國可以繼續爭取一個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集中精力搞好自身的經濟建設。
  未來國際形勢的走向仍然主要受大國關系的影響。國內外觀察家們對國際格局的普遍認識是,90年代以來形成的一超多強的格局,在各大國的實力對比未發生較大變化之前,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即大國之間不大可能發生全面戰爭形式的對抗。而目前一些世界性大國或地區性大國之間的力量對比,如美國、歐盟、俄羅斯、中國、日本、印度、巴西等,在未來一二十年內不會發生大的變化。
  大國力量相互依存度和需要將上升。作為最大的發達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美兩國有矛盾和摩擦,但都認識到彼此之間有相當多的共同利益,因此雙方都贊同建立合作性的、建設性的和坦誠的雙邊關系。當前,美國的反恐戰略呈現長期化傾向,中美之間求同存異的空間增大,也為雙方提供了相對廣闊的合作機會。中國和俄羅斯已經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與歐洲關系也得到進一步加強。這樣,就有利于我國集中精力搞建設。
  大的戰爭打不起來,突發性事件卻可能會增多,非傳統安全帶來的危險不斷出現。1990年發生的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被炸事件和前年發生的中美撞機事件,都對中美關系造成過損害。“9·11”事件則對世界安全形勢帶來了全局性影響。對類似問題的處理,要十分冷靜,原則不能丟,也要有靈活性,否則會傷及發展大機遇的把握。要防止突發性事件對我外交和經濟建設大局的干擾。在這方面,我們要強化危機意識和危機處理機制。最終問題的解決還要靠發展。不到萬不得已,始終要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任務不放,不能因為一時、一事影響我們的大局。
  安全問題出現了新的特點,非傳統安全因素在上升,主要表現為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環境問題、社會安全等,其內容越來越具有綜合性。非傳統安全因素上升的同時,傳統安全因素并未消失,二者交織一起,安全形勢趨于復雜化。
  這種新的安全形勢將導致大國關系的意外變化。隨著信息化、全球化、高科技的發展,使一些掌握了新技術的人和非國家行為體可以卷入到國際大漩渦中來,并成為影響大國關系的重要因素。
  就中國而言,在可預見的未來,除臺灣問題外,很難有別的事態能把中國卷入戰爭狀態,從而中斷中國的經濟建設進程。
  中國和周邊國家的關系進一步趨好,是中國集中精力搞好經濟建設的一大有利條件。中國和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工作正如期推進,并取得重大進展。東盟國家看到了中國的發展是他們可以利用的機遇,而不是威脅。中國有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任何想要遏制中國的大國都不可能把這些國家動員起來一起對付中國。這無疑是我國發展的有利條件。
    世界政治格局與確立我國戰略地位的“孕育期”
  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乃世界潮流所趨,二者相輔相成。一方面,經濟全球化增強了大國利益傾向,從而為世界多極化注入了新的動因。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大國實力變動,從而為世界多極化提供了新的條件。
  未來一二十年,將是國際政治新格局初步形成的關鍵時期,既要受20世紀國際政治關系慣性力量的影響,更要受各種力量在這個時期消長及全球化競爭的影響,并在新的力量對比基礎上逐步形成新的制衡。中國能否抓住機遇,發展自己,將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中國在未來的新格局中的地位。
  中國的實力地位盡管緊隨美國、歐盟、日本之后,但離世界經濟之一“極”還有距離。200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5933億元,按當年年底匯率折算,為11500億美元,約占世界生產總值的3.7%,位居世界的第六位;外貿進出口總值達5098億美元,在世界上的位次上升到第六位,占世界貿易總額的3.8%。在經濟總量和國際經濟聯系兩個方面,都沒有超過國際上通常的世界經濟大國(經濟總量與貿易總額在世界所占比重均超過5%)的標準。
  如果中國能在未來的一定時期內(如2010年以前),以7%的年均經濟增長率和相應的貿易增長率發展下去,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會達到二萬億美元,貿易進出口額會達到一萬億美元,均占屆時世界該兩個總額的5%以上。即世界經濟大國的兩個條件都具備,成為多極世界經濟中的新的一極。
  未來一二十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深,即使現在處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國家,差距也可能很明顯。在經濟全球化中,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機會和風險都在其中了,而且機會和風險都比過去放大了許多,世界各國間原來就存在的不平衡將會加劇。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國家被邊緣化、從統計的數字來看,經濟全球化以來,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所占的比重是有所增加的。這就說明,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總體上處于不利的地位,但有一些發展中國家還是在向有利地位靠拢。
  因此,今后一二十年,如果我們做得好,在世界格局的變化中,我們就能站到靠前的比較有利的位置。如果不能抓住機遇,國際地位就有可能降下來。一旦降下來,再想上去就會很困難。
