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本文認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在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出現了高通貨膨脹率和高失業率,這成為各國政府面臨的一大難題,二者之間的關系也就成為西方經濟學家們關注的對象。他們相繼提出了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負相關、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不相關、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正相關、失業緊跟通貨膨脹等理論,試圖解釋和解決社會經濟生活中出現的這一難題。盡管西方經濟學家并沒有解決這一難題,但他們的一些見解對我國治理通貨膨脹問題仍不乏一定的借鑒意義。
[作者簡介]武京閩,1964年生,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系館員。
* * *
自從凱恩斯提出充分就業理論,建立宏觀經濟學理論以來,高經濟增長速度和高就業率就成為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政府競相追求的兩個宏觀經濟目標。與此同時,各國政府也認識到,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定是實現長期的經濟高速增長和各個生產部門充分就業的一個重要前提。于是,如何處理經濟發展中的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關系的問題就提到各國經濟學家面前。為此,西方經濟學家比較深入地研究了通貨膨脹與失業的關系,并以此來解釋和指導社會經濟生活,制定經濟政策。了解西方經濟學家關于通貨膨脹和失業關系的觀點,對正確處理我國經濟生活中的通貨膨脹與失業的關系也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一、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負相關——向右下方傾斜的菲利普斯曲線
標準的凱恩斯經濟理論認為,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經濟蕭條和失業,過度需求則產生通貨膨脹。
1958年,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教授菲利普斯(A·W·Phillips)提出貨幣工資變動率與失業水平之間存在著一種此消彼長、互為替代的逆向變化關系。他根據英國1861~1957年的統計資料,利用數理統計的方法,估算出一條貨幣工資變動率與失業率之間的依存關系的曲線,后人稱之為“菲利普斯曲線”,如圖①所示:
(附圖
)
向右下方傾斜的菲利普斯曲線表明,貨幣工資變動率與失業率之間存在著一種此長彼消的互相替代的關系。在一定限度內,當失業率較低時,貨幣工資率的增長就變得較高;失業率較高時,貨幣工資率的增長就變得較低,甚至成為負數。菲利普斯根據他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在英國,要是能保持5%的失業率,貨幣工資水平就會穩定; 而如果保持2.5%的失業率,貨幣工資增長率就會超出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率。
菲利普斯曲線提出以后,新古典綜合派很快就將它納入了自己的基本理論框架,并運用它來解釋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關系。他們認為,由于貨幣工資變動率與通貨膨脹率正相關,所以在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兩者之間也存在著此消彼長的反方向變動,即負相關的關系,只要貨幣工資增長率超過勞動生產率增長率,就會導致通貨膨脹或物價水平的上漲。
(附圖
)
如圖②所示,兩個縱坐標分別代表通貨膨脹率和貨幣工資變動率,橫坐標代表失業率,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的菲利普斯曲線表明,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存在著一種此消彼長的交替關系,當失業率降低時,通貨膨脹率就會提高,這樣,降低失業率就要以較高的通貨膨脹率為代價;而降低通貨膨脹率就要以較高的失業率為代價。這種替代關系的存在,顯然會使政府和金融當局的決策變得困難起來,常常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
