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親愛的朋友:
翻閱了將近一整夜的書信,卻找不出一兩封可以公開回信的題材。書信專稿原本應該多彩多姿、各色各樣才叫美麗活潑,可是手邊的來信,歸類起來卻是如此的相同——千篇一律的抱怨和苦痛,好似沒有幾個人對自己擁有的生活現況感覺欣賞與贊嘆,也少有幾個人除了看見自己之外還看見其他的人和事。
我將回不出的書信放在桌上,走到窗口去站了一會兒,想到書信中一個自找苦痛的生命中,看見高樓下深夜的燈火,心中禁不住要問——難道在這片燈火下的人群真的那么不快樂嗎?
好似書信中的每一個人都在羨慕他人,每一個人都以為自己的遭遇是人間最不幸的,每一個人都只強烈地抱怨自己的命運甚而怪責社會與家庭,而極少在文字處理中對自己之所以形成今日的局面有所檢討和反省。
反正自己永遠是對的,總而言之,社會和生命是對不起人的。
存著這種心態生活的人,是沒有法子通信的,這很難,真的很難,要改也很難,如果自己不改,他人也是沒法進言的。
其實,任何一份生命都有它生長期的創痛與成長的過程,這些過程仿佛是種子,在日后的生活中都會彰顯出來,于是我們的生命便在這許多的歷練中越見成熟。生命的成熟過程其實避免不了掙扎和傷感,而生命之美,卻也是人間世人加以賦形和圓全的,這十分主觀,見仁見智,各有所得。可是,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這份在我看來極有價值的存活,便顯不出來了。
有人問過我,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脫口而出的回答是——智慧,后來想了想,覺得不太周全,難道除了智慧之外,快樂不重要嗎?真誠不重要嗎?金錢不重要嗎?愛不重要嗎?自由不重要嗎?勇氣呢?健康呢?家庭呢?友誼呢和了解呢?難道這些都不重要?
我又告訴自己,這一切,其實都已被智慧所涵蓋,在智慧的大前提下,其他的東西應該自然而然隨之而來的。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是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的計謀之一。如果我們對目前生命的局面不能滿意,而且已經盡力而為了,仍然不成,那么為什么不由這一個局面中跨出來,再去開發一個局面呢?許多人說:“我不能。”這句話沒有道理。你能,如果你下決心去做,你能的,問題是沒有決心就真的不能了。當然,在有計劃地開始一個新的局面時,知己知彼卻是不可忽視的要素。沒有能力去摘月亮的時候,我們便去摘果子吧。不喜歡橘子可以去摘葡萄,不喜歡葡萄還可以去種菜呢。
這封信其實也是寫給自己的,也是寫給許許多多來信中對上司不滿、跟丈夫不和、向社會反抗、同父母爭執、與同學處不來……這種種人生普通現象抱怨的朋友們。讓我們彼此共勉,期許自我的生命接近完美的發現,盡可能減少缺陷的心情,在心靈上脫離一層又一層的束縛,使得生命達到某種程度的自由。而這種自由不是白白便能得來的,如果我們不提升——或說返璞歸真,不痛下決心去調查局面,一切都是枉然。
《圣經》上說智慧,佛經上也說智慧,我多么愿意自己是一個追求真光的勇者,不怨怪客觀環境的一切,盡力將生命的舵交給智慧之星的引導,航向無邊無涯的廣闊人生。
親愛的朋友,包涵吧!尊重吧!這里面包括了對自己的那一份看重。偶爾抱怨一次人生可能性是某種情感的宣泄,也無不可,但是習慣性的抱怨而不謀求改變,但是不聰明的人了。
西班牙有一句諺語:“如果常常流淚,就不能看見星光。”我很喜歡這句話,所以即使要哭,也只在下午小哭一下,夜間要去看星,是沒有時間哭的。再說,我還要去采果子呢。許多來信,在這里做一個總回,同樣性質的信,便不再另回了。
敬祝
安康
三毛上
花邊閱讀 2015-08-23 08:47:0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