    世界科技新高潮與我國科技跨越式發展的“推進期”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突飛猛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越來越直接,可以肯定地說,未來一二十年,世界性產業結構的大調整和基礎大創新,科技將繼續取得巨大突破和發展,高新技術的迅速商業化將不斷開拓出超人意料的世界新興市場并激發出巨大的市場需求,這不僅給全球經濟發展,也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和更大的推動。
  在這樣一個新科技時代,打贏一場事關新世紀全局和本國地位的科技大決戰,已成為世界各主要大國的戰略目標。西方發展國家的科技實力占有明顯優勢,發展中國家則在面臨巨大壓力的同時,有了技術跨越的機遇。就我們來說,在許多方面,不必重復發達國家走過的老路,發揮后發優勢,改造產業結構,發展新興產業,實現跨越發展。
  由于新經濟暫時處于低潮,使很多人對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持疑慮態度。但美國的經濟學家或企業家大多認為,科技革命將在兩三年后興起新的高潮,其中生物技術可望成為新的增長點。
  根據我國有關部門調查研究,未來20年技術發展的兩大特征:一是信息技術向其他技術領域的深層次滲透,信息技術將漸趨成熟,更多地表現在與其他領域技術的融合;二是生命科技和信息通信技術是未來技術發展的兩個主要亮點,生命科技領域的突破將預示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到來。
  中國不能坐失科技革命的良機。科學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一個國家和社會的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的一個重要力量。特別是在一些科技領域,正處在將要突破的邊緣,而一個重大科技的突破對社會進步的影響是不能低估的。如果我們能率先在一個方面突破,影響必然是巨大的。
  針對處在突破邊緣的科技領域,中國只要采取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策略,選擇幾個我們確實有優勢、影響面相當廣,而且帶動力量相當強的領域,比如信息技術、新材料和生命科學,力求重點突破,走在世界前列,就能實現跨越發展。
  事實上,中國正在運籌帷幄,孕育突破。為迅速搶占一批21世紀科技制高點,中國2002年全面啟動實施12個重大關鍵技術攻關與產業化示范科技專項,投資達200億元,目標是取得2000多個專利,3~5年內在若干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并實現產業化。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對國家建設和發展具有戰略影響,必須在國家層面給予支持和推動的科技問題,如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軟件、重要技術標準研究;推動科技創新支撐平臺的建設,加速提升國家競爭力,如信息安全與電子政務、創新藥物和中藥現代化;立足于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的重大科技問題,如主要農產品深加工、食品安全、有利于實現技術突破和跨越式發展,以及同國外的技術水平及產業化差距較小的電動汽車。
    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趨勢與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成熟期”
  發達國家現在都處于調整產業結構的過程中,都力求在不斷產業輸出中占領先機。從這個角度來看,它們將制造業向外輸出和轉移,對中國新世紀的發展是一個重大的機遇。
  美國在80年代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并未與日本等國計較制造業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上。這種調整在90年代發揮出巨大效應。進入21世紀后,美國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體的新經濟雖然因投資泡沫而暫時陷入低潮,但從長遠看,美國強大的科研開發能力仍將帶來新的增長點。美國現在將研發部分放在國內,而將產業化部分移到國外,目的就是調整產業結構。
  歐盟也在調整產業結構,但是它相對比較“內向”。在吸收了中東歐十個國家入盟之后,它將會在區域內部形成分工體系。發達國家將會把傳統產業向相對較落后的歐盟內部國家轉移,以帶動整個中東歐的經濟發展。
  日本在90年代初泡沫經濟破滅后,一直停滯不前。這與它80年代產業結構調整不力有關。在美國注重發展高新技術的同時,日本還在注重做傳統制造業,這也是它落后的一個原因。日本目前也在調整產業結構。小泉政府上臺后,提出“e日本”的計劃,就是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作為整個日本經濟未來的一個支柱。
  中國“十五”期間的一個重大戰略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也就是說,這一階段中國面臨著實現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雙重任務。現在正好是推進工業化的一個機遇。
  我們發展高新技術,可以使國家搶占國際科技領域的制高點,也有利于高新技術向傳統產業不斷地進行技術擴散,提高勞動生產率。但從總體上看,我國現階段推動社會發展的主體力量還是制造業,全球產業結構的調整就給我們提供了很重要的一個機遇,可以使我們更快地引進新的技術、設備、管理經驗,加速我們的發展。我們可以成為一個全球制造業的基地和中心。
  從90年代的情況看,中國抓住了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制造業全球大轉移的機遇,取得了成果。但中國不能僅僅成為工業化時代的“世界工廠”,今后一二十年必須抓住科技革命的機遇,對我國的經濟結構進行高水平調整,成為信息時代的“世界工廠”。