正因為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存在著這種相互替代的關系,所以,政府在制定政策時面臨以下幾種選擇:(一)有高失業率的物價穩定;(二)存在高通貨膨脹率的充分就業;(三)在上述兩極之間進行通貨膨脹和失業的組合。通常政策制定者寄希望于第三種選擇。新古典綜合派根據菲利普斯曲線所反映的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的關系,提出政府可以有意識地通過財政金融政策和收入政策來利用菲利普斯曲線。政府進行宏觀決策時,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和各項調節措施的特點,機動地決定和選擇當前究竟采取哪一種或哪幾種措施,從而在失業率、工資變動率和通貨膨脹率三者之間進行“相機抉擇”。例如,實行“可以接受的”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即所謂找出“關鍵點”,如曲線上的P(a,b)點,而這個所謂的“關鍵點”P又意味著,當通貨膨脹超過b點時,它將發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當失業低于a點時, 工資的增長率就會高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率。前者可以稱為是通貨膨脹的“關鍵點”,后者可以稱為是失業的“關鍵點”,找出這兩個“關鍵點”,政府就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選擇社會經濟能夠接受的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的組合,這對政府制定經濟政策是十分有利的。
菲利普斯曲線提出以后,經過了李卜西、哈森、薩繆爾森、索洛等西方著名經濟學家的補充、擴展和完善。盡管如此,仍有很多經濟學家對此曲線持懷疑態度,認為這一理論純屬虛構。他們認為:(一)決定工資變動的不只是失業率,還有物價變動本身;(二)它忽略了政府干預和經濟政策的影響;(三)就長期而論,高通貨膨脹率并不能使失業率降低,反而會使之進一步增加;(四)70年代以來的石油沖擊、農產品歉收、美元貶值、勞動力市場上的結構變化已使曲線變形;(五)價格與工資剛性作用日趨加強;(六)政府通過最低工資法、進口管制、各種價格補貼制度等已使市場機制受阻,使物價進一步上漲,至此,曲線已向上移動,或已垂直,或已成正相關了;(七)通貨膨脹與失業的成因并不相同,過分夸大二者之間有嚴格替換關系的結論,這在理論上難以成立,在實踐上也難以驗證。換言之,把本來不是由同一原因所導致的失業現象和通貨膨脹現象說成是因果關系,用失業率的升降作為通貨膨脹升降的原因,或把失業率的升降當成通貨膨脹升降的結果,都是不妥當的。
由于菲利普斯曲線所闡明的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替代關系在理論上并沒有科學依據,所以政府據此所做出的政策選擇只可能有暫時的效應,最多只能是起到應急性措施的作用,而從較長時期來看,以增加失業率來抑制通貨膨脹率或以高通貨膨脹率來降低失業率的作法,都會使經濟中的問題變得更加復雜,難以從根本上解決通貨膨脹問題和失業問題。為了解決這些矛盾,西方經濟學家又做了進一步的研究,于是,對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關系問題的研究便進入了第二個時期,即所謂的“自然失業率說”時期。
二、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不相關——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線
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國家普遍發生“滯漲”,出現了大量失業、經濟衰退與嚴重通貨膨脹、物價持續上漲同時發生的情況。面對這一嚴重問題,菲利普斯曲線無法做出解釋。貨幣學派的代表人物、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從分析“菲利普斯曲線”入手,提出了“自然失業率”理論,在研究中提出了通貨膨脹預期的范疇。他指出,穩定的菲利普斯曲線只是一個特殊的情況,它反映的是失業與名義工資而不是實際工資的關系。
弗里德曼認為,人們是根據過去的通貨膨脹率來預期未來的通貨膨脹率的,當通貨膨脹率上升時,人們在短期內認識不到,經過一段時間后,人們才會修改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所以,當通貨膨脹率上升時,名義的總需求會上升,在短時期內對每一生產者來說,他的產品的價格會上漲,生產者會認為他的產品的需求在增加,于是他就設法增加產量,以便獲取更多的利潤。為了能夠招募到更多的工人,他便支付更高的名義工資。而工人也覺得他的名義工資進而實際工資提高了。于是,便有更多的工人就業。這樣,通貨膨脹在短期內降低了失業率。但是,這只是一種暫時現象。經過一個較長的時期,生產者看到自己的結果,他提高名義工資,增雇工人并沒有使他獲得更多的利潤,于是,他就不再擴大產量、增雇工人。同時,工人看到由于通貨膨脹導致物價水平普遍上升,他的名義工資的提高并沒有使他的實際購買力相應提高,于是,他也不繼續增加勞動力的供應。結果,就業水平退回到原來的高度,失業率也退回到原來的水平,即“自然失業率”下的水平。所謂“自然失業率”,就是指在沒有貨幣因素干擾的情況下,讓勞工市場和商品市場的自發供求力量發揮作用時應有的處于均衡狀態的失業率。
弗里德曼認為,“自然失業率”的大小是由一國的技術水平、風俗習慣、資源數量等實際因素決定的。通貨膨脹之所以在短期內使實際失業率低于自然失業率,是因為人們獲得全面性物價水平的情報的代價很高,因此從認識他們自己產品的價格上漲到認識全面性物價上漲之間,存在一個時滯,即存在預期通貨膨脹率與實際通貨膨脹率的差額,而經過一段時間后,時滯消失,實際失業率又會回到自然失業率水平。因此,在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經常存在的是暫時的交替關系,而不存在穩定的、持久性的交替關系。這種暫時的互為消長的關系之所以存在,關鍵在于人們沒有預料到通貨膨脹,而不是通貨膨脹本身。如果人們對未來的通貨膨脹能夠做出正確的預期,那么負相關的菲利普斯曲線就不存在。由于人們普遍能夠對通貨膨脹做出正確的預期,當產品價格上漲時,人們認識到這是通貨膨脹的結果,而非需求的增加,因此,某一產品價格的變化不會引起量的增減和勞動力供給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失業率也就不會因通貨膨脹的變動而變動,仍保持在“自然失業率”的水平上,長期菲利普斯曲線變成了一條垂直線(如圖③所示)。
(附圖
)
圖③表明,無論通貨膨脹率如何提高,失業率始終保持在自然失業率的水平上,不因通貨膨脹率的變動而變動,即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不存在替代關系。
弗里德曼提出的所謂“自然失業率”取決于勞工市場和商品市場的現實結構特征,而不是用通貨膨脹的方法可以長期壓低的。因為,一旦工人意識到物價上漲率超過工資的增長,他們就會要求增加工資,使工資與物價同比例增長,保持實際工資水平不下降,這時,失業率將回升到“自然失業率”的水平。“自然失業率”理論既承認了資本主義經濟中存在一種與通貨膨脹無關的失業率,也部分承認了結構性因素對失業的影響。
應該看到,“自然失業率”理論與菲利普斯曲線并沒有理論上的截然差別,其分析只不過是對表面現象的一種概括,僅僅從“短期的標準型”菲利普斯曲線過渡到“長期垂直型”的菲利普斯曲線。普遍的“停滯膨脹”現象出現以后,西方經濟學家對通貨膨脹與失業關系問題的研究進入了第三個時期。
三、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正相關——向右上方傾斜的菲利普斯曲線
弗里德曼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的幾十年中,經濟學界對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關系的分析經歷了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承認穩定的菲利普斯曲線的存在,即失業與通貨膨脹之間存在穩定的反比例關系。第二個時期是提出通貨膨脹預期概念,并將它作為一個變量來修改短期菲利普斯曲線;提出自然失業率,說明長期菲利普斯曲線是一條垂直線。第三個時期是從經驗現象來看,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出現了明顯的正比關系。
正當西方經濟學家“對這第二階段的研究還遠遠沒有窮盡,更不用說將這些研究成果完全吸收到經濟著作中來”時,“事物的發展卻已經產生了向第三階段的邁進。……較高的通貨膨脹率時常伴隨著較高(而不是較低)的失業率,對于為期幾年的時期來說則尤為如此。這個時期的簡單的統計的菲利普斯曲線為正,而不是垂直狀態。”〔1 〕弗里德曼認為,對菲利普斯曲線的經驗估算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因為符合特定的失業水平的通貨膨脹率并非是一成不變的。除了“短期標準型”菲利普斯曲線有一種穩定的交替關系和“長期垂直型”菲利普斯曲線表現出一種不定的相關性之外,從經驗現象看,如果政府對經濟生活干預過多(比如長期實行赤字財政政策),使市場機制失靈,則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還可能出現一種明顯的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較高的通貨膨脹率時常伴隨著較高的失業率,失業與通貨膨脹有相互加強的可能。從70年代以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簡單統計上的菲利普斯曲線由垂直型轉向正傾斜型(如圖④)。
(附圖
)
如圖④所示,菲利普斯曲線表現為一條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這條曲線表明,較高的通貨膨脹率往往伴隨著的是較高的失業率而不是較低的失業率,高通貨膨脹率與高失業率可能同時并存。統計數據也表明,70年代以來,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不僅在一起上升,而且還“一直相互地加強著”。弗里德曼認為,造成這種相互加強的情況的原因,是因為政府機構過于龐大,政府對經濟生活的干預過多使市場機制失靈,是實行赤字財政政策的結果。
弗里德曼推測,雖然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正比關系也可能由其它因素引起,但只要稍加修改,自然失業率假說完全可以用來說明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的這種正比關系。正如自然失業率假說將短期的負斜率菲利普斯曲線解釋為一種當經濟代理人將其預期調整到與現實一致時將會消失的暫時現象一樣,稍長時期的正斜率菲利普斯曲線也有可能作為一種過渡性的現象而發生——盡管資源的利用效率不可能不獨立于平均通貨膨脹率,但失業率將大致地獨立于平均通貨膨脹率,高水平的通貨膨脹不一定意味著特高或特低的失業水平。
四、失業緊跟通貨膨脹理論