  在信息化時代,“世界工廠”的概念和標準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工業化時代的“世界工廠”就是全球的制造中心,其制造規模和制造能力足以影響全球的產量和價格,它是通過以國內市場為起點和依托、國際市場的拓展進一步確立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信息化時代的“世界工廠”是信息技術革命引起的,并不意味著一個國家整體制造能力的全面提高,而是更多地充當“世界工廠車間”的角色,它不完全以國內市場為依托,而是以全球性的網絡化生產、網絡化采購為特征。
  中國的國情決定了中國建設“世界工廠”具有“二元性”,即作為工業化時代的“世界工廠”和作為信息化時代的“世界工廠”這樣兩種不同類型、不同特征的“世界工廠”有機結合。因此,中國既要大力發展傳統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也要抓住國際上IT制造業轉移的大好時機,發展技術密集和知識密集型產業。
    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與我國“走出去”戰略的“磨合期”
  加入WTO,為我國參與全球經濟合作和競爭創造了機遇。“走出去”自然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內容。從現在的國際形勢看,“走出去”戰略的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
  今后一二十年,隨著中國更加積極地參與多邊國際組織,特別是加入了WTO,中國與世界的聯系將更加緊密。中國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已經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發展經驗,完全可能在新一輪世界分工中取得區域發展的機遇,獲得比較利益優勢,拓展出經濟發展的新空間。
  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就可以在另一個市場獲得發展的機遇。首先,參與國際分工和全球化進程,就能更快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經濟發展。因為分工、專業化從來就是提高生產率的有效手段,參與國際分工和全球化就能在更廣闊的領域發揮這一手段的效能。其次,參與國際分工和全球化進程,就能更好地運用比較優勢和稟賦資源。因為參與國際分工和全球化的過程,就是在更廣闊的領域發揮比較優勢的過程,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經濟資源的過程。再次,參與國際分工和全球化進程,就能更多地實現價值、積累財富。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參與國際分工而促進生產率的提高和資源合理有效的利用,意味著在更廣闊的領域中價值競爭力的提高和財富的增值。
    我國深入改革的走向與制度創新的“突破期”
  中國目前的經濟體制與一個比較完善的、更加成熟和定型化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比,尚有很大距離。差距就是潛力。只要在改革上不斷突破,就會形成利用機遇、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
  在未來一二十年內,我們不僅要解決尚未解決的體制和結構方面的深層次矛盾,還要針對國內外新的環境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進行制度創新。從總體上分析,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存在三類問題:
  第一類問題是市場化改革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主要有四大問題:一是產權制度改革滯后問題,已成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核心問題;二是要素市場“雙軌制”問題,它嚴重影響了要素資源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三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問題,其中有兩個關鍵問題剛剛開始“破題”,一個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實現按勞分配和體現其主體地位,另一個是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如何結合,以及分配方式怎樣適應當代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四是政府管理體制改革問題,入世后必須遵循的國民待遇原則、公平競爭原則、政策透明原則、監管法制化原則等在不少政府部門的行政規制和管理行為中尚未全面實行。
  第二類問題是進入新世紀后國內外形勢變化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以信息革命和生物技術革命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戰;其二,中國加入WTO,積極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戰;其三,國內市場供求格局變化、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對經濟體制改革的新要求。
  第三類問題是改革主體本身的制約問題。有兩個問題比較突出:一是改革主體的利益關系調整問題。由于中國改革走的是一條“先沿海后內地”、“先非國有后國有”、“先商品市場后要素市場”、“先改淺層外圍部位后改深層核心部位的漸進式道路,加之國家曾在不同范圍實行過優惠政策或特殊措施,因而在這一過程中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群體獲益狀況是不同的。當改革深化到一個新階段之時,前一階段改革形成的利益格局就必須進行新的調整。二是改革方略的調整問題。改革初期主要是單項改革和局部試驗,采取了“摸著石頭過河”、“撞擊反射”的方式,帶有較強的非規范性和“試錯”性。進入全面制度創新階段,則需要有更為自覺的理性思考和更加系統的政策設計。