西方經濟學家關于通貨膨脹與失業之間關系的討論,除了上述三個方面外,新自由主義學派的著名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馮·哈耶克還提出了“失業緊跟通貨膨脹理論”。
哈耶克認為,市場經濟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私人經濟,只要聽任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市場就會把有關的信息及時傳遞給各個生產者和消費者,于是一切經濟資源就將會得到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但是,要使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和使市場信息及時傳遞出去,應當有健全的貨幣制度。如果作為交換媒介的貨幣是由私人經濟(私人銀行)提供的,那么私人經濟將會按照流通的實際需要來提供貨幣,這樣的貨幣制度必定是健全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不會有失業和通貨膨脹。然而,由于國家壟斷了貨幣的發行,剝奪了私人經濟自行提供交換媒介(貨幣)的可能性,私人經濟活動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國家貨幣發行政策的限制,于是市場機制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其結果必然是:一方面引起失業,這是由于私人經濟活動受到限制和經濟資源配置失調,私人的投資積極性受到挫傷,因而,市場不能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造成通貨膨脹,這是由于政府壟斷了貨幣發行權,并濫用這種權力而造成財政赤字的結果。因此,哈耶克指出,既然失業和通貨膨脹都是由同一原因引起的,二者就可以同時存在,那種認為可以用通貨膨脹來消除失業,或者可以用提高失業率來緩和通貨膨脹的理論,都是沒有根據的。政府憑借獨占的貨幣發行權,濫發貨幣破壞了市場機制的正常作用。這就既造成通貨膨脹,同時又引起失業,也就是說,“失業緊跟通貨膨脹”。因此,要消除通貨膨脹和失業,就應該實行“貨幣的非國有化”,即取消政府發行貨幣的壟斷權,廢除國家貨幣制度,用私營銀行發行的競爭性貨幣(即自由貨幣)來代替國家貨幣。這樣,市場經濟就會穩定,失業和通貨膨脹都可以消除。
哈耶克反對凱恩斯主義關于用通貨膨脹來實現充分就業的主張。他認為,通貨膨脹既不是解決失業的辦法,也不是保證充分就業的手段。在他看來,失業的原因不是由于總收入的不足而引起的需求不足,而是由于需要使每個經濟部門的勞工供求相等的相對工資不均衡。因此,他認為:(一)通貨膨脹只能在一段時期內吸收失業,從長期來看,卻會把失業弄的更壞和更不可避免;(二)由于通貨膨脹不是只此一次,而是一個連續的、加速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通過破壞貨幣金融制度,以致最后破壞整個社會。哈耶克認為,通貨膨脹的最終結果是打亂市場秩序,遲早將使市場經濟的一切有效程度無法實現,從而使政府充分就業的許諾遇到來自各類商品和勞務的需求因通貨膨脹的變化而變化,這必定導致相對價格及隨之而來的生產方向和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在內)的分配的進一步變化。這樣,通貨膨脹持續的時間越長,其工作職位取決于通貨膨脹的持續性(甚至取決于通貨膨脹率的不斷加速)的工人人數就會越來越多。而一旦通貨膨脹率的增長速度放慢或者停止加速,這種具有暫時吸引力的工作就會再次消失,因而勞工成為“過剩的”,所以,從長期來看,這樣的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失業必然比最初設想要防止的失業多得多。因此,哈耶克得出結論,通貨膨脹必然導致對勞工的錯誤指引,它不僅不能解決失業問題,更不能保證充分就業,相反,卻造成更多的失業。*
注釋:
〔1〕《弗里德曼文萃》,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1年第1 版, 第456頁。主要參考文獻:
1.[美]米爾頓·弗里德曼:《失業還是通貨膨脹——對菲利普斯曲線的評價》,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1版。
2.[美]米爾頓·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1年第1版。
3.[美]愛德華·夏皮羅:《宏觀經濟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第1版。
4.高鴻業、吳易風:《現代西方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88年第1版。
5.呂益民、張宇主編:《通貨膨脹概覽》,經濟日報出版社1990年第1版。
6.魏杰主編:《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
[責任編輯 陳翔云]
教學與研究7京48-52F11理論經濟學武京閩19961996 作者:教學與研究7京48-52F11理論經濟學武京閩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1:31:24