  加入世貿組織后,開放的時序由不確定變為確定,這就要求我們把兌現雙邊、多邊談判的承諾,作為解決我國現行體制和結構中的深層次矛盾、加快制度創新的重要機遇。
    我國的基本國情與人力資源的“成長期”
  人口多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之一,也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一個巨大壓力。
  要從兩個方面看待這個問題。如果我國的教育發展不上去,這么多人又沒有技能,那么這13億人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包袱;反過來看,如果他們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就是一個取之不盡的人力資源。兩個方面都存在,關鍵是我們怎樣做。如果著眼于向世界市場輸出人才,中國的人力資源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而且將面臨著大好時機。
  這種人才輸出,可以是高技術人才,也可以是一般人才,只要我們的人才訓練有素,就可以到世界市場上去競爭。
  但要抓住向世界市場輸出人才的機遇,前提是必須下大力氣發展教育。
    世界文明融合的走勢與弘揚中華文化的“拓展期”
  世界上有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二千五百多個民族及多種宗教。世界上不同文明的發展共同推動了歷史的進步,并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但不同文明之間也曾引發過不少沖突。
  今天的文化沖突主要是西方要將西方的價值觀向全世界擴散。廣義地講,價值觀、民主制度都是一種文化。非西方國家一方面要實現現代化,一方面又要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保留自己的政治體制和政治傳統,因此沖突在所難免。東西方的這個沖突盡管不一定要采取文化沖突的形式,但的確是世界不安寧的一個重要因素。
  然而,要注意到另外一個趨勢,就是不同文明將迎來新的融合機遇。
  在反恐中,西方國家也注意把極端的恐怖分子和大多數伊斯蘭信仰者區別開來。加強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成了現在和以后的緊迫問題。
  在這個趨勢中,淵源深厚的中華文化將迎來新的發展高峰。
  1997年白先勇在新加坡預計,2020年中華文化會在世界全面復興。他是學歐美文學的著名作家。他認為中國大陸的經濟正在飛速發展,20年是一代,如果再過一代,文化還沒有上,這個轉型是不成功的。世界上有人均收入很高的國家,但是文化上不去,就沒有尊嚴。很多外國人心目中的中華文明,是舞龍舞獅、放鞭炮、描金描鳳、中餐館之類的。事實上他們對中華文明根本不了解,只聽說過“中國威脅論”的一派胡言。許多人以為一種文明的復興就是統治別人。其實,文明復興不是以壓倒、消滅侵犯別人為條件的。
  美國學者研究認為,21世紀有八種文明能夠生存下來,但是能夠成為主要文明的只有三種: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和中華文明。現在西方文明和伊斯蘭文明起了很大的沖突。在三種文明力量鼎立中,中華文明有優勢,它不走極端,有可能調解前兩種文明的矛盾,帶動其他文明走向共榮。文明,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敵人、野蠻、恐怖就是文明的敵人。在新的文明構成的21世紀文明圖譜中,中華文明一定是主角之一。中國人要讓世界知道,楚辭是什么,唐詩是什么。中華文明的復興,不可避免。中國出現在世界面前,不僅是經濟形象,還有文化形象。
    先行國家的發展軌跡與中華巨龍橫空騰飛的“起飛期”
  根據先行國家的發展軌跡,當一個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000美元,具有了比較高的積累率、投資率、生產增長率,以及良好的政策法治環境和財產保護制度,形成了運行正常的發展機制和安定團結的社會氛圍,產生了一批新興產業的主導部門和不斷拓展的海外事業時,便標志著其經濟進入了起飛階段。這些相應的條件和特征,我國已經具備和正在具備。
  我們有著迅速成長中的國內市場,有著成本較低素質較高的龐大勞動力隊伍和不斷增多的技術人才,有著門類比較齊全且競爭能力逐步增強、市場容量持續擴充的產業譜系,后發優勢也日益明顯。尤其應當看到,我國近百個重要產品產量已位居世界第一,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大大增強,信息、生物、材料、航天等高科技領域已經開始進入世界先進水平,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正在深入人心。只要調控得當,扶持有力,區域差距、城鄉差距和產業差距都可以釋放出巨大的梯度發展勢能,形成多層次的分工體系和區域性經濟循環,充分發揮出積聚效應和擴展效應。
  時間猶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新世紀頭20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只要緊緊抓住抓牢,就一定可以大有作為。
  (羅絮根據《liào@①望》等報刊摘編)
文明與宣傳鄭州50~54D2中國共產黨20032003 作者:文明與宣傳鄭州50~54D2中國共產黨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1:59:32

[新一篇] 解析中國的“戰略機遇期”

[舊一篇] 觸摸日常生活的粗糙與疼痛  ——畢飛宇后期小說創作的“現實主義”解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